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頂是石角區的十個分區之一,距離古晉約16公里。葫蘆頂中華公學這間華小就以地方名命名。這座學校位於西里益路旁,佔地約為一英畝。

葫蘆頂中公原名為啟華學堂,創於1928年,1946年易名為葫蘆頂中華公學。
從古晉市驅車只需18分鐘左右即可抵達。首先,沿着馬當路走12公里到達馬當石角路的路口。沿着此路再走4公里多,轉入西里益路走四分之一公里便可見到坐落在左邊的學校。
葫蘆頂中公的行政校舍正好建在一塊隆高的高地上。以地理形勢而論,顯示出其獨特與高居之處。校園四周叢林環抱,青蔥翠綠,清潔幽靜,確實是個讀書求學的好環境。良好的校譽與優越的成績使到許多土著家長寧願捨近求遠,放棄就讀於近在咫尺的國小,而把子女送至該校,顯示土著生家長對華小的賞識和肯定。
近年房屋發展 學生俱增
從創校至八十年代中期,葫蘆頂乃是一個窮鄉僻壤之地,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學生寥寥無幾。但中期以後,附近地區有大型房屋計劃蓬勃發展,學生人數情況有如枯木逢春,並發展到現今的平穩局面。
葫蘆頂中公校董會主席張茂盛連任主席一職至今已有三十幾年,如今葫蘆頂中公已發展成擁有宏偉校舍的一間華小。




葫蘆頂中華公學現任校長劉明芳表示,該校在2019年的學生人數達415人,非華裔生有200人,分成12個班級,教師人數達28人。
他說,今年開始一至三年級學生以課堂評估取代考試,教育部是為了鼓勵教學多元化,注重人格發展,讓學生快樂學習。
“今年也落實關愛家訪計劃,加強老師與家長間聯繫,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並注重學生紀律,減少輟學率,而老師也將拜訪優秀的學生家庭。”


小班制補習 提升及格率
在學術成績方面,劉校長說,去年小六評估考試成績不達標,考量到土著學生多,華文試卷掌握不好,因此校方計劃從今年開始六年級分成小組,以小班制補習,落實領養計劃,希望能提升學生及格率。
在課外活動方面,劉校長讚賞學生表現不俗,日前在巴達旺縣小學運動會中取得標青表現,獲選代表古晉參加州際比賽,並在石角區華小運動會中連續奪得七連冠,在田徑賽中表現出色。
其他活動尚包括健康急救示範活動、警察防範罪案活動、防火演習、童子軍活動、環保講座,並與他校聯辦紀律營。

校舍雄偉,設備不足
“雖然校舍外觀雄偉,但學校設備面對不足問題,所以希望各界人士群策群力,給予協助。”
晉漢連省董聯會會長蔡文鐸日前帶領董聯會進行“交流學習、團結共勉”之旅3.0時,到訪葫蘆頂中公。
他說,葫蘆頂中公約10年前舊校舍被斷定為危樓,校董毅然扛起重建計劃,如今校舍建設完善,令人欣慰。

蔡文鐸不忘讚賞校董會具有遠見,利用時機為校爭取更大土地面積,同時感激熱心人士匿名捐獻建校的行舉,讓校董會籌得資金動用在第二期建設工程及建設多用途禮堂,所欠經費希望未來能通過代議士及校董會極力解決。
針對教育部落實校本評估措施,他認為這必須考量多項關鍵因素,包括教師的專業,評估學生的方法,而教師有額外責任發掘小孩天分,讓教育更全面。
不過,蔡文鐸不認同教師家訪優秀生,這將加重老師的工作負擔,反之應專註在出席率差,表現不好的學生,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

報道 : 楊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