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迄今為止,唯一被正式消滅的人類傳染病是天花,全球已不再發現新的天花病例。未來,要消滅的疾病,脊髓灰質炎被列為首要目標。但是,要實現此任務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什麼是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是一種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可感染脊髓或腦乾神經並導致癱瘓。它主要影響五歲以下的兒童。然而,任何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有被感染的風險。這種疾病通過糞-口和口-口途徑傳播,缺乏清潔水源和良好的衛生條件是傳播風險因素之一。
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癥狀或只出現輕微的流感樣癥狀(例如發熱、頭痛、喉嚨痛)。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類似流感的癥狀,以及頸部僵硬或四肢疼痛。大多數受感染者會在幾天后康復(非麻痺性脊髓灰質炎),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疾病可造成永久性癱瘓(麻痺性脊髓灰質炎),也可能因呼吸道或胸部肌肉麻痺而導致死亡。
為什麼脊髓灰質炎很危險?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會使人衰弱並危及生命的疾病,可導致嚴重併發症,例如:
永久性癱瘓:手腳或雙臂無力或無法移動。據估計,每200例感染病例中就有1例會導致癱瘓,5%-10%的癱瘓病人會因呼吸所涉及的肌肉麻痺、無法呼吸而死亡。在過去脊髓灰質炎爆發期間,必須使用“鐵肺”來幫助病人呼吸。
腦膜炎:覆蓋大腦和脊髓的保護膜發炎。每100感染者中,約有1-5人可能會患上此疾病。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脊髓灰質炎倖存者從初次感染中康復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會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25-40%的脊髓灰質炎倖存者可能會在感染15-40年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疼痛和疲勞等癥狀。它不具傳染性,也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影響患者獨立生活的能力。
其他併發症包括慢性疼痛和肌肉縮短,導致骨骼或關節變形。

一名脊髓灰質炎患者正在使用“鐵肺”,這是一種機械呼吸器,當患者的肌肉失去控制時,可用來刺激呼吸。
消滅脊髓灰質炎計劃

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其合作夥伴發起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GPEI),其使命是在全球徹底根除脊髓灰質炎。在該倡議的推動下,超過25億兒童接種了脊髓灰質炎疫苗,估計有2000萬兒童癱瘓病例得到預防。
自那時起,脊髓灰質炎已在世界大部分地區絕跡-病例減少了99%以上,從125多個流行國家的約35萬例病例減少到目前僅有的兩個流行國家,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然而,由於免疫接種率低或其他因素,其他國家仍可能間歇性爆發脊髓灰質炎病毒變種。
2019年底,馬來西亞爆發了27年來首次脊髓灰質炎疫情。沙巴州報告了四起病例,這些兒童被發現沒有接受或完成脊髓灰質炎免疫接種。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馬來西亞上一次報告的脊髓灰質炎病例是在1992年,而馬來西亞自2000年起就被宣布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值得慶幸的是,由於衛生部積極努力控制疫情,世衛組織於2021年9月再次宣布馬來西亞已擺脫脊髓灰質炎。
疫苗接種的作用
由於脊髓灰質炎無法治愈或特效治療,因此疫苗接種在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脊髓灰質炎疫苗有兩種類型:
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IPV):含有死脊髓灰質炎病毒,通過肌肉注射接種。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OPV):含有活脊髓灰質炎病毒,通過口腔給藥。
在馬來西亞,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是國家免疫計劃的一部分。IPV是一種六價疫苗,可預防破傷風、白喉、百日咳、乙型肝炎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以及脊髓灰質炎。該疫苗可在兒童2、3、5和18個月大時接種。
世界即將擺脫脊髓灰質炎,但要實現此目標,需要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方面做出全面努力。必須加強常規脊髓灰質炎免疫接種,確保所有嬰兒-無論其居住地、身份或國籍-都能完成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除此之外,健全的疾病監測計劃和對疫情的快速反應對這項工作也極為關鍵。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實現徹底消滅脊髓灰質炎的使命!
專家:Dr Zulkifli Ismail拿督祖基菲力醫生,兒科專科醫生兼兒科心臟病專家
本文由馬来西亚儿科协会的积极育兒计划提供
詳情浏览www.mypositiveparent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