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他們一個未來
無疑的,在帶養特殊兒童的過程中,父母要有足夠多的愛,在面對養育孩子的各種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放棄。做到這點真的不容易,因為幾乎每個家長都會有崩潰的時刻,可以想象,那種心痛刻骨銘心。然而,無論是擦乾淚水回頭接着來,還是互相鼓勵開導着,總之不能放棄孩子。
這需要家長內心具備堅韌不拔的力量,具有愚公移山的決心,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得越來越好。他們付出艱辛、血淚、執着、至愛,還有在特殊兒童的養育路上不斷的探索和成就,也深深知道唯有本身的愛,才可以幫助孩子長大,幫助特殊兒童更快的適應社會。
父母付出血淚
可以發現,特殊兒童有很多與正常孩子不同的行為表現,肯定的,帶養一個特殊兒童長大需要付出比一般孩子家庭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和用心,若家長缺少足夠的耐心,將沒有能力應對孩子各種行為問題。
再來,家長沒有積極的心態,不相信自己的付出會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支持作用,也將無法建立正向的生活。
走進特殊兒世界
在本地華小特教班擔任老師的凌都娜,至今已有7年資歷,在每天的工作日都與特殊兒童相處一塊。他們有的是過動兒、自閉兒、唐氏寶寶、學習緩慢症等,老師間中的感受有快樂,有煎熬,也有執着。
尤其在不願說話、不受控制、溝通障礙、語言障礙、刻板行為面前,花一年時間換來一個笑容,花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換來對方的一聲招呼,這一現實雖很無奈,但受過特教師資培訓的凌都娜知道,這一切在特殊兒童的世界實屬正常。
也許付出沒有回報,也許付出滿腔的愛心,得到的卻是世界上最“無情”的冷漠回應,偶爾也有堅持不下的時候,肯定不是缺少愛心,是對於這樣一群孩子,更需要的是一顆無比堅強的心。
心痛未能堅持
時間長了,老師發現只有音樂響起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安靜下來,於是一起努力融入他們的音樂,一同哼音調、打節奏。起初的一兩次參與並不能讓孩子們對於老師有任何反應,但哪怕只是一個點頭、一絲微笑,也是特教班老師們努力的動力。
這些年,看到特殊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一些家長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帶大孩子,堅持理解孩子,堅持給孩子安全的成長環境,令人滿懷尊敬和感動,不過也有令人心痛和感慨的家庭,因為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沒有自我成長的決心,最終選擇放棄孩子。
不論家長也好,孩子也好,周圍人群和社會人士既要平等對待、尊重他們,也要考慮到他們的特殊性,予以特殊關懷和照顧,且只要父母自身具備素養,他們和孩子也會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在一項特殊兒童展才藝的活動上,特教班老師凌都娜帶領班上6位同學在活動上展現舞蹈才藝表演,所呈現的舞曲是由歌手鄧紫棋所演繹的《超能力》,藉着曲目意喻着特殊兒也有着屬於自己的超能力。
凌老師受訪時表示,參與這支舞曲表演的特殊兒童,其中有過動兒、唐氏寶寶、自閉兒、學習緩慢症,共花了一個月時間練習,包括舞蹈員的舞步、排位、換位,最終排除萬難在舞台上完成表演,贏得台下觀眾如雷掌聲。
記憶力棒棒
說到練習過程,可想而知,肯定比教導一般小孩跳舞來得艱難和高挑戰,畢竟面對特殊兒童,首先就得擁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再來,凌老師強調,導師的聲音一定要大聲,避免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所以教課時聲音要大聲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不過,凌老師認為,這班特殊兒童的記憶力超強,就算長時間沒有再排練,只要音樂響起,他們還會記得過去曾經練習過的舞曲,包括舞蹈排位依然記得,令老師非常驚訝。
從躲桌底到站上舞台
“這些學生里,過去有些會在上課時躲在桌底下不肯出來,時間久了,現在的他們卻能夠站在舞台上表演,他們甚至知道如何面對觀眾,整個人變得自信,看了好欣慰。”
“作為特教班老師,我們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和他們一起唱跳,成為他們的朋友,就算他們做錯了也要講道理,不可以一味責備或罵。”
她說,在學校除了要帶領他們,也要不斷給予鼓勵,提供多一些平台鼓勵他們參與,如平時在學校音樂節盡量讓他們上台發揮才華,日子久了他們也會習慣或喜歡上舞台。
“每次在課堂上,只要看到好笑或自己喜歡的影片,他們有些就會隨性哼唱,其中還有的喜歡特定的演唱組合歌曲,如韓團 Blackpink的歌。”
音樂響起 判若兩人
看這班特殊兒童平時上課靜靜的,但只要音樂響起,他們就自然融入音樂世界裡,老師也常常投其所好,讓他們感覺歡愉有趣味。
目前課室里缺乏鏡子,所以凌老師在班上教舞蹈時難以觀察站在後方的學生,她只好透過玻璃窗口的反射觀察,對自己學生的表現常常驚訝又感動。
據凌老師透露,其中一位特殊兒的媽媽非常感謝學校老師們的教誨,這位孩子已經上台表演多次了,平日內向但只要音樂響起,會自然扭動身子跳舞,投入其中,前後判若兩人。
凌老師希望透過各項才藝表演,提升特殊兒童們的信心,讓他們不會害怕與人接觸,在成長路上有才藝和歡樂相伴,畢竟他們在小學中學所經歷的,將會帶給他們人生深刻的體驗 。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