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認捐您的器官 拯救生命

認捐您的器官 拯救生命

捐贈器官被視為崇高可敬的善行,無論是在世時或往生後捐贈。

當你貢獻器官時,意味着你是在挽救器官接受者的生命,因為他們受影響的器官已經處於衰竭的最後階段,並已在面臨迫在眉睫的死亡危機。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器官移植名單上的多數患者,在等待並希望獲得新器官時就死亡。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器官捐贈者數量有限。簡而言之,器官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供應量。

根據國家器官移植資源中心(NTRC)資料,1997年至2022年4月間,國內承諾作為器官捐獻者的51萬186人中,只有不到1%或2641人兌現了承諾!

器官捐贈有分活體和遺體,遺體可以捐獻的部分會比活體來得多。(圖自dermaorgan網)

吉隆坡中央醫院國家器官移植資源中心高級臨床器官捐贈經理哈迪哈倫博士醫生指,“自1997年至今年4月,我國總共進行了2641例實體器官移植手術。這些實體器官是指具有堅固組織稠度且非中空(例如胃和腸)或液體(例如血液)的器官。其中的手術多數是腎移植,在過去25年中進行了2403次。其他移植手術涉及肝臟(198例)和心胸(心臟和肺系統(40例)。”

“這些器官大部分來自活體捐贈者:1752個用於腎臟,92個用於肝臟。其餘器官來自767名已故捐贈者。”

我們可以捐贈的器官和組織。(圖自dermaorgan網)

疫情影響器官捐贈

他也說,新冠肺炎疫情深深影響了所有醫療保健領域,尤其是在我國的器官移植產生極大的影響。由於擔心將SARS-CoV-2病毒傳播給涉及的人士,活體供體移植手術暫停了一段時間,已故器官供體的數量也急劇下降。

“舉個實例,2021全年只有7名已故器官捐獻者。估計最大可能是由於行管令(MCO)的執行,因為我國多數符合條件的已故器官捐獻者,都是因交通事故逝世。”

“幸運的是,對於在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上的人而言,今年的移植數量已經超過去年的總數。2022年1月至4月共進行了69例移植手術,其中腎臟59例,肝臟10例。多數屬於活體供體,其中41名捐贈者捐獻了腎臟,1名捐贈了部分肝臟。其餘12名捐贈者屬於已故供體。”

然而,截至2022年4月,我國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上仍有超過1萬455名患者,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器官捐贈者挺身捐獻器官。

吉隆坡中央醫院國家器官移植資源中心高級臨床器官捐贈經理哈迪哈倫博士醫生。

活體和已故捐贈者

他解釋,共有兩種類型的器官捐獻者,即活體和遺體捐獻。我國健康的成年人可以將他們的一個腎臟或一個肝葉捐贈給他們的配偶、一級或二級親屬。所謂一級親屬是一個人的父母、孩子或兄弟姐妹。至於二級親屬則是指一個人的祖父母、孫子女、阿姨、叔叔、侄女、侄子和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一個人可能會向遠親或非家庭成員捐贈器官,但這需要經過衛生部委任的獨立委員會評估和批准,但此類移植非常罕見。兒童、精神和/或身體狀況不適的成年人和囚犯不被允許成為活體捐贈者,唯一的例外是囚犯願意捐贈給因器官衰竭而面臨生命危險的近親。”

所謂已故的捐贈者,指的是那些在生前承諾在死亡後捐獻器官的人。這些捐贈者通常是經歷腦死亡,但他們身體的其餘部分仍可操作,或者通過人工方式繼續操作,以便可用於進行移植。

這類捐贈者可以讓多個接受者重獲新生,因為他們一般會捐贈許多器官,例如心臟、肺、肝臟、胰腺、腸道和腎臟等。就像上文所述,我國多數已故或大體捐贈者是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身亡。因此,他們捐獻器官的能力也取決於腦死亡時的身體狀況。只有完整且功能良好的器官才會被移植到受體體內。

“約50%至60%的器官捐獻者年齡介於18至40歲之間。相信是這個群體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和接受度已提高。然而不幸的是,一些人仍然對器官捐贈存有誤解。最常見的誤解是移植手術會導致死者身體殘缺。另一個誤解是從腦死亡捐贈者身上獲取器官,將會延遲埋葬儀式。”

助他人延續生命

他接著說,然而,從腦死亡捐贈者身上摘除器官的醫療團隊,總會以非常尊重亡者的方式執行,確保不會造成遺體殘缺。移植手術也會及時進行,確保捐贈者的家人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內領取親人的遺體並準備埋葬。

“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國家,可以肯定的是,我國所有宗教都接受和允許器官捐贈和移植。根據1970年的伊斯蘭法規(National Fatwa),伊斯蘭教認為器官捐贈和移植是“harus”(被容許的)。“ 器官捐贈者的付出是無價的,因為它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並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此舉動也將對接受者的家人和朋友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他們可有更長的時間與所愛的人在一起共度。

同樣的,已故器官捐贈者的家人也將能夠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安慰,因為他們所愛的人能夠賜予他人生命,這是他們在世上的最後一個善行。

他認為,雖然嚴格禁止活體捐獻者因其器官捐贈而獲得任何獎勵或補償,無論是直接形式的現金或是房產、汽車、股票或職業發展等,但他們卻可從衛生部獲得一定的好處,包括享有政府醫院的一流治療,以及與其器官捐贈相關的免費醫療隨訪。當然,器官捐獻者進行的器官捐獻程序也是免費的。公務員在康復期間可以享有最多42天的無記錄假期。

請務必獲得家人許可

身為社會一份子,我們必須讓器官捐贈文化成為社區的規範。選擇成為器官捐贈者將是您一生中最有意義的行為之一。註冊往生後捐贈器官無需任何費用。因此,請不妨認捐您的器官。

還有一點同樣重要的是,請讓你的家人知道你願意在往生後捐贈器官,因為醫療團隊也需要得到他們的許可,才能獲取你的器官。

如何捐獻

1.前往政府醫院或診所索取和填寫捐贈表格。
2.登入https://www.dermaorgan.gov.my/,點擊右上角的PLEDGE HERE,再點擊CLICK HERE TO PLEDGE,進入谷歌表格填寫個人資料,提交後捐獻卡會在4至6周寄給你。

什麼器官可以捐贈?

器官:心臟、腎臟、肝臟、肺臟
細胞組織:眼角膜、心臟瓣膜、皮膚、骨骼

整理:章欣嵐
圖:部分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我們與循環經濟的距離(一):循環經濟行不行?

今天, 當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