姓名:沈采萱
写手帐年龄:3年
1)什么时候开始拿笔记录生活?知道你有写的是手帐、子弹笔记、西洋书法,顺序是?学习和教课西洋书法的概念是从哪里来?是因为开始写手帐想要练字吗?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吗?
三年前在寻找新爱好时,找上当时就很流行的现代西洋书法(或手写字,我也称为美字),于是开始学习并在之后一次的创业课后决定开始教课,以让这个已快被遗忘的手写字带回生活,为生活增加美感与气质。一开始的“周末创业”到去年开始,决定全力专注在我的品牌“The Passion Works 爱上生活”。
也因要让美字运用在日常,我发现有“手帐”这个漂亮的玩意,尤其在IG发现很多“民间”艺术家呢,他们善画善写还善摄影,看着看着,我就慢慢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再自己跳下去。会说手帐是一个坑是因为她会让人着迷,会不经意买很多很多的工具,比如说颜色笔、纸胶带、印章、贴纸甚至还会买了一些只为要让照片看起来很复古,还是很时尚的道具。尽管如此,我还是享受在其中。
至于子弹笔记是自2018年10月份开始写的。那时候因为开始了周末创业,总觉得有做不完的工作,也有很多要做的事。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子弹笔记术”(Dot Journaling),接着对这生活管理方法很感兴趣,也进行了一连串的搜查,发现大家把笔记画得真美,因为喜欢“美”的本质又上身,于是,就买了一本点状的笔记本,开始动笔起来。同时,也在每一天加上喜欢的美字,给了我练习美字的机会,于是就一直写,直到现在。可是,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几个月后就减缓了,原因是我没办法写得像网上看到的这么美,有太多的格子要画,有太多的步骤,让我花很多时间在设计上,开始出现了挫败感。直到去年生日,我弟弟送了我“子弹笔记”(The Bullet Journal Method, Ryder Carroll)这本原著,我读了一遍,才了解真正子弹笔记的含义,原来他很简单,很直接,没有很多的装饰,更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设计上。即便不会画画,也完全不成问题。他是通过将我们的意图融入生活中,让我们的信念连接行动。这笔记没有指定格式,完全是个人化的记录方式。重点是只要有笔记本和笔就可以开始了!
2)每天都有记录吗?维持这个习惯多久?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会想要记录?
手帐与子弹笔记所记录的东西不同。我的手帐多数是记录旅行的,就如我每次到新的地方教课时,会多留一两天,到那儿走走,吃吃美食,拍拍照。我就会把这些小旅行记录在手帐本里。上一次比较完整的手帐记录是带着妈妈“回家”之旅,整个旅行遇到的家人,吃到的美食,都要好好记下来,这必定是以后的美好回忆。
子弹笔记就像我的“贴身”管家,他每天要管理我的生活,要确保我的行动有往目标前进中。一般上,都会在睡醒时打开笔记,写写今天要做的事,然后才开始这一天的生活。也会在下午时翻开看看还有什么要做的,然后在晚上为自己一整天的“行动”打卡。当把早上设下的目标都一一圈起来时,那满足感很大,觉得今天过得很充实。
3.感觉“记录”在你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是按部就班、会拟定计划行事的人吗?你觉得用手帐/子弹笔记能帮助自己什么?
我觉得世界最宝贵的,也最公平的是“时间”,毕竟大家同样拥有24小时。
我喜欢记录我的生活,是因为我要知道我的时间花在哪了,我是不是在过我喜欢,我想要的生活。
年头就设好一年的目标,再把目标分配到月份。每个月头把月份目标细分到周份计划,再分散到每日要做的任务(To-do list/Task)。照着这种方式,自律地,相信自己的初心,好好地实践,必定会一一实现目标的。
子弹笔记协助我管理日常,让我可以照着我的意愿过日子。其中,我的子弹笔记里设计了一个Well-being checklist,是个让我每天快乐,进步的机制,也是建立我要的好习惯的方式,比如阅读、运动、学习新事物等等。 子弹笔记更教会我,自律很重要,时间看得见我做的事。
4)记录的过程带给你什么?
从记录的过程,我有了与自己内在对话的机会,我反思我每日做的事,我知道要做什么任务,我的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是我得修正的,甚至记下瞬间出现的灵感。我的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的,独立的冲刺目标,再分配到每日任务。当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会产生满足感,也有了动力支撑我继续向前。我的生活也多了效率与效益。在这过程中,我更认可自己,也更爱自己了。
5)目前为止完成了多少本手帐、子弹笔记?
手帐已完成两本旅行手帐,一本日记手帐。
子弹笔记在今年也开始了第二本。值得一提的是,子弹笔记不是已印了日期的笔记本,而是空白或点状,是从一笔一画为其架构起来,更没有限制一年一本,你可以一年多本,或剩太多的可以在新的一年继续用下去。
6)用具和材料哪里买?
其实还真不鼓励一开始就为了要写手帐或写子弹笔记而花一大笔钱买了一堆文具。最基本的文具只是笔与笔记本(或手帐本),也就是在文具店就可以买到。或者,上网购买也挺方便的。随着自己开始了,从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去添购需要的文具,这样也不会因为一时冲动,买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造成浪费。
7)你的手帐通常记录什么居多?
我是做旅行手帐,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到各个地方(目前去了民都鲁、诗巫、泗里街、居銮、槟城等等)办工作坊。所以,我是带着美字去工作与旅行,就在旅程中记录点滴,会用画的方式来记录我吃到的美食,会写下当下的心情,也会把照片贴在手帐里。旅行手帐里的记录还真有用,就再重游旧地时,想要再吃上回吃过的美食,翻一翻手帐本就马上有答案。
8)你的子弹笔记一般记录什么?
子弹笔记(Bullet Journal)是我的“贴身管家”,更是一本可以陪伴我一起完成目标的笔记本。简单来说,子弹笔记与手帐是记录不一样的东西,可是它们一样没有指定的格式,也就是说,你可以创造完全属于你自己风格的手帐或子弹笔记。
我的子弹笔记从设立长期目标开始,可以从年目标,再分解到月目标,周目标及每日任务,每一天做的事都往已订好的目标前进,记录着要做的任务(To-do list),每做完任务,就会填满圈圈/画大勾。 此外,里头还可以设计一些自己想要记录的事,习惯记录,要阅读的书,购物清单,财务记录,很多好习惯也在这本笔记中建立起来了。我设计的子弹笔记是专属我个人风格,里头有月目标,再来就是日目标,每天早上为自己设下日目标,一个一个完成后再填满圈圈,带给我大大满足,就感觉今天充实了,没白过了。一些好习惯,也通过我的Well-being checklist培养出来了,比如说阅读,每天练字,每天谈恋爱,每天感恩的事等等。(Well-being checklist是一个让自己开心,幸福的清单)
同时,子弹笔记也是我的笔记本,比如说记录上课的要点,阅读完一本书的总结,策划project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月结束时可以让自己沉淀,思考,为下一个月做好准备。相较于已打印好日期的日记本,我更喜欢子弹笔记带来的弹性,我可以一个月写很多很多页,也不担心空间不够用,我可以自由地设计我的笔记,就像我自由设计我的人生一样。
9)手帐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没有一定美术天份,根本无从下手,有推荐参考的手帐达人?
手帐真的可以从最基本的文字,简单的图片开始。如果对自己的美术细胞没有信心,你可以不用画画,而用其他方式来呈现。比如说,想要记录吃到的一道美食,除了把它画下来,我们可以用照片,或传单里的图案贴在手帐本里,甚至可以收集那家店的名片,或收据等等。如果是美美的名片,我会收藏到手帐本里,也记录那家店的资料,比如说店名,地址,联络方式等等。也会与友人合影,用文字写写当下心情。
我要推荐两位见过面的手帐达人,她们都很亲切,很nice! 一位是本地知名部落客,黄淑萍 (FB:sockpeng 或网站 http://mylovelybluesky.com),她擅长写旅行手帐,就如她说“旅行的收获无法预知”,每趟旅行都是全新的体验啊。
还有一位是来自台湾而居住在马来西亚的Silver Yang (FB: Silver-Yang 旅行x生活的温度),她的美食手帐总是画着超逼真的美食,看得都有冲动要到那地方吃一下,可以知道她是一位心思细腻的画家。
10)手帐感觉比较随性,从网友分享可见更多是美感,子弹笔记感觉就是记事本,一个柔一个刚这么形容恰当吗?你觉得二者的区别?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个?
手帐较多用于记录想留下美好回忆的人、事、物,比如,我会记录吃到的很好吃食物,而不会去记录吃过很难吃的食物,还要把它记在手帐里。简单来说,手帐有手写的暖暖温度与满满的美好回忆。
子弹笔记用于管理每天的生活,无需很多花俏的装饰,而着重在提升自己的效率与效益。与手帐比起来,它更“理性”。
它们的特质不相同,也有不同的用途,我两样都喜欢。也会继续用这两个“工具”来丰富我的人生。
11)身边多人使用手帐、子弹笔记吗?可有因为自己的记录影响他人开始?
身边有朋友在做手帐,因此会约一起做手帐,我们会交换手帐工具,这样可以用到的资源就更丰富了。
我也通过美字工作坊认识很多为了要在手帐里写美字而来上课的同学,也慢慢变成了朋友。
至于子弹笔记,近期有朋友会询问我怎么管理生活,时间过得很快,什么也没做到,或有些对生活感到迷茫的,我都会建议他们试试用子弹笔记吧。
12)手动(手帐/子弹)记录生活和电子社交媒体(FB/INS)记录生活,你是两者都有吗?比较喜欢哪一种又或者说两种带给你什么不同感觉?
除了手写手帐与子弹笔记,我还有用电子社交媒体(Facebook与 Instagram:chai shuan 与品牌帐户 The Passion)来记录我的生活。常常有人会说把生活记在社交媒体会没有隐私,我个人有清楚分类,什么东西可以放,什么东西不适合公开而要手写记录的。社交媒体,我以分享照片,日常练习的美字,与朋友们的聚会,要好好记录的感悟为主,借用了他们的储存功能连接着我与家人朋友们的共同回忆。
我钟爱“美”,“美好回忆”是就是其一。所以,不管手写,电子的记录方式,我都喜欢。也从这些记录中见证自己的成长,与美一起作伴。
报导:游晼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