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欖仁樹VS榕樹

欖仁樹VS榕樹

路邊行道樹

藥用價值高

欖仁樹在馬來西亞到處可見,是一物多用的植物。它和橄欖、烏欖這些常見的“欖”並沒有關係,唯因核果外形像橄欖,因此得名欖仁樹。欖仁樹為使君子科,果實分成綠色、黃色或紅色,內果皮堅硬,質輕,借海潮漂流傳播,而可食的仁,有杏仁味,是值得被大力推捧,讓更多人認識的多用途植物。

欖仁樹原產地在熱帶海岸,抗風、抗污染及耐鹽性強。屬落葉大喬木,高15米或以上。欖仁樹可作為庭栽觀賞,走在人行道時,別忘抬起頭看看,或許你輕易就能瞧見這種常見樹。欖仁樹是我們居家環境的好朋友,因為在許多的行道樹中,我們常會看到它的出現。其原產於熱帶地區,為落葉性之大喬木,花期約在4至5月,果皮維質,中果皮質硬,予沿海地區,常藉由海水漂浮以達播種之目的。

被列民間用藥

中醫碩士楊素雄說,它的果皮可作染料,種仁富含油脂,可以煮食,葉子可治肝病。在植物分類上,欖仁樹與使君子為同科植物,但欖仁樹在中藥上,就不像使君子被正式使用,只被列為民間葯。

落葉治肝病

欖仁樹樹皮及種仁有收斂作用,能治痢疾,腫毒;葉及嫩葉可治頭痛、發熱、風濕關節炎、疝痛及肺病;取鮮葉汁,可治療疥廯,麻風等皮膚病。

“民間常見以其數片葉子煎水作茶飲,有降低血脂肪作用,對於肝病亦有效,用自然掉落之枯葉為佳。”

落葉單寧酸成分豐富

此外,欖仁樹葉是養龍魚朋友常用的材料之一。據悉,龍魚產地的雨林地區有龐大的欖仁樹葉林,這些樹木的落葉則是雨林地區中大量腐植酸及單寧酸的來源之一。

他說,許多養龍魚的朋友習慣直接將欖仁樹葉放置到水族箱中,雖然這樣的使用方法也能釋放出單寧酸,但是未經處理的欖仁樹葉在水中會有發霉的情形發生,稍一不慎反而會對龍魚的健康造成危害。

“欖仁樹葉釋放的單寧酸速度非常緩慢,在水中分解腐爛後會形成另一種污染源,使用上需要多加註意,一定要定期清理掉腐爛的殘留物質。如果想用欖仁樹葉來調整水質,要特別注意撿拾自然枯黃掉落的樹葉,因為這種落葉中積累的單酸成分最為豐富,硬從樹上採摘的樹葉單寧酸合量反而不高。”

他說,葉子使用後水色略微呈茶色,非常接近野生魚的原生水域顏色,較好的模擬了原生地水質,能夠使魚的體色艷麗,而不出現體色黯淡的情況。

殺菌促魚排卵

楊醫師透露,欖仁樹葉一般來說東南亞用的比較多,大部分用在龍魚、花羅漢、門魚、七彩魚、南美中大型魚的養殖環境中。水色會呈現淡咖啡色或咖啡色,水質會呈弱酸,比原先的pH值還要低個0.5度左右,尤其是當葉子開始腐爛的那一刻開始。因為欖仁樹葉腐爛會釋放出大量單寧酸、草酸、腐植酸及葉酸等物質,因此會有降酸、殺菌、穩定魚性及促進排卵的作用。

落葉煮水當茶飲

據說,欖仁樹葉要讓它自動掉落的效果比較理想,就象是瓜熟蒂落般熟透了,自然氣就比較飽滿。

“將這些自動掉落的葉子洗凈煮水當茶喝,臨床上確實可以治療某些肝膽疾病,不過到現在並沒有人用科學的方法做過分析研究。”

楊醫師說,已故台灣國醫大師張步桃教授認識一位當地劉姓校長,他與太太倆人都罹患肝病,曾經求診過肝膽科調治一段時間,反應不太理想。

經由別人推薦收集欖仁樹與仙鶴草,再切細煮水當茶喝,肝指數竟然恢復正常了。這兩味葯把夫妻倆的肝病改善了,他們便收集很多欖仁樹葉及仙鶴草的文獻,傳達給親朋好友,甚至在學校里沿着圍牆種植,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造福了廣大的社會大眾。

根據楊醫師分享,有一年,張步桃教授服務過的一家中醫醫院安排到夏威夷參加旅遊活動,在夏威夷島上沿着公路,他發現儘是成群的欖仁樹,可見它對土壤的適應力強。

鹽分太重的土壤,很多植物是無法存活的,沒想到看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欖仁樹果實,竟然還可以發芽,可見它對環境的

適應力超強。

欖仁樹掉落的黃色枯葉,藥效為佳。
欖仁樹果皮木質,堅硬,成熟時青黑色;種子一顆。
欖仁樹葉切片晒乾備用
欖仁樹葉大,葉厚革質。
欖仁樹葉片大而密集生長,可以在樹下遮蔭乘涼。
欖仁樹果實:果橢圓形,常稍壓扁。
欖仁樹花序,花多數,綠色或白色。
欖仁樹落葉前會轉為美麗的紫紅色。

欖仁樹的小檔案:

學名:Terminalia Catappa L.   

別名:懶人樹,山枇杷樹,假杏仁,魚缸葉

藥用:葉,種子,樹皮

用量:每用10〜30克;外用煎水洗。

性能:味甘淡,性涼。清熱消炎,收斂止痢,消腫。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痢疾,風濕關節炎,肝炎,肺炎,中氣不足,疝痛,外用疥癬。

民間常用葉數片,煎水當茶飲,有降低血脂肪作用,對於肝病亦有效。但習慣上,認為用掉落之枯葉為佳。

欖仁樹的草藥小秘方:

(一)感冒發熱,頭痛:欖仁樹葉20克,桑葉12克,菊花10克,玉葉金花15克,水煎服。

(二)肺炎:欖仁樹鮮葉適呈或干品亦可,煎水當茶飲:或欖仁樹葉20克、魚腥草、一點紅各15克,水煎服。

(三 )肝炎:欖仁樹葉晒乾與茶葉沖泡或單葉煎水服:或加狗肝菜,滿天星各10至15克,水煎當茶飲。

榕樹

另一種本土平地普遍可見,大家對它的熟悉也像好鄰居一般的植物為榕樹。榕樹屬於桑科植物,生長多分枝而擴散成傘狀,老一輩的人常喜歡種植它作為底蔭樹。

古人為樹木取名時,榕右旁的“容”字,原就有容納廣開之意,“一樹之下,可容千人”。

榕樹除了樹冠廣大,綠葉濃蔭以外,最大的特色就是生出“氣根”。一般植物的根部只發在土壤下面,隱藏不見,但榕樹除了地下根外,還從樹榦及粗大枝幹上生出須狀的細根,象是老人松須,懸垂在空氣之中。榕樹的姿態端莊,道貌岸然,再生出一大把長須,仙風道骨,令人肅然起敬。

治跌打損傷

楊素雄醫師表示,在以往醫藥不發達的年代,鄉下的阿公阿嬤都喜歡采榕樹須,混其它藥草一起浸酒,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及風濕關節炎。

治感冒痔瘡

他稱,民間有些治感冒的秘方,更以榕樹須為主葯,中藥名亦稱為“榕樹須”,而考察醫藥文獻,榕樹確有散瘀、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尚可治療痔瘡,取之入涼茶,能解熱,對於小便不通症有益。

榕樹皮也可治泄瀉、疥癬、痔瘡等,葉則用於慢性細菌性痢疾、腸炎,而榕樹乳汁調醋,可直接塗敷唇疔及牛皮廯以做治療,根煮酒服亦可治跌打。

泡腳改善腳氣病

根據楊醫師的臨床經驗,他推薦採用榕樹氣根或榕樹須適量,加水一鍋,大火煮約一小時即可倒出,以適宜溫度泡腳,有助於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榕樹泡腳對於香港腳、腳氣病、濕疹都有很好療效。

另外,他說,治跌打損傷、扭傷,取鮮榕樹葉適量,酒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或鮮榕樹須、生薑各適量,共搗爛,炒熱敷患處。

氣根粗硬

榕樹的氣根不停地向下伸長,遇到陰雨濕潤的天氣,氣根先端成為淡黃色。如果你凝目注視,可見它一分一寸的在生長。氣根接觸到土地,就會伸進土壤之中,變粗變堅硬,成為支撐根。

修剪形狀各異

榕樹經得起修剪,幾乎可修剪成任何形狀。整排的幼樹剪去頂端,刺激發芽,長成一道矮矮的綠籬。榕樹的分枝發芽活力非凡,一再重複強剪,它會愈剪愈旺,因此榕樹組成的綠籬,就像一道厚實的綠牆。

榕樹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能生長,截枝扦插亦易於成活,葉小干粗,是最適合做為盆栽的條件。

榕樹品種

榕樹的種類也相當多品種,一般最常見的榕樹,土生土長,小葉小果,植物學上都稱“榕樹”。由於長期栽培,並有引進種及栽培種等加入,分別有大葉榕、小葉榕、厚葉榕、進士榕、黃金榕、人蔘榕、白邊榕及黃邊榕等。

榕樹的小檔案: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

別名:榕仔,半天吊,吊風根,榕樹須,倒生樹,不死樹

藥用:氣根(榕樹須),葉,樹皮,乳汁

用量:每用9〜15克;外用適量水煎或加酒外洗。

性能:榕樹須:味微苦,澀,性平。祛風清熱,活血散瘀,解毒。

榕樹葉:味淡,性涼。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消腫止痛。

榕樹皮:味微苦,澀,性平。祛風止癢。

榕樹乳汁:味微苦,性溫。祛風行氣,消腫。

主治:氣根或葉: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牙齦腫痛,牙痛,扁桃體炎,眼結膜炎,慢性細菌性痢疾,腸炎,小便不通,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樹皮,乳汁:外用疥癬,瘡瘍,濕疹,痔瘡。

民間有些治感冒的秘方,更以榕樹須為主葯。另有取榕樹乳汁外用塗搭唇疔、牛皮癬。

榕果成對腋生,熟時黃色或微紅色,扁球形。
榕樹葉薄革質,窄橢圓形。
榕樹屬喬木,樹冠廣展,老樹常具銹褐色氣根。
榕樹氣根由上垂下,就是中藥的“榕樹須”.
榕樹盆栽,又稱人蔘榕。
榕樹美麗盆景。
藥店百子櫃的中藥“榕樹須”。

榕樹的草藥小秘方:

(一)牙齦腫痛:榕樹須20克,過江藤,雞眼草各15克,參須12克,麥冬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二)風濕關節痛:榕樹氣根60〜120克,酒水各半煎服,另取氣根適量,水煎洗患處

(三)跌打損傷,扭傷:鮮榕樹葉適量,酒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或鮮榕樹須,生薑各適量,共搗爛,炒熱敷患處。

使用注意:胃潰瘍,胃部疼痛者慎服。內服過量,個別患者可出現頭暈干,或輕度浮腫,停葯即消失。麻風患者忌服。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