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還有錢買房嗎?

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還有錢買房嗎?

這年頭的收入,足以支撐日常生活開銷已經掩着小嘴偷笑了,還沒買房的你和我,還能買房嗎?

新冠疫情困擾全球的這兩年,在需求量高,且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萬物高漲,唯獨薪水不漲反降。老闆有老闆的苦,打工有打工的苦。

全球燃油費調漲,百貨運輸費用不得不尾隨在後,這一連串掀起的骨牌效應,直接影響了人民的衣食住行,所有開銷費用也水漲船高。

近來,政府宣告將最低薪金制從原先的1200令吉調漲至1500令吉,這是好消息嗎?這一調就是300令吉,好像挺多的。但是,足夠買房嗎?

朋友們最近聚會的話題免不了,若提了房子,手頭立刻不寬裕。因為每個月至少要準備個1000令吉支付房屋貸款,再扣除水電煤氣網絡費,一個人日常生活費,一個月賺2000令吉的人,夠用嗎?

馬來西亞跟其他國家不同,各州屬在土地寬闊的地方確實可以興建很多帶有土地的房子。但是,不難看見,一些屬於比較鄉鎮的地區,目前也有很多價格平民化的公寓逐漸冒起。

起因是,獨立式(近百萬令吉)、半獨立式(超過五十萬令吉)、排屋(將近五十萬令吉)設計的房子,價格已經是今非昔比,一般的打工族怎麼負擔得起?

或許有人會說,一個家庭,兩個夫妻,一起打拚買房子不是問題。好吧,充其量,兩夫妻一個月賺個五六千令吉(好像很多哦)。若是丁克家庭,沒有子嗣要照養,扣除房貸,水電煤氣網絡費,手機網絡通訊費,代步費,保險費等,其他必須費用,也只剩下個兩三千(好像很多)。

剩下的兩三千也只能吃吃喝喝,但只限於兩夫妻。如果,是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呢?保姆費五六百一個月,教育費再來個五六百,還能剩下多少錢做其他開銷呢?
那不買房好了,該住在哪裡呢?

繼續在老父母家和睦相處地獃著,不買房,給家用好了,應該可以省一點。但是,會不會被人說三道四,這把年紀,買房的能力都沒有,還在家裡啃老……

做人,太難了!要買房嗎?我還是再想想好了。

《楓雨瀟瀟佑一年>圖/文︰余梅鳳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