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是看電影,看到入迷,看得跟着哭,跟着笑。最後燈光再度亮起,你於是想起,發生的一切只是電影,只是一連串的作戲”——亞拉阿斯萬尼《亞庫班公寓》
文字:那書房
《亞庫班公寓》這本書很有電影感,那書房閱讀它時,感覺自己是在觀賞一部有畫面,有音效的電影一樣,翻到最後一頁,看完它時心頭泛起那種‘啊,這就是人生’的枉然和惆悵感覺。
故事中的亞庫班公寓閣樓上有50間的加蓋間,分別有50個住戶,有些人在那裡組織家庭,有些人在小小的空間開店做生意,50戶人家,每一戶人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就是埃及社會的寫照。翻過一個章節,就換一個場景,進入另一個家庭,看另一個故事,這就好像許多的短篇小說結合成集那樣,不同的是,作者以巧妙的方式,讓不同的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相扣與交織。如此,當作者在說一個家的事情時,他其實也在說另一個家庭的事,說鄰裡間的關係與秘密,說家族的歷史,說社會的文化和問題。每一個家庭都在上演一個社會課題,搭哈因為家庭背景而當不了警察;蒲莎娜為了保住工作而忍受僱主的性騷擾;沒落貴族沉溺於女色;阿巴哈隆為讓弟弟擁有店面,而不惜手段背叛主人;報社總編輯哈提姆自小在忽略型的家庭中長大,童年時男保姆對哈提姆的性侵扭曲了哈提姆的情感認知……一道窗戶一個故事,看似無關,卻又綁在一起。
這就是埃及嗎?那書房對於埃及的認識一直停留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如果不是這本書,那書房大概從來也不會想要主動去了解和認識這個國家。讀完這本書的那一晚,西馬同行發來信息,千字文里寫的是與我國政治事件相關的評論。看着那評論,那書房深感有些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些國家的人民在經受着政治的暴亂與戰爭的摧殘,無辜的平民失去家園、親人和生命,每天過着飢餓恐懼的日子,他們多盼望自己和家人不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而身在和平之中的我們呢?我們沒有戰爭和暴亂,我們可以好好地,安全地坐在自家沙發上滑手機,太和平以至於我們會自找麻煩,製造事端與紛爭,去挑剔批評別人。同行字字句句在指責政治家的無能,問我看完有何意見,我回他:“我國沒有天災沒有戰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那晚臨睡前,我想着《亞庫班公寓》,想着右手邊牆壁的後面的鄰居,他在做什麼?他們家有什麼樣的故事,他隔壁的鄰居又是誰呢?是怎麼樣的家庭呢?我們這個區也和‘亞庫班公寓’一樣是個小劇場吧!在上演不同風味的如戲的人生。我祝福這個小區,願大家無敵意無危險,願大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