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
高营养口感鲜嫩软滑
落葵是落葵科一年生藤蔓植物,是一种可供食用的蔬菜,它肥美浓绿,吃起来滑滑嫩嫩,有一种特殊的黏液和土味,虽不是所有人能接受,但无疑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野蔬佳肴。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落葵三月种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叶似杏叶而肥厚软滑,作蔬和肉皆宜。”
皇宫御菜
落葵有多个别称,包括明明是野菜,却有个超级贵气的名称─皇宫御菜,令人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原来那是因为落葵有个传说,在中国古代西晋时,因为皇帝尊崇道教,贬抑佛教,有天钦差大臣到白马寺巡视,寺里和尚因为清苦只好摘野菜招待,因为吃起黏滑,钦差以为和尚不守清规用猪油炒菜,方丈只好骗说是准备供皇帝食用的御菜,因而得名;也有说法是道士在深山炼悟时,偶然在溪涧采得野生落葵,食用后神清气爽,道气腾增,因此贡请皇帝享用,成为宫廷重要食物。还有一种说法是,落葵是泰国皇宫指定为御用的菜肴,因此称它为皇宫御菜。不管哪种说法都好,都代表着落葵是一种值得被大力赞扬的健康蔬菜。
碧绿的幼苗、鲜嫩的尖梢和肥厚的叶片都是可食用的部分,吃起来滑滑嫩嫩的,有一种特殊的黏液。它的黏液含有多醣体,钙、磷、铁的含量高,100公克重的落葵,就有168毫克的钙,可不输给菠菜;蛋白质、维生素A、C也十分可观,营养价值很高。
有绿梗红梗
中医硕士杨素雄说,除了御菜,民间还称落葵为皇帝苗,分成红梗和绿梗,常用鲜品炒菜或煮蛋汤当日常菜肴。
它全草可食用,也可外敷患处。因味甘微酸性寒,因此有清热、滑肠、凉血、解毒功效。一般用于辅助治疗大便秘结、咳嗽、痢疾、便血、小便不利、膀胱炎、阑尾炎、乳腺炎、关节炎、皮肤湿疹、疔疮痈肿。
煮前先川烫
落葵常以幼苗、嫩梢或叶作蔬菜用,可炒食、烫食、凉拌,质地滑嫩多汁,味鲜美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别有风味。至于黏液与土味,其实只要煮前先川烫,烹煮时用蒜、姜或麻油调味,就能改变它的气味与口感。
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每1千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31克、钙2.05克、磷290毫克、铁2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45.5毫克、尼克酸10毫克、维生素C1.02克(在绿叶菜中居榜首)。
落葵的小档案:
别名:土三七、天葵、御菜、皇帝苗、潺菜、软藤菜
药用:全草
用量:每用15至60克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性能:味甘,微酸,性寒。清热,滑肠,凉血解毒。
主治:大便秘结,咳嗽,痢疾,便血,小便不利,膀胱炎,阑尾炎,乳腺炎,关节炎,皮肤湿疹,疔疮痈肿。
草药小秘方:
- 大便秘结:鲜落葵120克,豆腐适量,煮汤服。
- 皮肤湿疹:落葵30克,猪肉适量,炖服。
- 小便不利,膀胱炎:鲜落葵60克,煎汤代茶,每日多次服用;或落葵,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
落葵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上有凹槽。穗状花序腋生,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葯淡黄色;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
因落葵与藤三七的外表极为相似,两者皆为落葵科,且都有别名为土三七,因此很多人以为它们是同一种植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包括其功效作用都有不同。
外形区别
在叶片区别上,落葵为近圆形或者卵形,顶端为渐尖,而藤三七为卵形后至近圆形,顶端为急尖。至于花的区别,落葵穗状花序为腋生,2个小苞片为萼状呈长圆形,花被片为淡紫色或者淡红色。而藤三七为总状花序,上下苞片形状不一,花被片为白色。
功效区别
落葵在很久以前就被作为蔬菜食用,富含丰富的营养,其中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而藤三七的叶子可以烹饪出多种菜肴,可做汤、可凉拌、可直接炒着吃。它的根部还可以炒鸡蛋吃、煲汤等多种吃法,具有活血、散瘀、强腰壮膝、消肿等功效,但两者的营养成份大同小异。
藤三七属于多年生缠绕藤本,民间也称它为“田七菜”,但两者同名异物,藤三七与田七的关系,就像藤树缠绕般纠缠不清,以讹传讹。
藤三七能看、能吃、能纳凉,且容易养护,最重要的是,它的叶子和嫩茎美味爽口,营养价值高,是日常养身药膳料理。
开穗状白花
藤三七外表看似平凡无奇,然而当它开花时,穗状白花玲珑可爱,且散发清淡花香,令人眼前一亮,闻之一振,适合充作篱笆、棚架或阳台的爬攀植物,或成为庭院的观赏盆景。
藤三七的叶子是心状扇形的,比较光滑,叶子娇嫩肥厚,无论是爆炒、煮汤、还是闷蒸都是不错的,它的味道和落葵相差不远,不过藤三七口感更加清新。
中医硕士杨素雄说,藤三七属药食同源植物,珠芽茎叶皆可入食,即可充作蔬菜,又能用作药膳,其中最普遍的烹煮方式,就是清炒、煎蛋或加入蛋花汤,有者则配搭姜丝、麻油及少许枸杞炒食,入口鲜脆滑嫩,清香四溢。
铁质含量高
他建议女性可在分娩或经后,以藤三七调补身体,病患进行手术后,可以藤三七补血,若有者病后体虚,气血不通或失血过多,藤三七同样可派上用场。
珠芽最具疗效
他说,藤三七具有滋补功效,既能活血补血,又可补肾壮腰,所以它是女性的养颜闺蜜,也是男性的活力战友,而根据高雄医学院研究显示,藤三七还能保肝、抗炎及降低血糖,其中尤以珠芽最具疗效。
有鉴于此,杨医师经常建议大家在自家栽种藤三七,以备不时之需,女性可在分娩或经后,以藤三七调补身体,至于经历手术后的病患,可以藤三七补血。还有,病后体虚、气血不通或失血过多,同样可以藤三七发挥疗效。
藤三七小档案:
别名:土三七、心叶落葵薯、寸金丹、小粘药药用:藤及珠芽、块根
用量:每用10至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性能:味微苦,性温。滋补强壮,消肿散瘀。主治:病后体弱,腰膝痹痛,寒湿关节肿痛,外用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
民间常用鲜叶片炒菜或煮汤当日常菜肴,美味可口。
草药小秘方:
- 病后体弱:藤三七30克,党参,千斤菝各15克,红枣数粒,水炖服。
- 腰膝酸痛:藤三七20克,杜仲,续断各15克,磨盘草30克,水煎服。
- 寒湿关节肿痛:藤三七,南五味子根,千年健,两面针各20克,水煎服。
藤三七的形态特征:
缠绕藤本,长可达数米。根状茎粗壮,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稍肉质,腋生小块茎(珠芽)。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纤细下垂,苞片狭,不超过花梗长度,宿存;花托顶端杯状,花常由此脱落;下面1对小苞片宿存,宽三角形,急尖,透明,上面1对小苞片淡绿色,比花被短,宽椭圆形至近圆形;花被片白色,渐变黑,开花时张开,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钝圆,雄蕊白色,花丝顶端在芽中反折,开花时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个柱头臂,每臂具1棍棒状或宽椭圆形柱头。果实、种子未见。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