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線上課花樣百出

線上課花樣百出

一年了,新冠肺炎疫情讓網絡課堂、在線學習成為全國教師和孩子們的新常態。線上教學對慣上實體課的老師充滿考驗,但只要用心克服線上教學的障礙,線上授課也可以花樣百出,生動有趣,一些學生會因此更喜歡互動,教學風格明顯的教師在線上也更受歡迎。

紙風車學社創辦人邱旖旎老師說,該學社從去年3月開始線上課堂,從步步為營到今天勝券在握,並設計出一系列多元不死板,體驗操作多的學習課程。

她指,之前實體課教學,常帶領孩子們在校園環境里採集教學自然素材,然後到課室里製作,因為校園裡充滿着自然植物和資源如石頭,但把課室搬到線上後就無法以這種方式上課,因為孩子在自家裡,所以學社提供材料包以解決這問題。

紙風車學社老師、家長和學生們完成製作3千200個防護面罩後,捐贈給醫護人員。

邱老師也憶起當時接近2020年尾了,學社隨即開展一個話題,那就是師生們紛紛想念學校,而學校里花草會凋謝,那要如何處理這些自然植物,讓它可以長久的保存,作為紀念?於是老師們在材料包里放入經壓制的乾花草,讓孩子們在家製作乾花手工,然後粘在石頭上,而這石塊也是在學社範圍撿拾的,於是學生們學習了如何保存花草,並作為紀念品攜帶在身。

專屬日曆

另一個例子是,老師帶領孩子們在年關將近時展望新年。有關活動是製作自己專屬的日曆,讓孩子對數理有概念,那就是一年裡有12個月份,每個月份里的天數都不同,讓他們有更清楚概念,然後動手做,認識數數,還有對數字的掌握,並標註12個月份的名稱,如感恩月、禮貌月、勤奮月,老師也會提醒孩子們到了那個月份的時候,自己要多注重禮貌或勤奮。除了是數理的學習,也加入了情操好行為塑造的部分。

讓孩子自己動手做2021年的日曆。
透過做日曆,學習寫數字,了解日曆的概念。

說到網課教學設計,她指,“如何啟動孩子的自發性”是學社一直努力的方向,於是其中一個課堂是引導孩子回憶起校園生活點滴,和朋友一起的美好時光,珍惜和感恩朋友,引導孩子如何寫一封信給父母,感恩陪伴自己成長,或寄信給朋友感謝陪伴和鼓勵。

啟動孩子寫一封信給自己的好朋友,鼓勵他們互相通信。
孩子收到朋友寫信給自己,欣喜的表情。
把信寄出去,期待收到回復。

“我們欣見一些小朋友在活動後仍主動為朋友繼續寫信。疫情期間在家寫信是值得鼓勵的活動,因為寫信是抒發情感的管道,同時增強孩子的文字表達。當把信件寄出時,心裡有所期待,孩子有這些體驗,很棒!”

家務卡

“說起疫情下的教學,若相較以往確實有很多局限,但我們不斷尋求突破,如在啟動孩子方面,發動一個家務卡,探討“學”這個字。學無止境是每年學社會送給畢業生的左右銘,何謂“學”?從象形文字探討它的意義,生命力需要學什麼東西?難道只是學習寫字和認字?其實生命里有很多要學的,包括待人處事,所以在網課里其中一部分是學習做家務。”

發動家務卡活動,鼓勵孩子在家做家務。
孩子在沒有老師督促下自行完成六個學字的彩色,意味着他已在那幾個星期里每天都做了一些家務。

身為家庭的一份子,自然有責任為家庭付出,於是老師們發動家務卡給學生。學生每完成一項家務,就在“學”字上每一筆一划的塗上顏色,當孩子成功完成筆劃,就代表他完成了每一項家務的挑戰。

孩子們行管令期間在家自動自發做家務。

“活動後,家長帶給老師的迴響是假期時孩子也繼續在沒有老師監督下把任務完成。其實好習慣是需要時間持續性經營,保持對做家務的習慣性及覺醒,這是老師們的期許。”

照片全家福

此外,老師們也將學生以迷彩作品裝扮自己的特寫照片打印後剪貼集合,並分發給孩子們剪貼為2020年的全家福。因為在疫情下來不及拍攝全體照,只能以這種另類方式取代。

老師將每人拍的照片集合,並再次分發給孩子們剪貼為2020年的全家福。

邱老師說,剛開始線上教學,常聽見的問題是孩子坐不住,她相信這是因為教學內容乏味無趣,必須聽很多,做很多功課,對幼兒來說難接受,但若課程屬於活動化,多元性,生動及比較多操作機會,對四歲以上的幼兒來說接納度會比較高。至於中小學生身心準備上已能應付一般讀寫學習,不能和幼兒相提並論。

“若家長配合度高,能從中陪伴,讓孩子在上網課時不面對太多的挫折,雖然我們沒有勉強也體恤父母,因為了解到父母的工作需要,但感恩的是,學社的父母很多能辦到陪伴孩子。”

孩子上網課的情形。

至於小部分孩子的專註力不夠,就算在實體課也會晃神,那麼在上網課時就更明顯。

網課以兩個小時進行,父母會疑惑孩子會專註?視力會受損嗎?她解釋,其實學社也擔憂孩子的視力情況,不過依據課程多元性形式,整體上孩子還是可以保持專註度,加上老師會與學生交流一個概念,清楚指導如何執行,然後交由孩子親手操作,所以在兩個小時課程里,他們並不是完全坐在電腦前全程盯着屏幕看,所以經過老師的觀察,認為兩個小時的課程是可行的。

換個方式學習

說到上網課有趣的事,她說,老師必須確保在屏幕前的小朋友有在狀況里,有時他們不在屏幕前會尋找他們,像玩捉迷藏,所以若家長能在身旁確保孩子的安全將是非常好現象。

老師為每個孩子準備網課所需的材料包,以便讓網課順利進行。

在幼兒教育領域裡,目前採用網課是勢在必行,因為要應對疫情,畢竟病毒傳播率太高了,並不是大家能夠掌握的,惟不能否認的是,實體課比起網課的優勢太多。
“在教育里分成顯在的教育和潛在的教育,前者指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材,但別忘了教育還有另一個潛在教育,它不是固定的教學模樣,像瀰漫在校園裡,還有校園裡的風氣,經營得富生命力,過去每天上課前鼓勵孩子勞作的精神,在網課上就沒有辦法落實了。”

用老師所提供的材料包創作出昆蟲。
和孩子談紙風車辦校的故事,並讓孩子自己用自然素材設計出自己的理想學校。
用老師所提供的學校所採集的自然素材來進行拼畫,回憶起大家一起走過的校園生活,將這些美好的片段用這藝術創作記載下來。
將學校的花葉用手作來長久保存。

以她自己的立場而言,為了保全大家的安全前提下,必須轉換管道,採用線上學習,但心裡還是期許疫情儘快好轉,可以回到實體課,使顯在和潛在的教育更豐腴。

《學習防疫兩不誤系列》
楊麗華/報導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