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很有學問,如果吃藥的方式、時間不正確,與飲食的搭配不合理,不僅不利於藥效的發揮,還可能導致危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今天《空中醫生》就邀請到了陳美芬藥劑師上到節目談談關於一些服藥禁忌。
1. 吃藥為什麼要配溫開水?
多數人常會忘記或求一時方便,直接以茶、果汁等飲品服藥,這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
除非藥品有特別標示,否則服藥時應配服溫開水為主。
但一些藥物例如益生菌,維生素C 遇熱時就會失去藥性,就需要用冷開水/室溫水服用。
2. 服用藥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有哪些服藥禁忌是需要避免的?)
在服藥時應避免與以下這幾種同時服用 :
一、酒精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除了可能影響藥效,還可能增加副作用。
例如:酒精會增加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增加止痛藥acetaminophen肝毒性風險、增強安眠藥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更會與抗生素、血壓葯等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可能因嚴重低血壓、低血糖而導致休克。
二、葡萄柚或柚子
葡萄柚或柚子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可能影響某些藥品的代謝,使其在血中濃度增加,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甚至產生嚴重副作用。
可能影響的藥品例如 Statin種類的降膽固醇葯。
三、含咖啡因的飲品
咖啡、可樂、茶等含有咖啡因,會增加氣管擴張劑的作用,並且降低安眠藥的效果。
當服用某些種類的抗生素、避孕藥、降血壓葯或抗心律不整的藥品,會降低咖啡因的代謝,使體內咖啡因濃度增加,進而提高咖啡因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3. 藥物吃錯時間等於沒吃?
一般藥品若沒有特別指示,大多都可以飯前或飯後服用。
有些藥物需要飯後服用,主要原因是空腹時用藥容易傷胃。但還是有少數藥品是在飯前服藥。
飯前服藥,指的是在空腹的情況下服用藥品,避免食物影響藥品吸收,進而影響藥效,建議於飯前30分鐘至1小時或飯後2小時以上,等胃排空後,再服用藥品。
飯前用藥,以降血糖藥物為主,例如,胰島素針劑也是在飯前使用,部分降血壓藥物也是如此,才能有效降低飯後血糖,如果用餐後再用藥,就來不及調控血糖。
此外,止吐藥物也必須在用餐前用藥,如果在吃飯後、腸胃裡充滿食物,就較難達到止吐效果,必須在空腹或尚未進食時,服用止痛藥物,才能增加胃排空,促進腸胃蠕動。
服用抑制胃酸,以及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也必須在用餐之前使用藥物,否則就會降低藥效。
4. 葯放冰箱ok嗎?(藥物NG保存方式,如何正確保存?)
大多數的藥品容易受到光線、濕氣、溫度等環境因素所影響而變質。
1、不要存放冰箱:
除非葯袋或包裝上註明需置於2~8度 (例如胰島素,特定的眼藥水或一些益生菌),其他藥品都不應放冰箱;
多數藥品只須放在室溫下乾燥、陰涼及避光處保存即可,如果將藥物反覆在冰箱和室溫中來回,反而更會吸附水氣,增加變質風險。
2、不要放在濕熱廚房或窗邊:
避光、避濕、避熱是藥品的重要存放原則,若是放在浴室、廚房、窗邊等潮濕、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可能影響藥品療效、甚至變質;密閉的車內溫度可高達50℃以上,切勿將藥品留在車內。
某些特別用來“救命”的藥品,如緩解心絞痛的葯、胰島素、抗生素等藥品,必須嚴格遵守正確的儲存方式。
3、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
服藥後應將藥物放回原袋內封好,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以免發生誤服或服用過期藥品的情形。
某些藥物原本的容器本身的設計就有避光和避熱的效果,分裝後反而容易使藥物變質。
藥物就跟食品一樣,必須妥善保存,因為藥品很容易受到濕度、溫度、光照等影響,降低了藥物品質穩定度,和有效性。

陳美芬藥劑師受邀到《空中醫生》節目談談關於一些服藥禁忌。

你知道嗎?如果吃藥方式、時間不正確,與飲食的搭配不合理,有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5. 服藥後吐葯,需要補吃嗎?
若服藥後馬上嘔吐,原則上可立即補服相同藥品。
但每個藥物的服用方法都不一樣,例如緊急避孕藥,如果在服用後的3小時內出現嘔吐現象,應立刻重新服用。
6. 補充/呼籲
服用藥品以白開水最安全,盡量不要搭配飲料、牛奶或是茶類,以免影響藥效或是引發副作用的產生。
在不對的時間吃藥,可能會影響藥效,甚至造成身體不適。民眾服藥前應依照葯袋或藥品說明書、仿單的指示內容,以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內服藥。
除此之外,藥箱需定期大掃除,檢查藥品是否過期或是變質,而且藥品切忌與他人分享,因為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種藥品。
簡介:
姓名:陳美芬 TAN MUI HOON
MPharm – Masters of Pharmacy (Cardiff University, UK)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Diabetes Care (Warwick University, UK)
2013年至2014年: 英國Boots實習藥劑師
2015年至2017年:婆羅洲醫藥中心藥劑師
2017年至今:晉康藥劑行藥劑師
文字記錄:楊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