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爛芭地里生機無限,紅樹林大作為

爛芭地里生機無限,紅樹林大作為

馬來西亞海岸綿延約4,800公里,半島、沙巴和砂拉越都被海洋環抱,無論是靠近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還是蘇祿海的陸地邊緣地帶,都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聞的紅樹林生態。紅樹林是海邊的熱帶雨林,是由耐鹽樹和其他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科學家認為,最早的紅樹林物種起源於印度馬來亞地區,這裡的紅樹林物種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不幸的是,在東南亞許多國家的紅樹林地區已被清理開墾,以用於農業、城市化和旅遊業發展,馬來西亞或砂拉越的紅樹林也無可倖免地受到土地開發的威脅。

馬來西亞紅樹林分布地圖。我國有大約60%的紅樹林分布在沙巴,23%在砂拉越,而馬來西亞半島佔17%。(圖片來源:IntechOpen)

雖然砂拉越紅樹林只有139,890公頃,約砂拉越土地總面積的1%,然而,在經濟價值方面它是砂州第三重要的林相,主要棲息地位於古晉及泗里街分區(52,318公頃)、拉讓江三角洲分區(87,544公頃)和林夢分區(8,359公頃)。

砂拉越紅樹林棲息地主要位於古晉及泗里街分區、拉讓江三角洲的分區和林夢分區。(圖片來源:Semantic Scholar)

根據本地植物學家蔡柄光的文獻記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紅樹林木材在當地被用作木炭、建築樁、電線杆和木柴,小規模的作業,在紅樹林進行選擇性砍伐。但在1982年,拉讓江三角洲的紅樹林獲得木屑生產許可證,木屑經切片後作為人造絲紙漿的材料出口到日本,這導致大面積的森林幾乎被砍伐。此後復育的森林,其生態、原始物種的組成和生產力,都有了改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紅樹林被清除並轉化為水產養殖、住房和工業發展,再一次威脅這個重要的沿海生態系統。直到2004年的海嘯災難,人們才意識到這種樹林的重要性與價值。隨着近年來保育呼聲漸起,砂拉越也開始重視紅樹林的保育與經營,進行重植項目,復育我們珍貴的生態資源。

砂東河畔茂密的紅樹林。

●滋養小生物

紅樹林濕地沼澤林在很多人心中,是一片單調、了無生機的泥濘地,然而看起來不起眼的爛芭地,卻能孕育出豐富的生命。紅樹林沼澤大多為沿海潮間帶、河口、三角洲、瀉湖的軟泥質灘地,由於介於河流與海之間,因此這裡彙集來自上游及海洋所帶來的各種無機鹽及有機物,加上紅樹林植物體本身枯枝落葉的掉落,經由真菌分解形成有機碎屑,使紅樹林區內沉積了大量有機養分。這些有機養料可以藉著潮水的漲退帶給沿岸的浮游生物利用,也吸引了魚、蟹蝦、貝類等水生動物在此定居,以濾食或篩食泥中的有機物質為食物來源。

紅樹林外圍寬廣的泥潭地,是雁鴨科、鷸科、鴴科、鷺科等水鳥的大本營。
彈塗魚和蟹類篩食泥中的有機物質作為食物來源。

●鳥類庇護地

每年逾5千萬隻水鳥,分屬250多個種群,通過東亞─澳洲遷飛區進行遷徙。遷徙期間,這些水鳥需要依賴一系列優質濕地進行休息和覓食,積蓄充足的能量,以完成下一階段旅程,而在東亞─澳洲候鳥遷飛路線上,紅樹林往往是這些候鳥的最佳棲息地。2012年馬來西亞加入東亞─澳洲候鳥遷飛路線聯盟,次年,砂拉越文丹海濱被鑒定為國際候鳥觀鳥區,據估計每年約有3萬5千隻候鳥,多達32個品種的鳥類在這裡避冬,文丹紅樹林沼澤里的小生物比如魚、蝦、蟹等是水鳥的美味大餐,吸引水鳥來此停棲、度冬或繁殖,構成完整的碎屑食物網,與高度生產力的生態系,所以保育紅樹林不僅可以維持海岸河口生態,平衡發展其高生產力,更為世界保護了候鳥及珍貴稀有動物的棲息地。

紅樹林外圍寬廣的泥潭地,是雁鴨科、鷸科、鴴科、鷺科等水鳥的大本營。
圖中所示綠點代表遷徙水鳥重要的鳥區,紅點代表遷飛區鳥區網絡內的鳥區。

●天然的屏障

說起這個天然保護屏障,不禁覺得大自然的奧妙深不可測。孕育紅樹林的泥灘地,其實對植物來說,是極為嚴苛的環境,對植物產生了極大的生存壓力。由於泥灘地十分濕軟,沼澤地土壤缺氧,加上每天兩次漲退潮的衝擊,因此紅樹林植物將根部變化成特殊的呼吸根和支柱根,以利支持與呼吸。這樣的特殊形態特性,不僅穩固了植物,也成了其他水生動物和人類的防波堤。植物根部穩固土壤,不僅可攔截泥沙擴大灘地,紅樹林密集的根系和枝條亦可削減海浪的威力,海岸不受風浪直接襲擊,降低災害的毀滅性,有效地保護海岸、河岸與塭岸,而海岸地區居民的生活與生產環境因此而改善。環境給植物的是苦難,但是植物卻反過來保護了環境。

許多的實驗顯示紅樹林密集的根系和枝條可以削減海浪的威力,降低災害的毀滅性,有效地保護海岸。(網絡圖片)

2004年12月26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嘯侵襲了東南亞,十年後,當年受創最嚴重的印尼亞齊西海岸災區復育成濃密的紅樹林,將近兩百萬棵紅樹遍植於七十個村莊。近幾年,泰國也積極進行紅樹林行動計畫,鼓勵人民種植紅樹。因為,災害讓他們知道紅樹林的重要性。有研究顯示,位處紅樹林後方的村莊存活很高。依據德國斯圖加特霍恩漢大學的巴亞斯所提供的亞齊省西海岸衛星空照分析,認為有紅樹林屏障的村莊,在海嘯時可以降低百分之八的傷亡率。日本京都大學的平石哲也和原田健自的實驗顯示,一百公尺長的密集紅樹林帶可以降低海嘯百分之九十的摧毀力量。

紅樹林植物因其特殊根系,對於維護堤岸有極佳效果。
植物根部穩固土壤。

●蓄水凈水

紅樹林濕地不僅為無數生物庇護覓食之場所,更是各種有毒物質的過濾器及營養貯存庫,為大自然最佳之濾水系統。不妨把沿海濕地想象成一塊吸水超級海綿,在河川流入海之前,河水先經過這塊海綿,植物根系群的吸收力和土壤緩衝能力,使水流速度減緩了,也避免了洪災的發生。與此同時,吸飽水的濕地也補充了地下水,防止了地層下陷,而水流的減緩,讓有機物有機會沉積,從而淡化、過濾與分解部分污染物,水質因此能夠凈化與改善。濕地形成一道濾網,可以阻擋河川中較大垃圾與污染物流入海里。一旦紅樹林遭到砍除,土壤中的有機物即不再獲得補充,污染物直接釋放至水體,生存於河口的生物將受到波及,而濱海濕地土壤將會回復極度鹽化,甚被沖刷殆盡,影響整個生態系之平衡。

濕地猶如一塊吸水,可以減緩河川流入海里的速度,避免發生洪暴,同時吸飽水的濕地也補充了地下水。

●天然水產資源

紅樹林沼澤區是許多魚蝦貝類的棲息與覓食地,這些水生動物對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是食物和經濟收入的來源,這就解釋了為何許多的馬來同胞臨河而居,並且從事漁業。有漁船的居民,可以開船到海口撒網捕魚,沒有船的居民,在退潮時拿起簡單工具就可以在泥潭上捕捉貝類,又或者在河邊釣魚或釣螃蟹。我曾在新巫瑤河邊見一老翁在一小時內釣到二十多條魚,這個數量不僅能滿足他家的晚餐,剩餘的還能送或買給其他人。除此之外,許多養殖業者也將養殖地設在紅樹林濕地,紅樹林的枯枝落葉和有機物對飼養的魚蝦來說,不僅美味還有豐富營養,對業者來說,是免費的飼料,可以節省養殖成本,兼具環境保護及經濟效能。

砂拉越馬來漁村大多位於河口紅樹林地帶,這裡有豐富的天然水產資源。
濕地養殖場。

●吸碳儲碳高手

紅樹林在沿海環境中亦扮演碳匯的角色。紅樹林生態系統具有吸收二氧化碳(CO2)和儲存碳的能力,其能力比旱地森林生態系統高40%。由於這種能力,在一平方公里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中沉積的總碳比旱地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相同區域的沉積碳快50倍。吸收的二氧化碳不僅存儲在植物中,而且存儲在下面的土壤層中。因此,紅樹林在全球碳預算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減輕了氣候變化。反之,砍伐紅樹林等於將樹林中存儲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加劇氣候變化。

紅樹林蘊含非常高密度的碳,因此能調節大氣中碳的含量。

●生態教室與旅遊

由紅樹林生態系之組成分子除高等植物外尚有藻類以及紅樹林葉片上真菌等,在動物方面包括鳥類、魚類、節肢動物、浮遊動物、底棲動物及軟體動物等,如此高歧異度的物種組成,對於遺傳基因之保存極為重要,而且紅樹林沼澤生態系內生產力高,養分循環迅速,對於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之意義。此外,紅樹林沼澤本身也是最佳的自然環境教育場所,透過良好的設計活動可以讓人們觀察到大自然的奧秘,進而親近熱愛自然,引發保護環境之本能。

紅樹林具有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價值,使人們從觀賞、娛樂、知識和教育多個角度達到旅遊的目的。圖中所示乃砂拉越濕地國家公園一景。

紅樹林具有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價值,使人們從觀賞、娛樂、知識和教育多個角度達到旅遊的目的。砂拉越的峇哥國家公園與及砂拉越濕地國家公園都是國內外著名的生態旅遊景點,峇哥國家公園的紅樹林是長鼻猴的覓食點,而長鼻猴是砂拉越的特有物種,多年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砂拉越濕地國家公園的物種豐富度不亞與峇哥國家公園,靈長類動物和鳥類常在這裡活動,濕地中茂密的紅樹林也在天河水之間構成一幅迷人風景。

紅樹在陸地與海之間保護河岸海岸,是最佳的護岸衛士。

報道:戴舒婷

Check Also

我們與經濟的距離(五)老木生機延續物命

在永續建築中,木材是極受推薦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