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消融與宣洩

消融與宣洩

情緒發泄這件事,在地方媽媽家可是水火分明。

火象人呢,直接原地爆炸,過後就跟沒事人一般。而整體火象成分偏高,兩顆重要星風水混雜的地方媽媽,在這一方面那可真是矛盾得不要不要地了。

從批判到接納的過程,彷佛是一輩子需要學習的事情。這一波覺得自己可以了,下一波煎熬感又冒出頭,經常上演自己跟自己打架的局面。憋到了極致,可能會在某些手比腦快的情況下傾瀉而出,或只有在最親的人面前才會吐露些許不快,絕大多數來說,如果不是各方擠壓、可以消融情緒的部分越發捉襟見肘,地方媽媽多是自己消化便算。

自我消化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一種是眼不見為凈,讓困擾杵在那兒一段時間。自己先整點活兒,可能是癱在沙發刷手機找廢文搞笑視頻來消磨時間;也可能是卯起來幹活,把所有臟污一舉殲滅;或者是一鼓作氣搞完一部連續劇、一部電影、一本書(擇一而為);又或者是鋤草整綠植,該施肥的該澆花的該修枝的,趁它們荒蕪之前灌澆一些養分;再不然則是瘋狂廢物利用搞些小玩意增進親子關係。某些時候,如果真的不吐不快,但無傾訴意願,就會長篇大論把內心憤慨一一寫下來,絕大多數是鍵盤電腦知道,下一波旋即消失在宇宙間。

這些都是如今疫情底下寥寥可乾的排遣活兒。

若是過去,來個最愛的按摩放鬆身心、來杯美滋滋的下午茶、看場劇情片、走一走商場緩和心緒、遠些海邊一日游、甚至往健身房淋漓大汗一場,都是日常小確幸,聚焦點要轉移也不是太難。

這麼來看,地方媽媽的阿Q精神倒還是挺富足的?

倒也未必,只不過愣生生讓風暴擊中的那些青澀年歲里,徒手迎戰至今總也品出了些許小撇步。

除非是那塊大石頭繞着你打(電影《刺殺小說家》主角的能力,石頭打出去能轉彎命中人),讓你怎麼躲怎麼避都還是滿身傷,不然的話,先避一避吧。“生活中的百分之十,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百分之九十,則視你對這些事情的反應所決定。”,也如李儀婷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書中所寫,讓問題先跑一會兒。讓風暴在面前轉一轉,不要踩入中心點,在外頭端詳一圈,或許不一會兒,你就能找到對應的方式了。

《寫生˙寫活》文/圖:偽藍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