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認識小孩心中的野獸

認識小孩心中的野獸

大多數所謂的“熊孩子”大腦發育尚未成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加之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們的原始“探索精神”使然,常讓當爹娘的頭疼不己!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如同新一代的科技產品,小腦袋轉速巨快,當爹娘的不想打罵,只能跟他們鬥智斗勇,卻往往敗下陣來。

不少父母常翻閱繪本,因為大家知道繪本是一本去探索孩子世界的地圖,繪本里本身就沒有所謂的答案,孩子們可自行想像。

配合在砂圖書館舉辦的“砂兒童日”活動,古晉藝樂園(Fun Art Club)主辦了“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兒童畫展,同時小朋友也設計了畫展的周邊商品,即怪獸桌游遊戲卡(Monster Boardgame Cards),讓孩子在兒童市集參與買賣。

創作引導和過程

她說,在創作營里,引導小朋友認識各種情緒、表情、 喜好,讓他們知道什麼事能讓自己開心或生氣、傷心。

“我告訴他們寫下心中的怪獸名稱、年齡、喜歡和討厭的食物、開心的事物,還有情緒,並畫出來。”她說,小朋友心裡的怪獸有的可以飛很高,有的可以變不見,有的可以不停地大聲唱歌等,形形色色,稀奇古怪。

4歲小女孩畫出心裡的機場樣子。
這圓滾滾的怪獸看起來特可愛,一點都不可怕。

藝樂園創辦人楊欣怡認為,孩子們在畫展上看見自己作品的價值,同時也學習當小小企業家,一舉多得。

畫展上共展出了約60隻小怪獸,每一隻都是小朋友在創作營里所製作,是孩子們心裡專屬的怪獸。每隻怪獸有着自己的名稱、年齡、喜歡和討厭的食物和開心的事物,也有情緒,代表孩子心中野獸的那一面。

每隻怪獸擁有名稱、年齡及本身特徵。
小孩的內心世界如此迷人。

野獸來自那裡

看看小朋友的創作,他們的野獸來自哪裡呢?“原來有的來自火山、星空,有的來自花園地底下,有的在路上奔馳,有的來自深海,有的來自深山洞穴……”

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怪獸被展出,感到興奮,也很自信,因為怪獸展里的每一隻與眾不同的小怪獸造型獨特, 受到大家的喜愛。

“我們在現場觀察,發現父母仔細的欣賞孩子的作品,藉機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想說的話。”

也有的來自花園、地底下、深山洞穴。
不論大人小孩,試着放開胸懷,擁抱自己心中的怪獸吧!
現場出席者看到這些作品不禁揚起微笑,像是看見自己遺失已久的內心世界。
我們若願意學着欣賞、了解小孩的創作,就會看到內里隱藏的獨特美。

不少出席者也在現場細細“品嘗”,看到這些作品揚起微笑,同時啟動思考模式,像是看見自己遺失已久的內心世界,放開胸懷擁抱自己心中的怪獸。

欣怡說,在展覽的最後一刻, 一對馬來夫妻帶著兒子,細細地看過每個小孩的作品並拍照,過後還向老師了解孩子們的整個創作過程。 “這位爸爸看完展覽後,走過來對忙着收拾的我們說,謝謝你們,這些小朋友的藝術作品有很高的價值,它們讓我度過了美好的一天。”

▲欣怡老師(右)和團隊秉持着同一個信念,希望大家看到兒童的創作沒有界限。

欣賞獨特的美

最後,欣怡老師說,她和她的團隊一直秉持着一個信念和不放棄的精神,希望大家看到兒童的創作沒有界限。

“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此迷人,我們若願意學着欣賞、了解,就會看到獨特的美。”

本報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