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石隆門中公 “知識走廊約定你”

石隆門中公 “知識走廊約定你”

校園不應僅擁有美麗的外衣,更應具豐富的內在。石隆門中華公學的師資團隊發揮“工匠精神”,在綠色校園裡融入了知識、文化底蘊,達到環境育人、文化育人。

下課時,學生們喜歡聚集在知識走廊這裡。

知識走廊
石隆門中公校長蔡常青受訪時說,為了讓閱讀在校園蔚然成風,校方在辦公室外精心打造了一條長長的知識走廊,讓小學生每天置身在知識海洋里。

這裡有傳統遊戲、拼圖、字卡等等。

在這裡,每個階梯踏足處皆有多彩的語文單字,學生們每天拾梯而上,時間久了,輕鬆記牢生字。

登上位於二樓的知識走廊,多個角落整齊排放着故事書、漫畫,讓孩子自由翻閱。仔細觀察,還有一些教育性質的遊戲、傳統遊戲、拼圖、字卡。除了語文知識,也有科學、數學知識。

石隆門中公校長蔡常青希望給學生們一個閱讀、玩樂的空間,因此開闢知識走廊。

知識走廊人氣高
校長說,每當下課休息時間,這裡的長廊可謂排滿人龍,好不熱鬧。

“我們時常鼓勵學生上來這裡,不論休息時間,早上上課前及放學等車時都有人潮,還會聽見學生們大大聲的朗讀故事書,甚至彼此約定好時間,明天幾點要來這裡一起玩。”

小朋友成群結伴的在知識走廊一起閱讀,玩樂。
課餘時間,小朋友專心致志的投入書海中。

看到這樣的情景,蔡校長開心觸動,“我們就是希望給孩子這樣的一個閱讀、玩樂空間,校園每個角落都是有趣、美麗的風景線,這樣一來,學生們愛上校園,有歸屬感,學習動力自然產生了。”

這裡也有一座“不打烊圖書館”,校長說,該校圖書館平日上課時間都開放給學生們,沒有上鎖,就是希望他們常到圖書館。

校長、老師們的這些用心良苦,相信一定會激發著學生積極進取,而知識走廊、知識園地,也會達到一種潛在的、無聲的育人效果。

以舊課本的封皮黏貼在紙箱上而製成的座椅。

環保小座椅吸睛
學生們可隨意坐在小座椅上,與同伴們一起閱讀、遊玩。這些小座椅看起來很不一般,在旁的蔡校長解釋,這是以舊課本的封皮裁剪、黏貼在紙箱上而製成的座椅。

另一角擺放的座椅,也強烈展現獨樹一幟。趨前一看,原來是以廢棄輪胎改裝而成,在輪胎的懸空位置加了可愛卡通的椅墊,頓時煥然一新。

以廢棄輪胎改裝而成的可愛椅墊。

從走廊一端到盡頭那裡,就是借貸課本室,這一條“知識街”成功營造出內容豐富的特色。

學生人數逐年少
談及目前所面對的挑戰,他認為,石隆門中公的學生人數逐年遞減是需要克服的挑戰,最近5年,該校學生人數從353人減至316人。

“過去的學生人數達500多人,後來逐漸減少至目前的300多人,相信這是因為華裔人口減少或人口外遷所致。”

目前每班學生人數有20多人,課室充足,如今也落實興建多用途活動中心,一旦落成將可提供更寬敞空間及新穎設備,而每個班級也將採用電子教學。

學前教育班設備完善,環境舒適。
小朋友養成餐後刷牙的好習慣。
“吃得健康,快高長大!”

學前教育設備優
他說,該校自2015年開辦學前教育班,目前該班共有25名幼兒,明年將開辦兩班,希望透過學前教育班可增加及穩定學生來源。

“我們常笑言,我校的學前教育班是公寓,因為設備完善,有冷氣設備,有客廳、廚房、廁所。”

他透露,未來也將增設更多課外活動項目,讓石隆門中公的教學更多元化。

“在禮堂落實後,我們計劃開辦羽球班,希望可以帶動地區上的羽壇發展,目前所備有的課外活動項目有二十四節令鼓、銅樂隊、舞蹈等。”

爭取擴充校地
此外,該校面對校地空間飽和問題。“目前校地佔了一英畝,在建設多用途活動中心後,校地已達飽和,所以向州政府爭取校地。”他表示,該校擁有兩棟三層樓課室、電腦室、科學室、會議室、辦公室,以及臨時性的食堂,但缺乏牙科室。
蔡校長也強調,老師們都是充滿活力、愛心的一群,他們不採用體罰,而是不斷給予鼓勵,賞識學生。

蔡常青是一位有朝氣活力的年輕校長,總是輕易地和學生打成一片。

“寓教於樂,樂中求學,學中益智”,相信這正是這位年輕有魄力的校長,以及他的團隊所秉持的教學模式,石隆門中公因而熠熠生輝,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快樂園地。

報導: 楊麗華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