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連路卅二哩中華學校創立於一九三七年,迄今已有逾80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在當地賢達、歷任校董、校長及老師們任勞任怨的教誨與引領下,校務發展順遂,也培育不少英才。如今的他們滲透在社會各不同領域,在各行各業發揮所長,對社會經濟發展起着重要影響。

早在1960年代,該校擁有六幢校舍,學生人數不下500人,當時是西連縣規模最大的華文小學,亦為該校的黃金時代。
時過境遷,好景不常。因時局演變,不少居民向外搬遷湧入市鎮,導致當地人口銳減,學生人數只能維持約200名學生水平。


晉連路卅二哩中華公學現任校長李秀華說,該校類別屬於郊區A型學校,學生來源有多元種族,包括華族、伊班、比達友族、肯雅及其他。
多元種族校園
據悉,該校在2018年學生總人數達188人,學前教育班有50名學生,分別是5歲及6歲各25人。在學生總人數中,華裔學生佔了142人,土著生人數達46人,佔了24.47%。而校長與教師人數共17人。

目前在該校任職校長已兩年的李校長,在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蔡文鐸及團隊到校進行“交流學習,團結共勉之旅”活動上,向出席來賓介紹該校事務發展時,如此表示。

在2017年小六評估考試中,該校小六生全科及格率達72.7%。除了學術成績,卅二哩中公學生在運動項目表現標青,培育出乒乓州手級選手,並剛到雪蘭莪出賽。

基設發展
關於卅二哩中公在2016年至2018年間已修建的基本設施,李校長說,在2016年,在學校屋檐周圍裝上鐵絲網,防止鳥兒築巢,大大改善了到處是鳥糞的問題。
“再來,六年級課室裝置冷氣機,使小六生在下午補課時間更專註,同時在行政樓裝置兩片學校資料展示板,方便展示學校資料及活動。”

其他基設獲提升的工程,包括粉刷行政樓、課室、禮堂、籬笆、音樂室及花圃地,使校園煥然一新。在行政樓、課室、科學室、資料室鋪上瓷磚。在各班裝上附有磁性白板,以方便教師進行教與學活動,並改善課室整潔,同時增添100張禮堂與課室的椅子。
此外,課室周圍及食堂的排水系統也獲得維修,將學前班的儲藏室維修成4間廁所。

來到2018年,卅二哩中公繼續馬不停蹄的提升校園基設,為學子提供更好的求學環境,這包括更換及重新安裝課室、音樂室及學前教育班的電纜。更換及重新安裝避雷針,電腦室改為21世界多媒體課室,同時增添70張禮堂與課室的椅子。
學校所面對問題
李校長說,目前卅二哩中公校園所面對的問題是水壓偏低,常常面對水源不足問題,還有缺乏校內活動經費、硬體和軟體設施。
短期計劃
根據李校長透露,卅二哩中公的短期計劃是更換及重新安裝大禮堂的電纜,維修及重建大禮堂的舞台,以及維修及重建教職員停車位。
長期計劃
至於長期計劃是在課室安裝電腦器材,以迎合21世紀教學法,並進行美化校園計劃,在禮堂裝置冷氣及電風扇。
在舉辦各項校內活動方面,校方也勤於配合中華傳統節日,讓學生學習製作年糕、粽子和月餅等,讓學生在學習手作的當兒,更深一層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此外,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蔡文鐸讚揚該校學生在去年小六評估考試中取得72.7%,與晉連路二十九哩中公成績不相上下,令人鼓舞。



用心辦活動
在課外活動方面,他也欣見校方用心舉辦各項活動,尤其企業日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銷售,學習用錢及培養理財觀念。
他鼓勵校方舉辦更多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尤其該校土著生人數不少,同時鼓勵家長多參與小朋友的成長過程,這對孩子成長有輔助作用。
寬頻服務待提升
蔡文鐸也了解到董聯會屬下不少學校面對網絡寬頻收訊不佳的情況,因此在這之前他已向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反映,同時希望砂政府全力提升資訊基設,希望有更穩固的網速。

至於該校禮堂舞台遭白蟻蛀蝕問題,他建議校方若申請撥款無望,可向代議士尋求協助籌款。根據他觀察發現該校硬體設施齊全,因此希望可在軟體設施方面加以提升,才能給學生更優的學習環境。
“至於電腦班停辦後,校方改以精明教室取代,希望一些學生家長了解校方用心良苦的做法,切勿為了收費問題,最終恐導致教育部介入,令學生無法享有精明教室而得不償失。”
報導 : 楊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