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疫情時期拓新路 拼一手業餘訂單

疫情時期拓新路 拼一手業餘訂單

有句話說“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了人世間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準備很充分,很用心的去做一件事情,結果卻沒有成功,相反,有時不經意、不刻意地去做一件事情,反而成功了。其實這也不就揭示了人生無常的道理,“得失隨緣,成事在天”。

好比疫情,起起落落,以為受控制了,隨即又轉入紅區,讓人不勝唏噓。既然無法改變現狀,不如轉個念,危機或許就是轉機,哪怕只是一個小小機會,只要邁步跨過去,許能開出燦爛的花朵。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相同的,也沒有白吃的苦,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的基石與鋪墊。

從工程師延伸成了業餘糕點師,從民宿管理變成腌制控,在這次疫情中,她們都努力不放棄,不斷嘗試又不斷失敗,才在短短几個月里,有了一點成績,而這些成績對部份人而言或許微不足道,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最亮眼的起步!

●燕婷:一步一腳印

燕婷是個工程師,雖然平時就愛烘焙,但一直以來也是只偶爾分享給朋友同事吃。平日里都在上班的她,晚上有空才做些蛋糕來犒勞自己。然而,就在我國實行限制令期間,在家辦公的燕婷開始將多出來的時間,認真的揣摩烘焙食譜,好好地增進自己的手藝。

一開始,燕婷只在朋友圈裡兜售自家糕點,後來漸漸上手了,就在臉書設立網頁,將業務擴張更全面。雖然客源依舊還是以身邊友人和親朋好友為主,但燕婷卻沒因此而心灰意冷,畢竟這副業,她只是當個興趣業餘來經營,賣價也不高,所以還是挺謝謝朋友們的支持和賞臉,讓她可以帶着滿腔熱情和信心,繼續走下去。

一個朝九晚五的技術達人工程師,回家轉身一變,就成了心靈手巧的蛋糕製作者,燕婷憑着自己的實力,證明工作和興趣是可以同步的。而她的烘焙知識都是網上自學,平時想吃什麼口味的蛋糕,就上網找食譜,然後自己慢慢調試。“烘焙就是一條不歸路啊!除了烘焙材料,模具也是買不完的。”一旦愛上之後,就很難走得出來了。

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接單時,特別緊張,一直怕做不好,也怕會不符合顧客的口味。甚至所有的食材她都會準備多一份,以防不小心出錯,還可以即時補救,或是重新做多一個。雖然經過這幾個月的磨練,做起蛋糕來也比較上手了,但還是會特別小心謹慎,畢竟對她而言,意外的出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別以為一粒蛋糕看似很簡單,真正下手做才知道多麼耗時”。燕婷表示,單是最簡單的戚風蛋糕也要花兩個小時半的時間來完成,從買食材,稱份量,製作材料,烤制,洗刷,脫模,包裝等等,這些流程還只是製作一粒沒有任何裝飾的戚風蛋糕罷了。加上燕婷只有家用烤箱,所以一般都只能一粒一粒的烤,除非蛋糕尺寸比較小,能集中烘烤,要不訂單一多,耗時就越多。

“我現在的訂單只能接自己做過的蛋糕,顧客也只能從這些樣式里挑出合意的,不是所有的蛋糕我都能做。”因此沒試過的,或者不夠時間以及買不到材料的,燕婷都不會接單,免得達不到顧客的預期,還把自己的招牌給拆了,得不償失。不過,只要有時間,燕婷就會不斷鑽研新食譜,她也表示不是照着網上的食譜來做就一定會令人滿意,自己還需要做多幾次,重複拿捏材料的多寡,才成行。

雖然目前生意也算漸上軌道,但燕婷也不敢規劃得太遠,畢竟自認是業餘的她,給顧客的選擇也不多,所以也不敢冒冒然放上專業平台售賣,或是賣給陌生人。尤其現在網絡鍵盤手太多也太恐怖了,任何一點差錯就會被罵慘。燕婷寧可當個業餘的,至少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即便朋友看到她的蛋糕而來求問食譜,她也是十分樂意分享。

● 穎穎:食過翻尋味

173公分高的她,體重也不遑多讓,一現身就是焦點所在,用高大威武來形容一個女生似乎不怎麼禮貌,但眼前的她卻在筆者初見時,自己先調侃着說“是不是有點驚訝﹖怎麼看我都像是代表國家去參加女子摔跤的,卻站在最前線服務客人,還做起姑娘家‘李子柒’的腌制活,很不搭有沒有﹖”。開朗的聲線搭配幽默自嘲的介紹,穎穎成功的打破一般人對外表第一眼所下的結論,千萬不要以貌取人。

對近期爆紅的大陸劇《三十而已》,女人要活的瀟洒有自信,穎穎早已站在四十關口回首十年前的自己了。當年她也是不多不少,就在快邁入三十三這年頭,與幾位合伙人膽粗粗的結伴開了一間民宿,同時也經營了本土咖啡飲食坊,店鋪就在民宿的底層,穎穎主要接待前來入住的賓客,除了讓旅者有舒適的落腳處,也提供本地菜肴和飲料,讓旅者能全心投入在這趟旅程里。

一場疫情,從年頭到現在,扎紮實實的讓穎穎的民宿陷入了財務危機里,面臨班機的減量,旅客進入砂州嚴格的把關,沒有入住者意味沒有收入,這還不是最燃眉之急,而是每個月接到店主捎來的信息“請準時還租金”,還有員工的工資、水電單費和基本開銷費用,讓穎穎與其他股東簡直處在水深火熱中,不知熬過了這個月,下個月又該怎麼辦。

某天,穎穎收到一則來自新加坡顧客的信息,大意是說,感謝之前入住時受到她們家貼心的照顧,然後不知怎麼聊的,就聊到當初在櫃檯辦入住時,穎穎會為顧客提供自家腌制的酸柑海鹽水,而對方喝了一直念念不忘,回國後怎麼做都不是那個味,於是問穎穎有沒有好買,自己願意訂購,托穎穎空運過去。“有時候機緣就這麼一回事,總不能零收入等到疫情好轉吧﹖既然有人懂得欣賞我釀的酸柑汁,我就試看做了後賣出去了。一開始我也不敢做多,除了這個新加坡訂購的十罐之外,我也多做了十餘來罐,就在自己的面子書上順便問問看有沒有人要買,沒想到身邊朋友有喝過的,都跟我買,就這樣莫名其妙沒客戶上門的日子,我卻做成了另一種買賣。”

除此之外,穎穎也是腌制韓國泡菜的高手。採訪這天,她也帶來了一些泡菜讓筆者嘗嘗,真的沒讓人失望,說真的還比超市進口的正宗泡菜更合我口味。原來外表魁梧的她內心卻住着一位開朗豪邁又不失心思細膩的公主魂,任何的腌製品落到她手中,都會發酵的猶如春天裡開的牡丹,嘗了後讓人慾罷不能,就像她的泡菜和酸柑汁一樣,食過翻尋味。

報道︰薇恩
圖片取自受訪者

Check Also

我們與經濟的距離(五)老木生機延續物命

在永續建築中,木材是極受推薦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