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進步及繁榮簡便,造就了許多發達的科技及新環境。科技進步為社會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及提高了生活素質。然而在享受及運用科技之餘,一些人類會因為種種的因素而受到了傷害及意外。比如長時間坐着工作,又或者在公路上發生意外,脫臼等,這些都是會造成人類物理傷害的事件。而隨着常年累月對人類物理研究之下,人類也逐漸掌控了物理上的治療,從而發展出醫學上除了醫生護士以外的偉大職位,那就是物理治療室師。
物理治療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以及疼痛問題的醫療專業,包含一切具醫學、科學根據之非藥物以及非侵入性治療。執行這個專業的醫療從業人員稱為物理治療師。另外,也有物理治療助理或物理治療生。他們會在治療師的監督下,提供物理治療業務。
在人類記載史中,於上世紀1600年代,物理治療中的電療開始發展。並在1800年代早期,普羅大眾也承認“按摩”是一種以科學來回覆身體機能衰弱部位的方式。而許多近代的物理治療技術起源於歐洲,特別是英國與法國。
而在砂拉越州古晉,更是存在着一家專業的物理治療中心,Ease Physio。這家物理治療中心位於古晉Tabuan Tranquility 3,其門面設置在底層,以方便行動不便者或輪椅使用者進入到中心來。此外,中心前設有殘障泊車位和殘障坡道。中心內的廁所也備有握把,空間也足夠寬敞來供一些行動不便(包括輪椅使用者)的人士使用。

此外,中心裡有4個獨立隔間和床位,以確保個人隱私。中心內環境乾淨衛生,光線足夠以及通風,這樣可以保證患者們在舒適的環境里接受治療。中心裡設有一些物理治療儀器,比如衝擊波治療儀(Shockwave Therapy Machine)、 超聲波治療儀(Ultrasound Therapy Machine)、冷凍治療(Cryotherapy)、熱敷治療(Moist Heat Therapy)、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肌肉電刺激(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 EMS)、 蠟療儀(Wax Therapy Machine)等。另外,該中心內也設有運動空間還有玲琅滿目的運動器材,室內腳車和跑步機來幫助患者更好的進行康復訓練。

提供多種治療方式
物理治療師主要通過徒手治療(脊椎及關節鬆動、神經,筋膜和肌肉放鬆)、電療儀器、運動治療以及姿勢體態矯正來為患者提供治療。
至今中心內有4名物理治療師,一天內基本需看5到6個個案,由於採取一對一的治療,所以治療時間也較長。治療師們都有着物理治療的相關文憑,所以基本上對所有的個案案例都能夠勝任。偶爾遇到較複雜的個案,中心會安排資深的物理治療師(擁有十餘年的物理治療經驗)來看診,以確保患者能得到最完善的治療。
而本次受採訪的人物是一名女物理治療師兼該中心的業者,李美美。她曾經以4.0滿分的大學預科班成績來申請大學物理治療專科科系。而當時物理治療專科科系是她的第一選擇,而成績標清的她也很順利的被馬來西亞國民大學(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錄取。當時物理治療專科科系僅僅入取了大約20名學生,她也是當屆唯一一位來之砂拉越的學生。

物理治療是專職醫療的一部分,需經過嚴謹訓練才能成為真正的物理治療師。在馬來西亞,物理治療文憑課程(Diploma in Physiotherapy)起碼需要3年才能完成;榮譽學士學位(Bachelor of Physiotherapy(Hons))則需4年。每一位物理治療師都必須擁有相關的資格證,方能在業內充當一名合格的物理治療師。
大學畢業前夕,她也收到KPJ Tawakkal Health Centre的面試邀約,更在幾天後收到錄取通知。至今,她已經在物理治療界服務了8年之久及擁有專=業的經驗。
潛移默化糾正患者錯誤觀念
她強調,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需要有強大的自我學習成長能力、紮實的物理治療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還有強大的心理能力。物理治療師需要保持着“治療患者本身,而不只是治療癥狀”的心態。這對於幫助患者更全面的康復以及重拾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的信心非常重要。舉例,治療中風患者半身不遂的癥狀的同時,物理治療師也需注重患者心靈的健康。

此外,物理治療師需要學會用潛移默化的方式糾正患者對康復的錯誤觀念及期待,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教導患者,好讓他們能夠更積極的參與訓練,以及主動改善日常生活狀態。康復治療中治療師需要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提高運動處方的依從性,最大化康復治療的效果。治療師必須善用各種工具,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習慣,設計出患者感興趣的活動方案,鼓勵和引導他們,最終讓他們形成自我激勵的良性循環。
患者聲聲感謝治療師鼓勵和關懷
身為一名物理治療師的她必然也有過難忘的工作經驗。
“身為一位物理治療師,我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關於治療師所扮演的角色是患者的‘身體的導師’以及‘心靈上的支撐’。我們的一舉一動,一字一句都會給患者帶來非常有影響力的波動。還記得當時還是職場小白的我,上班第三天就接到了一個棘手的個案。當時中心來了一名中年女性中風患者,在這裡就稱呼該女士為S女士。

當天是S女士中風後的第五天,她坐在輪椅上,由她的10歲兒子推着,丈夫則跟隨其後。照慣例,我還是對該女士進行了問診,比如現在的癥狀、病史、藥物的服用等等。當我問到S女士的家庭背景的時候,她就再也綳不住崩潰的情緒,眼淚止不住地流。S女士啜泣地說到她原本是一名成功的商業人士,經營着一家私人公司,丈夫也在公司里幫忙,也有一名10歲的兒子。原本和諧歡樂的家庭卻因為突入其來的‘中風’被打亂了。她不停的責怪自己為什麼會病倒,拖累了家人也對兒子感到愧疚。”

“聽着她的說詞,我充分的感受到了中風患者的彷徨以及無奈,心情也跟着沉重起來。但好在她來複健的及時,只要在中風後的黃金時期(三個月至六個月)開始復健,康復程度基本是比較樂觀的。由此,我對S女士和家屬進行了詳細的解說,關於中風後遺症、估計恢復程度、康復處方等。聽了我的解釋後,S女士的情緒變得比較平靜,往後的三個月,S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每周三次都會準時到中心進行康復訓練。過程中雖然困難重重,但在治療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患者積極的配合,家屬也給予相當的關懷,每一次訓練過後,患者的進步是明顯可見的。從用輪椅活動,到可以不用拐杖輔助自主的走動,S女士只用了短短的三個月。就這樣漸漸的康復,半年後S女士還是會一個星期到中心進行訓練一次,這樣的康復治療持續了有一年之久。一年後,由於中風後的後遺症,S女士的行走和普通健康人士相比還是緩慢了一些,不過她也順利的回到崗位上繼續管理着公司。

一年後的某莫一天,我收到了來自S女士丈夫的一封信件。信里說到他和S女士都很感謝物理治療師們這一年來的幫助以及關懷,就是因為我們一直不斷的鼓勵,永不言棄的態度,他和S女士才艱難的挺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時光。信里的最後還提到了我對S女士說的幾句話:“物理治療師和患者本來就是一體,我的成功來自你,你的痊癒來自我的成功。” 想起了治療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揮灑過的汗水和淚水都瞬間變得好有意義。直到今天,我任然秉持着物理治療師必須耐心傾聽患者所訴,急他們所急。我堅信用同理心去關懷患者,不僅是照顧患者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讓患者對你真誠坦露她的故事,這是治療的基礎。”
入學第一課 解剖學印象深刻
在大學四年的時間當中,最讓李美美印象深刻的絕對是入學的第一門課,解剖學。第一次接觸大體,讓她更堅信自己對人體工學,身體結構,有着很高的興趣。大學期間,學生們除了需要上着緊湊的課程,還必須完成到各大醫院實習的學分。
“我自己就有機會到很多的大醫院裡實習,值得一提的是我還有幸得到寶貴的機會到台灣成功大學物理治療部門實習了一個月。這些寶貴的臨床經驗使我很好的充實自己的物理治療知識和技術,同時也加強了自己的溝通能力。以至於還沒正式畢業的我就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當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邀約。在2014年,我加入了吉隆坡KPJ Tawakkal Health Centre,在復健部充當一名物理治療師。當時我們的復健團隊包括有復健科醫生(Doctor of Rehabilitation),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言語治療師以及心理醫生。在這樣完整的一個復健團隊里,我得到了很好的個人成長經歷,因為接觸的個案很多,中心的設施也比較完善,所以我們的團隊是絕對能給於患者很有效的治療方案。”

然而,身為砂拉越子女的她一直都希望有機會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園,為砂拉越人民服務。所以在2018年,李美美主動申請希望能回到砂拉越古晉醫院任職。
“當時我的申請很順利就被批准,而我也被調職回到KPJ Kuching Specialist Hospital擔任物理治療部門的負責人。回到了古晉,我便馬不停蹄地帶着新團隊嘗試了很多新鮮的事物,例如舉辦物理治療演講及各種活動,擴建原有的復健的地方,拍攝有關物理治療的短視頻,也購買了很多新的治療儀器,來更好的服務患者。同時我也參與了規劃部門搬遷到新的地點和新的治療儀器的購買。”

“不過,很遺憾的是在醫院服務的這些日子,我深深地體會到物理治療師的無奈,更多的是患者大失所望的心情。由於醫院人手短缺,資源有限,時間緊湊,縱使物理治療師會盡量保持專業服務水平,醫患之間的互動通常相對較少,故此治療程序有時難免於人‘流水作業’的感覺。

自立門戶創業
這樣的環境讓我意識到身為一位合格及熱愛物理治療專業的我,必須作出一些行動,好讓物理治療專業可以有效的得到推廣,也讓需要的人士受惠。這樣想着,我和同伴們就決定創業自立門戶,於是,就有了Ease Physio。我們在2019年創立了Ease Physiotherapy。從開始的兩位物理治療師到現在的四位,我們服務過的患者也已經超過500名。我們的患者有來自各個地區省份的人,有些是慕名而來,也有些是通過之前的顧客介紹而來。這樣大大的加深了我們的信心,也讓我們更有動力去為大眾服務。縱使創業的初期經歷了疫情的衝擊,這兩年一路走來也感受到了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我們依然穩定並持續的抱着提供最好的服務,為砂拉越人民效力。”
撰文:劉福成
攝影:劉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