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條紋里的簡單美

條紋里的簡單美

‘條紋’長久以來都是時尚界的寵兒之一,室內設計界也不例外,或寬或窄的條紋、直條紋或橫條紋,經常被運用在居家或辦公室空間里,同樣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同時提升整個空間的時尚與舒適感。

條紋設計看起來簡潔、大方,能夠營造整齊乾淨有秩序的效果,偶爾還帶着色彩之間的碰撞,只要簡單地將任何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就能輕易地為空間打造出各種氣質,經典的黑白配和斑馬圖騰表現出優雅和清新,黑色和紅色搭配則會產生一種豐沛能量,萊姆綠能帶來活力,多彩繽紛帶來青春。

●水平或垂直 效果大不同

家裝中的條紋設計理念是什麼?條紋的形式有很多,水平條紋、垂直條紋,寬條紋、窄條紋,不同類型的條紋有着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一般情況下,垂直的條紋能夠令房間視覺上呈現出很高的效果,而水平的條紋能夠令房間視覺上呈現寬敞開闊的效果。不過,條紋元素不同的造型設計,需要考慮到整個空間內的空間布局、牆面裝飾設計等等。

較寬的橫條紋使整個房間顯得大氣不少。
角落空間使用了水平條紋牆紙作為牆面裝飾,加上充足的採光,整個小空間看起來明亮而開闊。

●對比色條紋

近來,對比色在不少家裝空間中都會使用,凸顯矛盾的碰撞,也是年輕人新潮的代名詞。若是想讓房間的裝飾效果非常搶眼惹人注意,那就大膽地選擇對比色吧,對比色一般不會讓你失望。可以使用對比非常鮮明的黑與白,或是深色與淺色的顏色來裝飾房間,讓房間足夠吸引人。

粉紅色與深灰色是很大膽的搭配,不僅色溫不同,還有深與淺色的對比,再加上白色傢具,卻營造出一種靚麗而不張揚的的效果。
黑白條紋除了是時尚界的常青樹,也成為家居設計中的常客,同時是讓家的時尚感和現代感迅速提升的好辦法。

●條紋也能柔和養眼

性格熱烈活潑的人往往會喜歡色彩濃烈,具有矛盾的碰撞家裝元素。但是性格相對恬靜的人會喜歡平和柔軟,往往會中意柔和效果的條紋設計,那麼在家裝中條紋的選擇可以是淺色或是使用同一顏色的不同深淺色調。

提到大面積的條紋牆,喜歡簡約風格的人可能會皺眉頭,覺得花樣太多,其實條紋牆也可以弄出簡約柔和的氛圍,減少對比色的使用,加入中性顏色來調和,既不枯燥也不花俏。
條紋的百搭性足以兼容任何色彩,雙色搭配最為經典,淺色調的搭配,比如藍色、綠色、粉色,甚至中性色,它將有助於創造明亮和通風的感覺。
粉紅色條紋為孩子的房間注入活潑與生動感。
客廳空間使用了藍白色系條紋的搭配,視覺上非常養眼舒適。

●粗細條紋搭配

條紋是再簡單不過的設計,兩種或以上的顏色排列組合,可以是同樣大小的色塊排列法,也可以是線與面不規則排布。選擇相同條紋而不同顏色的配飾組合在一起,能夠豐富空間的色彩和層次感,在保證了整體空間協調性的前提下,會為空間增添無限的動感。而粗細不同的條紋搭配,錯落有致,以稀疏或細密的條子呈現,組合式的變化,有一種獨特的風味。

粗細條紋搭配,錯落有致,以稀疏或細密的條子呈現,組合式的變化,有一種獨特的風味。
小範圍內的大面積的運用則讓空間層次感更強,視覺呈現更立體,不張揚,卻讓人覺得舒適安心。
粗細條紋和同溫層色系搭配,這與簡單的兩色搭配比較起來,空間看起來更飽滿,但又不到使人眼花繚亂程度,與灰色長沙發搭配起來,形成一股安穩的感覺。

●驚艷條紋

條紋的搭配當然也可以是非常驚艷而脫俗的。彩色飽滿的彩色條紋可以讓家庭空間更加熱情親切,同樣也能夠彰顯主人與眾不同的眼光,以及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客廳空間雖然在裝飾上選擇了黑白條紋,但是空間內非常大膽地選擇了明亮鮮艷的紅色,讓鮮艷的紅色電視櫃組合展現出別樣的時尚,凸顯熱情活潑的氛圍。

條紋在顏色的組合上也很寬鬆,可以任意搭配喜歡的顏色。
紫紅色條紋不但讓客人眼前一亮,還加強了空間的風格。圖17:紅與白的時尚組合。

●多元條紋的組合

在條紋中可以加入一些變化,橫向條紋和豎向條紋的搭配出現,會讓視覺效果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大面積斜向出現的條紋圖案,則會讓空間充滿動感和戲劇感。當然你還可以在條紋中加入一些粗細的變化,更顯精緻與隨性。
你甚至可以在一個空間里,在不同的部位或傢具中使用不同的條紋,效果往往讓人意外。這些組合變化再加上豐富的色彩,為條紋帶來了不同的風格與感受。

藍灰白的垂直條紋牆面和水平條紋的木色系窗帘,與鋪上藍白色床單的木質睡床形成和諧感。


●條紋小物

每日三餐的儀式感除了上面說到的餐具外,搭配上風格相匹配的餐桌布,填飽肚子之餘還可以一飽眼福,就算是簡單日常的食物都會變得可口美味,讓人食慾大增。這款粉灰與藍灰相間的條紋桌布,整潔的線條搭配清爽的顏色,泡上一杯檸檬茶,準備幾份精緻點心,就像徜徉在深海中,給你舒適而又清涼的感受。

●條紋家居

用條紋裝飾地毯、窗帘、坐墊等軟傢具,可以讓空間更有生氣。而且還能以簡單的方式,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局部點綴條紋元素,立馬喚起家的生氣,小小的改變,帶來的是精緻感的提升,整體效果更加豐富!


綜合整理:戴舒婷

Check Also

我們與循環經濟的距離(一):循環經濟行不行?

今天, 當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