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TeaFM DJ / 積極向善

積極向善

出社會工作不久,因母親的一句話,讓我更懂得以同理心去關懷身邊的人,她說,若妳真的有心幫助人,可以先從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開始。原本打算參與兒童助養計劃的我,最後選擇從沒辦法給孩子三餐溫飽的表哥家開始,表哥一家住在我家隔壁,靠打散工養家,孩子都沒有吃早餐的習慣,身體瘦小,於是我每個星期會買一些麵包或乾糧給孩子當早餐,直到一年後他們搬遷了,而我也停止對小朋友的物資援助。接下來的好些年,我也沒去積極行善,只是偶爾捐一些善款,以為捐錢就是幫人,但幫得好空虛,很沒感情,我發現這樣的行善方式是很難長期維持下去,因為動力不在,愛不在。

直到2015年到電台工作,接觸了許多善心人士,看他們在做分享時,無論是神情或笑容,都讓我感覺到他們對生活的滿足,他們就像太陽一樣,照暖了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從這些善心人士身上,我學到了原來向善,可以帶來無價的快樂及正面態度。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87歲的古晉社會名人拿汀阿瑪黃彭玉蓮,她為腦性麻痹兒辦了一場溫馨感人的音樂晚會,成功籌得十萬令吉善款,在音樂會上,我們近距離接觸腦性麻痹兒,帶着滿滿的愛與祝福,讓我們認識與了解天使兒的需要及如何給予他們父母幫助與關懷。

我問拿汀阿瑪,您年紀那麼大了,還需要那麼辛苦嗎?她老人家豁達地說:“夕陽西下,火車快到站,不趁現在做,就沒機會了。”此話一出,我的眼淚不禁流下,我非常地慚愧,因為很多時候我會說下次再去或是有機會再幫忙,缺乏了行動力,一位本來可以在家含飴弄孫,周遊列國的拿汀阿瑪都不敢怠慢,身為年輕人的我,還在等什麼呢?

因一次的專訪,與拿汀阿瑪結下善緣,她的積極向善成為了我學習的榜樣,我體會到行善不只在金錢的幫助,身體力行積極推動,更是社會所需。行善也可以是我們一顆真誠的心,溫暖的雙手給予弱勢群體慰問與鼓勵,甚至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社會還有一群很暖心的人,與他們一起積極面對。

《生活TEA Talk》曉燕(Tea FM 新聞主播/周末主持人)
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teafmyann/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