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好用
止血良藥
有一種灌木植物,整株葉片古銅綠色或淺紅色,分外奪目,常有不規則的紅色或紫色斑塊,它就是紅桑。
紅桑是大戟科、鐵莧菜屬灌木,高可達4米,其葉片是特徵之一,除了紅彤彤色彩,可發現它的葉片有不規則的紅紫色斑塊,且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展平後三角狀卵形或卵形,邊緣掌狀淺裂或全緣,小花成團。紅桑植株屬於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異序,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苞腋具雄花排成團傘花序。腋生穗狀花序,花淡紫色。
紅桑是賞葉植物,可做為庭園植物栽培,宜群植於庭院、草坪、綠地中。紅桑害怕寒冷的天氣,若生長環境到達14度以下,葉片就開始脫落,反之強烈陽光下它一點也不懼怕,反而葉子色彩更加鮮艷。
食療價值
紅桑營養豐富,增強體質,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
藥用價值
根據中醫碩士楊素雄介紹,紅桑是好看又好用的止血良藥,也具清熱消腫及利尿功效。藥用部位是葉或全草,每用量15至30克。
他說,紅桑味苦,辛,性平,可清熱消腫、利尿、止血,一般被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痢疾、淋病、皮膚病、高血壓、吐血、子宮出血;外用用於癰瘡腫毒、刀創傷、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紅桑的雌性花序。





紅桑的小檔案:
學名:Acalypha wilkesiana Muell. Arg.
別名:紅綠葉,紅莧,鐵莧菜,紅葉鐵莧
科屬:大戟科鐵莧菜屬
性能:味苦,辛,性平。
功能:清熱消腫,利尿,止血。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痢疾,淋病,皮膚病,高血壓,吐血,子宮出血,外用癰瘡腫毒,刀創傷,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紅桑的草藥小秘方:
- 風濕性關節炎:紅桑全草15克,松節9克,三對節12克,桑枝20克,水煎服。
- 痢疾,淋病:紅桑葉15克,車前草20克,馬齒莧20克,水煎服。
- 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紅桑鮮葉,駁骨丹各適量,白米酒少許,共搗爛,外敷患處
紅桑的形態特徵:
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異序,雄花序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苞腋具雄花,排成團傘花序;雌花序苞片闊卵形,具粗齒,苞腋具雌花;花梗無;雄花:花萼裂片4枚,長卵形,雄蕊8枚;花梗長約1毫米;雌花:萼片3-4枚,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具緣毛;子房密生毛,花柱3,撕裂9-15條。蒴果具3個分果爿,疏生具基的長毛;種子球形。
血莧
另一種植物血莧,乍看下像是相似植物,因葉色也是紅彤彤般艷麗,惟兩者其實屬於不同科屬的植物。紅桑為大戟科,血莧為莧科植物。惟兩者皆有止血功效,且皆為高“顏值”的觀賞性植物。
血莧全株紫紅色,葉片綠色光亮,葉脈呈黃色或紅色,葉色艷麗,十分耐看,適宜作為盆栽、吊盆和花壇配置,為栽賞葉植物。
血莧花瓣上布有絨毛,所以看起來毛茸茸的,且因其花瓣的艷麗紅色,而被命名為血莧。多年生草本,可高1至2米;莖粗壯,常帶紅色,有分枝,初有柔毛,後除節部外幾無毛,具縱棱及溝。葉片屬於寬卵形至近圓形,全緣,兩面有貼生毛,紫紅色。
藥用價值:
中醫碩士楊素雄說,血莧全草皆可藥用,用量是每用9至15克;外用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血莧味甘,微苦,性涼,可清熱解毒,調經止血,涼血消腫。一般被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白帶、月經不調、血崩,也因具止血作用,而被用於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外用創傷出血,而腸炎、菌痢、皮膚癢、癰腫,也適宜使用血莧入葯。
血莧的小檔案:





學名:Iresine herbstii Hook. f.
別名:紅木耳,紅葉莧,紅羊莧,圓葉莧,止血莧,一口紅,紅靛
科屬:莧科血莧屬
性能: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清熱解毒,調經止血,涼血消腫。
主治:腸炎,菌痢,痛經,白帶,月經不調,血崩,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外用創傷出血,皮膚癢,癰腫。
血莧的草藥小秘方:
- 咯血:鮮血莧葉,三椏苦,臭梧桐,蚌花各15克,水煎服;或鮮血莧45至60克,加豬半赤半白肉燉服。
- 吐血,衄血:鮮紅莧30克,水煎,加少許紅糖調服。
- 痢疾:鮮紅莧葉30克,搗爛取汁,調紅糖服。或血莧30克,人莧24克水煎服。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血莧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至2米;莖粗壯,常帶紅色,有分枝,初有柔毛,後除節部外幾無毛,具縱棱及溝。葉片寬卵形至近圓形,頂端凹缺或2淺裂,基部近截形,全緣,兩面有貼生毛,紫紅色,具淡色中脈及5-6對弧狀側脈,如為綠色或淡綠色,則有黃色葉脈;葉柄有貼生毛或近無毛。雌雄異株,花成頂生及腋生圓錐花序,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初有柔毛,後幾無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綠白色或黃白色,宿存,無毛,無脈;花微小,有極短花梗;雌花:花被片矩圓形,綠白色或黃白色,外面基部疏生白色柔毛;不育雄蕊微小;子房球形,側扁,花柱極短。雄花及果實未見。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