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骨茶一直都是深受不少國人喜愛的大馬美食之一,撇開疫情不說,試想想有多少來自國外的朋友也為肉骨茶慕名而來。最近,來自國外某大學的教授就提到有相關研究顯示肉骨茶與西藥相互作用,還可能進一步導致肝衰竭的報道引起了不少爭議,這一期的《醫言良語》就和你一起探討讓不少人垂涎的肉骨茶到底有多“傷”?我們又是否能安心食用呢?
研究指肉骨茶傷肝?
首先,讓我們了解剛剛所提到的爭議。根據報道,澳洲的阿德萊德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一起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肉骨茶湯對肝癌細胞表現出了“顯着的毒性”。來自阿德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學院的Roger Byard教授更提到由於肉骨茶料包成分多樣並且在包裝上缺乏信息,目前還不清楚湯中的哪些成分會導致肝損傷。此外,他也提到學界已經研究草藥多年,而部分草藥可能會產生“令人討厭”的副作用,因此他認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餐館享用肉骨茶都應該意識到它可能對肝臟有害。
成分有多“傷”?
讓我們先談談肉骨茶中常使用的中藥材與成分,我們在網上搜索並隨意挑選其中一個配方來作為參考。
肉骨茶混合中藥(枸杞、党參、當歸、玉竹、川芎)和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皮、丁香、大蒜、甘草、花椒、甘蔗、羅漢果、胡椒)及肉排熬制多個小時的濃湯。——取自於網絡
當然,不同的湯包或是餐館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因此所使用的中藥材和成分或有可能不同,以上述例子中所提到的中藥材來說,像枸杞、党參、當歸、玉竹及川芎等常用於華裔同胞的烹飪料理中,而八角茴香、桂皮、丁香、大蒜、甘草及花椒等也常用於印裔同胞的日常料理中。試問,如此普遍及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到的食材能有多“傷”?在醫學昌明的今天,包括民眾也越來越意識到定時進行身體檢查的重要性,倘若肉骨茶真的會對肝臟造成負擔或存有任何健康上的隱憂,驗血報告中一定也會無所遁形,這項爭議更不會是在2022年的今天才被挑起。問問自己,過去這麼多年你又吃了多少次的肉骨茶呢?
導致肝癌細胞死亡?
剛剛我們所提到的研究中也指出,科學家們將四種不同的肉骨茶料包各別加入煮滾的沸水中長達5分鐘,最後稀化並添加到肝癌細胞培育皿中,結果發現肝癌細胞都開始死亡。在這裡我們要留意,雖然研究確實提到了是根據包裝上的指示來烹煮,但是研究中卻也說到他們只把肉骨茶料包加入到沸水中煮僅僅的5分鐘,這與現實中我們所食用到的肉骨茶烹煮方式大有不同,因此用這樣的實驗方式是否真的能反映出真實的情況,這點絕對具有爭議。再來我們也不可以忘了食材烹煮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食材的性質,所以研究中的烹煮方式難以用來與現實中的方式相提並論。
研究中也提到,四種不同的肉骨茶料包無論如何烹煮,最終的結果都具有“顯着的毒性”並可以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細胞死亡,而控制實驗的液體就完全不會對肝癌細胞造成死亡,在這裡我們也必須提出疑問,到底控制實驗的液體是什麼?是白開水?是蘑菇湯、南瓜湯或是芹菜湯等湯類?倘若使用別的湯類或液體對肝癌細胞進行同樣的測試,結果又會是如何呢?但遺憾的是,相關研究明顯已經忽略了這點。
最後,我們也必須明白人體正常的消化與吸收過程是複雜並耗時的,在整個過程中,食物從食道經過了胃和腸道才能夠進入循環系統,再被全身細胞所吸收,如此漫長的路徑一定涉及了多種化學反應,因此並不會像研究那般,即你食用的肉骨茶湯是不可能直接就接觸到所謂的肝癌細胞,更何況並不是每個人體內都存有肝癌細胞。
正確使用中藥材更重要
無論是烹煮肉骨茶又或是市面上常見的藥材湯,在正常的情況下都適合所有人,民眾也可以安心食用。這是因為藥材湯的偏性與劑量不能和醫師針對患者病情所開出的藥方相提並論,兩者在用意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再說,在臨床上其實也很少會看到因為服用中藥材而導致過敏的情況,因此我們不應該對中藥材抱有不好的刻板印象或偏見,重點在於你是否有正確地使用中藥材。
當然,不同的藥材除了性質上或有落差,能給人體帶來的益處也有所不同,就好比不同的人在體質上也有不同之處。如果我們對於中藥材並不是特別了解,建議可以在購買時向專業或更具相關知識的人士詢問,確保自己以正確的方式使用及食用。最後也提醒大家,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輕易從網上或各個平台獲取到各種資訊或報道,但我們是否都對這些內容充分理解並思考了其可靠性與真實性呢?肉骨茶爭議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有任何對於健康方面的疑問,請諮詢專業的醫護人員。

《醫言良語》
文字:黃宇恆
分享者:林健裕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