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糖尿病 早發現 巧預防

糖尿病 早發現 巧預防

糖尿病是常見的都市病,是全球殺手,也是導致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1世紀中,更是全球健康突髮狀況事件發生增長率最快中佔有一席之地,每五秒就有一宗糖尿病死亡病例。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每10人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而在2021年,全球就有670萬糖尿病死亡病例。
糖尿病患者人數近年正迅速攀升。在2021年,全球有5.37億成人(年齡介於20至79歲)是糖尿病患者,人數估計會在2030年躍升至6.43億甚至到2045年時,病患者人數將高達7.83億!

糖尿病可以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

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美里醫院內科醫生陳潔恩在線上分享糖尿病醒覺和迷思講座時表示,在大馬方面,新數據顯示,在2015年,糖尿病患病率為13.4%。到了2019年,患病率攀升至18.3%。
“年齡介於18歲或以上者,每5人中(390萬人民),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由於糖尿病沒有明顯病症,患者未及時察覺,因此有49%“糖人”是從未進行過該疾病的檢測或診斷。”
根據2019年大馬國民健康和發病率調查(NHMS)資源顯示,18歲以上種族成年人的總體糖尿病患病率來看,華裔族群名列三甲,佔15.1%。榜首為印裔人士,31.4%、馬來族群21.6%、砂土著12.2%、沙土著11.1%、以及其他種族8.7%。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正常的血糖水平來說,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少於5.7%、空腹血糖少於6.1%、糖耐量測試少於7.8%。
糖尿病前期: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介於5.7至6.3%、空腹血糖介於6.1至6.9%、糖耐量測試介於7.8至11.0%。
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HbA1c)超過6.3%、空腹血糖超過7.0%、糖耐量測試超過11.1%。

血糖濃度高

陳潔恩醫生表示,人體吃進去的部分食物被分解成糖(或葡萄糖)並釋放到血液中。當你的血糖升高時,它會向你的胰腺發出釋放胰島素的信號。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讓血糖進入你身體的細胞,提供熱量。當人體內的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形成糖尿病。
她說,糖尿病類型包括了1型糖尿病:胰腺不能產生胰島素、2型糖尿病:細胞無法對胰島素做出正確反應(胰島素抵抗),隨着時間的推移,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滿足需求。
常見的糖尿病癥狀包括了尿頻、過度口渴、飢餓感增加、不明原因減重、疲累、缺乏興趣和專註力、手部或腳部麻木、視線模糊、頻繁感染、傷口癒合緩慢。
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如家族性疾病遺傳、肥胖-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3公斤/m2、體力活動不足、高血壓、高膽固醇、妊娠糖尿病、年齡增長(超過40歲患病機率更高)、胰島素分泌受損。

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健康飲食、超重/肥胖者在6個月內從初始體重減輕超過7至10%、一個星期進行超過150分鐘中等至強度的體力活動、中等體力活動包括了騎單車、打羽毛球、園藝工作、競走等;強度活動如跳繩、跑步、游泳、打壁球等。
她也列出控制糖尿病的方法,即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節制、體重管理、進行體力活動;通過藥物輔助:根據醫生建議適用藥物、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以及監督血糖水平。
對於血壓和血脂水平,她說甘油三脂濃度須少於1.7mmol/L;血脂方面,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男性須高於1.0mmol/L、女性須高於1.2mmol/L。
至於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須少於2.6mmol/L#;而血壓要介於130至139/70-79mmHG。
糖尿病出現的併發症造成身體各個部位受損風險包括了:
腦部:腦血管疾病
牙齒:蛀牙和牙齦炎(早期牙齦疾病)、牙周炎
神經:感覺運動性多發性神經病自主神經損傷
眼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白內障、青光眼
心臟:冠狀動脈疾病
腎臟: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引起的腎病)

人體吃進去的部分食物被分解成糖(或葡萄糖)充當身體熱量。

糖尿病5大迷思:

1)如果是肥胖者,自動會演變成2型糖尿病嗎?
解答:不完全正確,肥胖是風險因素,但其它因素也會發揮作用以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無論如何,也有2型糖尿病患者是處於正常體重或適度超重。

2)糖尿病是否是嚴重疾病?
解答:是,如果不及時治療,糖尿病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糖尿病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機會,並且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3)糖尿病患者是否會比其他人更容易生病?
解答:某些程度上,是的。這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會削弱免疫系統。任何疾病都可能使糖尿病更難控制。他們更有可能因感染而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4)糖尿病藥物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解答:事實上,高血糖對腎臟和身體許多器官有害。糖尿病患者需要藥物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5)不得不服用胰島素意味着我的糖尿病正在惡化?
解答:取決於某些情況。一型糖尿病病患者從一開始就需要胰島素,因為胰腺不能產生胰島素。對於二型糖尿病病患者:由於多年來胰腺功能衰竭,單靠口服藥物可能不夠好。胰島素可作為現有藥物的補充劑。在某些情況下,可提前引入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超過 10%、高糖癥狀嚴重、體重明顯減輕、住院時短期使用(急性病,手術)。

內科醫生陳潔恩線上分享糖尿病醒覺和迷思講座會。

撰文:詹亨星

Check Also

可怕的心絲蟲 犬只隱形殺手

心絲蟲病,遠比想象的恐怖。只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