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炎熱的季節 與沙灘來一場完美的邂逅

炎熱的季節 與沙灘來一場完美的邂逅

(攝於郭瀚晶)

大海是個神奇的地方,不僅是大人,就連小朋友都對大海抱着奇妙的幻想!眾所周知,沒有孩子不喜歡沙灘、大海、船,還有多樣化的海洋生物。尤其是內陸的孩子,一旦來到海邊,所有的壞心情都會全部消失不見,或許是寬闊的大海,包容了我們的一切吧!

黃昏時,是在海灘漫步發現動物的最佳時機。你可以叫上朋友或帶上相機或者手機,在潮水夕退時,把沙灘上各種翻開的奇妙景象記錄下來。它們可都是你這次海灘之行的好夥伴。(攝於郭瀚晶)

砂州目前已逐步開放,孩子們只要在父母的陪同下,基本上哪都能去!不過,一些封閉式場所能免則免,我們不妨將眼光鎖定在大自然底下。除去住家式公園和國家公園,海邊就是最佳的選擇了。當然去海邊除了玩水之餘,我們絕對可以好好的探索周圍一切,好比沙灘上、海岸間,只要仔細看看,肯定會有所收穫。

●為何喜歡去海邊呀!

當然,也會有人不理解,海邊除了玩水之外,還不如到兒童遊樂場,為什麼孩子們對大海有如此多憧憬呢?其實,有專家曾經研究過,發現兒童喜歡大海,原來還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到。

1)大海能喚起孩子胎時記憶

我們都懂得,在還未出生之前,所有人都浸泡在羊水裡,因此,寶寶對於“水”有天然的適應性,當他們在海中玩耍的時候,水浪拍打的聲音以及那種衝擊感,會喚醒孩子潛意識中的胎時記憶,讓他們的身體進入一種特殊的模式。在那種模式下,孩子的身體會非常的放鬆,並且分泌大量激素,讓身體各大器官完美配合,這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此外,海水中含有大量負離子,這些離子有着鎮痛、消除疲勞以及健身的作用,這是游池無法媲美的。因此,經常在海邊游泳的人,他們對病毒的抵抗性更強,不容易生病。

攝於郭瀚晶

2)緩解孩子的精神壓力

專家認為,孩子的性格與環境的聯繫非常密切,就比如草原上長大的孩子,他們就比較活潑,而森林中長大的孩子,會顯得比較冷靜。孩子在海邊玩耍,見到的是無垠的大海,聽到的是波濤聲,這些外在因素會讓孩子覺得很舒服,尤其是住在內陸城市裡面的孩子,他們少有機會眺望遠方。突然性的身處這麼開闊的環境中,精神層面會出現巨大的改變,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海邊、草原、山頂之類的環境,對釋放壓力有奇效。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就沒有心理壓力,都是過來人,小的時候,自己真沒有需要擔心的東西嗎?

攝於郭瀚晶

3)家長很少會約束孩子,盡情宣洩破壞欲

帶孩子去過海邊的人都知道,孩子到了沙灘上,就像是脫韁的野馬,而他們也很少去約束孩子,一是因為自己也在放鬆,懶得管孩子,二是沙灘上也沒什麼東西需要保護的,都是沙子,只要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就可以。在這樣的心態下,孩子自然喜歡去海邊玩,沒人管、可以潑水、玩沙子,這樣的娛樂活動,他們怎麼可能不喜歡?

所有孩子的內心都充滿了破壞欲,將玩具砸壞、將沙堆踢爛,這些行為都能幫助他們釋放長時間積累在心底的慾望,簡而言之,孩子希望的是無拘無束,而這一點在平時生活中很難滿足,不過海邊可以。

●除去玩﹐還能增進知識

★認識潮間帶

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生存場,從最小的、看不見的原生動植物,到最大的動物鯨魚,都生活在海洋中。海洋與生物有着複雜的、深刻的關係。然而,今天就要讓孩子們知道,就算不用下海,你們也能探索到海邊的樂趣。

首先,我們來認識當大海漲潮與退潮之間的區域,亦是被科學家稱為 “潮間帶”。潮間帶的種類可以是沙灘、泥灘、岩岸、礫石或是珊瑚礁,寬度可以從幾公尺到數百公尺之間。由於環境變化相當劇烈,因此生存於此的生物就必須具備獨特的生存法寶,以適應這個充滿嚴峻考驗的生態環境!當然,潮間帶生物也成為食物鏈的一部分,比如漲潮時,魚類游入淺灘;退潮時,沙灘上群鳥聚食。

★潮間帶的生物

就如開頭說的,潮間帶里生活着很多很多的生物,它們通常都生活在泥沙的表面,或隨着潮汐鑽入鑽出。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曾經看過,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現在讓你們好好認識。

1﹚餅海膽

曾經在沙灘看到它們,筆者初始也以為是衣服的鈕扣遺留在海邊,結果仔細一瞧發現好像是屬於某種貝類!原來它們被叫做“沙錢”(Sand Dollars),多潛伏在潮間帶或潮下帶的沙灘表面,有些則部分埋在沙內。“沙錢”活着的時候除了背上有五角星圖案,部分還有非常好看的顏色,然而死了後就會變成灰白色。

2)沙蟹

小朋友經常在沙灘上肯定看過這些一粒粒小小的沙球!這些都是沙蟹們的傑作。不過,千萬別誤會,這可不是它們的便便喔!那是沙蟹的‘擬糞’,擬糞不是便便,它是濾沙類螃蟹吃過後,吐出來的沙團。為此,沙蟹也被稱為 “海灘裝飾藝術家”。

退潮時,沙灘表面上會浮現一些小生物,浮游性動植物、魚蝦的卵和幼蟲等,這時成群結隊的沙蟹就會開始它們的覓食好時光。據知,它們會以洞口為中心邊走邊吃,邊吃則邊冒出一粒粒沙球。其實主要就是它們有辦法將食物與泥分離,於是進食時,碎屑被吞下,而乾淨的泥沙就以光滑的小球形式從口中被丟在沙灘上。這也形成了各色奇妙的圖案。告訴你們,即便同一隻沙蟹,每次原創的內容都不重樣,是不是很神奇!

攝於郭瀚晶

3)寄居蟹

海灘上另一位著名的原住民就是寄居蟹了,不少孩子會誤以為是個貝殼,撿起來才發現居然暗藏乾坤。合適的空殼是寄居蟹最重要的資源,無殼的寄居蟹在野外的環境中是無法生存的。而寄居蟹是會隨着身體的長大更換寄居貝殼的。寄居蟹密度最高的地區,常在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多數寄居蟹會聚集在潮池的邊緣,或是池裡的石塊下方。

攝於郭瀚晶

4)紅樹的種子

紅樹是一種生活在沿海一帶的海灘上的小喬木,紅樹的種子即使墜入海中,也不會被淹死,它的體內含有空氣,可以長期在海上漂浮,且不會失去生命力。靠着這種本事,紅樹在海灘上頑強地生活着。只要漂到海灘上,等海水退去,就能紮根淤泥,再生長出根及葉。

●你能為沙灘做什麼

近日來,沙灘成了大家踴躍前去的地方,但還是要囑咐各位,請好好保護我們的沙灘,千萬別讓自己的劣行污染了它。盡量做到以下兩點,這就是我們能為沙灘做的最好事情了。

帶走不屬於海洋的

最重要的自然就是“不丟垃圾,隨手撿走垃圾”。不要成為垃圾蟲,當然如果在沙灘看到垃圾,也請務必隨手把這些垃圾從沙灘上撿出來,扔去垃圾桶。

不帶走屬於海洋的

不要帶走寄居蟹、不要撿拾海邊的貝殼,當然,也不要向小販購買寄居蟹。如果你想多認識它們,請到海邊,仔細的觀看其行為生態,可以暫時把它們放在透明的壓克力昆蟲箱中觀察,然後放回原處。不該被撿拾的,不僅是寄居蟹,也包括海邊的貝殼和珊瑚,貝殼不僅是寄居蟹的家,最後也會分解成沙灘的有效成分。

撰文/攝影︰薇恩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