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癌症最常見於老年人,但某些類型的癌症更容易在年輕群體中發生,尤其是睾丸癌,青年男性的發病率極高,它的平均診斷年齡僅為33歲。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DJ Jacob賈軻博天邀請到了腫瘤及癌症放射治療科專科醫生邢福友醫生來和大家分享睾丸癌的醫療詳情。

本期醫生簡介
邢福友醫生
▋博特拉大學科學士(醫藥學)
▋馬大化療及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腫瘤科)
▋古晉中央醫院腫瘤及癌症放射治療科專科醫生
▋金寶林私人醫院及諾瑪醫療專家中心客座癌症專科醫生
▋古晉中央醫院擔任臨床試驗領域的首席研究員和顧問
▋砂拉越癌症手冊合著
1)什麼是睾丸癌?
睾丸癌是當睾丸里的異常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而產生的。睾丸癌可以分成兩種,生殖細胞腫瘤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其中以生殖細胞腫瘤最常見。睾丸癌多發生在年輕的一族,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里最常見的癌症。
2)睾丸癌初期會看到哪一些癥狀?
睾丸癌有分成早期和後期。最常見的早期癥狀是睾丸逐漸無痛性的增大,並有一點沉重感,睾丸會變堅硬。一般上因為無痛性增大,很多男性因有工作而不理會癥狀,所以,往往病人來找醫生治療時都是在後期有轉移的癥狀時。癌症擴散到肺部就會出現呼吸困難,轉移到骨頭就會骨頭疼痛,這些都是後期的癥狀。

3)青少年患者都會面臨該去哪裡就診的難題?能不能分享就醫的詳情?
亞洲人都比較內向,尤其是牽涉到生殖器官,不到最嚴重的那一刻都不會去尋找醫生檢查。如果是有以上所說的癥狀,發現自己的睾丸腫脹,可以去找熟悉的家庭醫生談一談。因為睾丸腫脹不單是睾丸癌,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睾丸發炎、睾丸扭轉,或是陰囊受細菌感染。這些問題看家庭醫生開抗生素或見外科醫生把睾丸扭轉治好,問題都可以很容易解決。
但必須要緊記,如果睾丸情況沒有好轉,就必須要做進一步檢查,一定要見泌尿外科醫生做超音波或抽血來檢查腫瘤標誌物,來確定是否患睾丸癌。
4)睾丸癌首選治療方法有那些?
睾丸癌與其他癌症一樣,第一就是要切除有癌的睾丸,切除後多數需要進行化療或電療。睾丸癌和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就算睾丸癌有轉移的現象,在有效的化療是有幾率完全把病情撤除,成功率是很高。所以,睾丸癌比起其他癌症,用的藥物量會比較重。睾丸癌病人在還沒做化療前可以和醫生了解,因為藥物比較重,會影響精子的數量。
由於睾丸癌比較多影響年輕的一族,年輕人都會希望以後有孩子,化療後精子數量可能會暫時或永久性減少。所以,這些男性可以和醫生討論,考慮把精子儲存在精子庫中,就算以後化療結束後也可以組建家庭。

5)睾丸癌會不會影響生殖能力?
其中一個睾丸切除後,剩下的另一個睾丸基本上都還可以維持男性的特徵,比如毛髮、聲音。但由於有進行化療後會影響降低精子量。所以在還沒有化療前,緊記一定要和醫生討論,可以的話,建議把精子儲存在精子庫中,至少以後可以組建家庭。
6)睾丸癌術後護理有哪些?
手術後,患者需要把傷口護理好,傷口痊癒後通常要見腫瘤科醫生做一些化療。化療後必須定期複診,至少一個月做一次自我身體檢查。當一個患者其中一粒睾丸患有癌症後,另一粒睾丸患癌的幾率是比一般人高,所以必須自我檢查。
7)如何進行自我檢查?
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把陰囊和睾丸放在手掌上,然後輕輕的撫摸睾丸在手掌上滾動,檢測睾丸表面有沒有出現小硬塊、還是形狀變得不均勻,睾丸的性質變硬。如果發現類似問題,就必須見家庭醫生來做下一步檢查。
8)患上睾丸癌的患者在面對手術化療的同時也會出現情緒問題,有什麼建議改善嗎?
通常睾丸病患者會有情緒問題是因為不了解。有些年輕人認為把其中一粒睾丸切除後就會失去性能力,或會導致生育力低,有自卑感。所以,大多數患者見了醫生,聽了醫生的解釋,一般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也有一些病人認為醫生沒患過癌症,說的容易,認為醫生不能感同身受,同病相憐。遇上這類病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曾經患過睾丸癌的病患給他們輔導,這樣會比較有說服力。
在古晉有一個慈善機構,召集很多以前有患過癌症的病人在一起組織癌症宣傳和意識的協會(SCAN)讓那些剛患有癌症的人有任何情緒問題或不明白,他們會給予一些輔導。所以有需要他們的輔導也不妨聯絡他們。
後話:
男性如果發現睾丸有腫脹或有其他問題,一定要儘早就醫。病從淺中醫,提早就醫成功率就會更高。不要拖等睾丸癌自己痊癒,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拖到嚴重時才尋求就醫,情況就會很複雜。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