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多次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結合親友試吃的意見來整調味道,李煥忠成功推出皮薄餡多,純屬於砂拉越口味的西式餡餅——派(PIE),也得到外國人的讚賞。
他所製作的派講究真材實料,非常注重於材料的品質,所使用的都是新鮮肉類,絕不使用冷藏肉類,甚至部分香料(草本植物)都是自家種植,如迷迭香、百里香,部分香料則是從新西蘭或澳大利亞進口。
他介紹說,屬於純本地風味的派除了皮薄餡多,最重要的是其主要調料“胡椒粉”是直接跟甘榜居民購買,都是甘榜居民自家種植和製作,非常純正的胡椒粉。
外國的派,一般都是皮厚且口味有點像本地的麵包,無論是煮法或用料都與本地的不一樣。
現年29歲,喜愛烹飪的他在科廷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修讀機械工程系的第二年,就在校園為學生提供的營業攤位開始了賣派的事業。


從最初的純手工揉面到如今機械化運作,他在這7年的時間裡秉持着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堅持一步一腳印穩定向前邁進,一直到今天他除了在購物廣場設有一個銷售攤位,主要還是做批發,供應給咖啡廳等。
他最終的目標是把“砂拉越派”發展成為一個品牌推廣到國外。
他在錄製介紹影片時說了這樣的一段話:“誰說興趣不能當飯吃,敢敢做自己喜歡的,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有份熱愛,你可以做到的,你不需要任何鼓勵因為那就是你興趣的。”
他表示,剛開始是用手工揉麵糰,後來添購第一台小型混合器,之後再購入一台中型,到現在已擁有一台大型混合器。烤箱也是一樣。從沒有到有一步一步的做起來,讓他很有成就感。

他說,開始創業時他也參加各種展覽活動,促銷自己的派,雖然當時在一個展覽活動中只賣了逾30粒派,但他並不氣餒,仍堅持前進。
李煥忠強調,他最大的鼓勵和動力是來自婆婆,自己也謹記着婆婆曾說過的一句客家話,那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也是這一句話激勵着他繼續前進。
他重申,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開心,也一直會有推動力。
“如果你有想法,不要害怕去嘗試,如果你沒有失敗過,你就不會有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
他所製作的派有幾種口味,包括口感層次分明的雞肉粒派、雞肉絲派、羊肉派等,除了批發,也接受預購,派對餐飲,訂做水果塔和意大利餐等。
李煥忠於2019年獲得了蜆殼公司鼓勵有意創業者或初創業者的獎金(Shell Live WIRE)1萬令吉和砂子民經濟金會(TEGAS)5000令吉,總共1萬5000令吉的創業基金。


派
數千年以前,人類開始嘗試在烘烤過的餅皮中夾入餡料食用,這正是派的前身——餡餅。
隨着文化傳遞,餡餅也在各個國家流傳開來且有着不同的變化,像是希臘肉餅、印度的咖哩餃、美國的肉餅卷等等。
餡餅(英語:pie),常音譯為“派”或“批”,是一種烤焗食品,由餅皮包着餡料;餡料可以是各類型的食品,例如肉類、蔬菜、水果及蛋醬等,主要按餡料分為咸餡餅和甜餡餅兩大類。
派的餡料填充方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把派皮鋪在烤盤上,接着倒入餡料;第二類是先將餡料倒入盤中,再鋪上派皮;第三類是餡料完整的包覆在派皮里。

撰寫/整理:賴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