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色地球 / 有情眾生皆有權●我們的星球也是他們的

有情眾生皆有權●我們的星球也是他們的

讓每一個生命體都擁有它基本生命權利,它們和我們一樣有感覺,有家人。

“自從人類出現以來,有一群生命持續不斷地被虐待與忽視,他們的苦難深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動物們能自由地說話,他們的悲嚎將會掩蓋過這世上所有其他的聲音。我們都是動物。我們都是生命,共享同個地球的、活在一呼一吸間的生命。當我們的生命、家人與自由被剝奪時,我們都會感到痛苦。我們都有權利去感受與經歷仁慈、同情與尊嚴。我們深信所有生命那密不可分的連結,與一切生命和平共存於地球的可能性。”──動物權利宣言

每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是國外非營利組織“我們的星球;也是他們的”(Our Plants;Theirs Too.)發起的世界動物權日(National Animal Rights Day,NARD)。今年的動物權日落在6月5日,是歷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全世界共有101個城市響應,包括第一次參與的馬來西亞關丹市。每年的這一天,這個民間團體會在參與的城市中,主辦與世界同步的串聯活動,以響應對動物權的號召。近年來,每年有超過數萬的民眾走上街頭,加入動物權的行列,為動物發聲。

NARD是一場集會,也是一個場追悼會。在這一天的活動中,身著黑衣的志願們,有的拿著大型的動物海報,有的抱着死去動物的屍體,向每年數以億隻因人類作為而被殺害、虐待的農場動物、海洋動物、展演動物、實驗動物、皮草、流浪動物獻上悼念與身為人類造成動物苦痛的歉意與默哀,並且宣讀與簽署《動物權利宣言》。

《動物權利》
1.所有動物都有同等存活下去的自然權利。
2.所有動物都有自由權,以依照自己的天性存活。
3.所有動物都有進食、睡眠、身心安適、行動、健康與滿足其天性與基本需求的權利。
4.所有動物能自由地展現其正常的行為模式。
 遠離非自願的監禁、不良的對待、虐待或殘酷的行為、痛苦、受傷與疾病、恐懼與壓力。
5.所有動物都有權利繁衍,也有權利與其後代、家族、族群與群落活在一起並維繫自然的社交生活。
6.所有動物有權活在自然的棲地,依其物種之自然規律生長,並自然的終老。
7.動物並非是人類的財產,不該被用於營利與維生。
8.動物應免於奴役、剝削、壓迫、犧牲、暴力、虐待與其他任何罔顧他們的安全、意志與尊嚴的對待。
9.任何仰賴人類而活的動物都有權利獲得適當的營養與照護,而不應被忽略、遺棄與殺害。
10.所有死去的動物應被敬重與有尊嚴地對待,如同死者一般。

●到哪裡去找這麼好的夥伴
無論我們是不是素食者,自小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動物。寶寶的衣服、用品上帶着可愛動物圖案,動物造型的玩具和公仔是除了媽媽之外,最親近寶寶的全天候陪伴,電視上那些卡通角色,比如:米老鼠、龍貓、加菲、小叮噹、喜羊羊,這些都以動物為原型,他們帶給孩子無限的歡樂,是媽媽照顧年幼的孩子時,最佳的幫手。孩子長大一點,懂得聆聽時,媽媽給孩子說故事,三隻小豬、龜兔賽跑、醜小鴨、青蛙王子、狼和七隻小山羊、金鵝、美人魚、野天鵝、小鹿斑比、綠葉仙蹤;寶寶開始學語時,“小毛驢”和“兩隻老虎”都是寶寶一聽見就喜上眉梢,用外星語哼哼呵呵的兒歌。寶寶再長大一點,媽媽還會用各種動畫和電影來教導他如何自理和做人。有些家庭還會飼養流浪貓狗做寵物,當孩子的朋友。

若說,動物是除了爸爸媽媽之外,最重要也是最好的老師,相信沒有人會反對。而這樣的童年夥伴,成長經驗,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有。小時候受到驚嚇時,我們總是要抱著動物玩偶,心就能感受到安全感。就連晚上睡不着覺的時候,我們也向綿羊求助。動物總是對我們那麼溫柔、溫暖。可是為什麼,長大以後,我們卻以殘忍的方式來對待它們?或者,無視它們所遭受的痛苦?

●所有有情識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一個共同起源,且遵循相同的演化原則;所有生命存都在於相同的土地、海洋與空氣之中,且共享他們與他們的資源以延續其生命,進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所有生命都擁相同的基本需求:生存、尋求快樂與避免痛苦、舒適地生活、生育、組成家庭和其他社會結構。人類所知的所有有情生命都是有知覺的,因此可以感受到痛苦與快樂,具有意識、各種感官能力和感覺與情緒;人類只是數百萬種動物中的其中一種,且比起如海般不可勝數的地球上的其他動物,人類的數量僅如同滄海中之一滴。

動物並非是人類的財產,不該被用於營利與維生。因此,它們應免於奴役、剝削、壓迫、犧牲、暴力、虐待與其他任何罔顧他們的安全、意志與尊嚴的對待。他們不應被作為食物、皮草而宰殺,不應被作為實驗品,不應被用於獻祭,不應被迫勞動,我們不應因體育與娛樂活動為理由而傷害或殺害他們,不應用它們來牟利,不應狩獵與處決動物,也不應為了人類的慾望、需求或其他任何目的而殺害動物。

如果動物可以暢所欲言,它們的訴求將來自每一個農場、屠宰場、肉類市場、檢測實驗室、養殖廠、魚塘、狩獵場、馬戲團、動物園、宗教寺廟、寵物店、城市庇護所、餐廳和每條街道上每個家庭的餐桌。這些擁有靈魂、獨特性格和求生意志的個體,就像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各種器官、愛玩愛鬧、喜歡和家人在一起。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生存的權利,它們的孩子和家人,快樂而自由地生存的權利。

●動物不是人類的娛樂  實踐零迫害 
人們可以透過改變飲食,少吃甚至不吃肉、蛋、奶製品,減少動物的受苦和犧牲。更可以把愛護動物的意識從關心貓狗,擴大到數以億隻被殺害作為食物的豬、牛,雞、魚等。絕大多數動物維權主義者奉行素食主義。他們認為,既然一般人類一直認為自己是高等生物,那麼就不應做出動物的捕食行為,否則與其他動物無異,而且肉食性動物不懂考慮動物外的食物,但人類是雜食性動物,可選擇進食豆類或蔬菜類食物。而他們也不穿戴皮質的服飾(包括皮鞋),不使用包含動物原料的化妝品、藥品,甚至墨水和染料。需要通過動物實驗的商品也盡量被避免。動物權利主義者認為,動物實驗會使動物生病甚至死亡,而且現時已有很多種類的物品,毋須再研製新的,因此實驗對人類的好處並不存在或未能確定,另一方面實驗肯定會對動物造成傷害,因此動物實驗只是人類為自己利益而犧牲動物應有的生存權的錯誤行為。此外,他們亦對明顯損害動物權利的行為,包括皮草買賣、打獵、馬戲團、馬術競賽、動物園及寵物買賣,表示強烈的反對。

結語:雖然我們的城市沒有參與世界動物權日活動,但是我們仍可以參考《動物權利宣言》,在我們的生活中實踐減少或是零迫害動物生命的行為與消費行為。善待我們的動物夥伴,善待每一個生命個體。

“披薩”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北極熊,它住在一個商場里,活動空間只有120平方公尺大,它看不見明媚的陽光,聞不到清新的自然空氣。它就像被關在一個電視箱里,每天被人觀看。
人類從海洋中把“蘿莉妲”偷走,將它囚禁在邁阿密水族館50多年。任何動物都不應被剝削用於人類的娛樂。
動物並非是人類的財產,不該被用於營利與維生。他們應免於奴役、剝削、壓迫、犧牲、暴力、虐待與其他任何罔顧他們的安全、意志與尊嚴的對待。
動物並非是人類的財產,不該被用於營利與維生。他們應免於奴役、剝削、壓迫、犧牲、暴力、虐待與其他任何罔顧他們的安全、意志與尊嚴的對待。
每年世界各地的民眾在世界動物權日聚集響應活動。
簽署《動物權利宣言》
“當另一個生物的痛苦讓你感到痛苦時,不要屈服於逃離痛苦的本能反應,相反地,靠近他,儘可能接近他,並嘗試幫助他”──托爾斯泰

報道:戴舒婷
照片:Our Plants; Theirs Too提供

Check Also

綠建築 當代工程的演化方向

“一個好的建築應該 透過三個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