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癥狀與治療
在大部分人眼中,白血病是恐怖的病魔,一旦患上,基本都是悲劇收場,但也並非所有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症。這一期的空中醫生邀請到百匯癌症中心血液病高級顧問李裕賢帶大家認識白血病,了解其癥狀與治療。
1)有人把白血病形容為最恐怖的癌症,因為血液是遊走全身的,醫學上也這麼認為嗎?我們該如何定義白血病?
白血病是血癌的其中一類,“白血病是最恐怖的癌症”這是錯誤的概念,因為治療血癌的研究和治療方案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治療效果和痊癒機會有令人鼓舞和驕傲的成績。
舉例來說,某些特定急性白血病我們甚至可以用中藥俗稱的砒霜來治療。血癌和器官癌的概念分期不一樣,因為血在身體里遊走,所以一開始就說第四期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我們看病人基因的變化,了解他屬於哪一類的白血病才來斷理。白血病可大略分為兩大種,淋巴性白血病和骨髓性白血病,要診斷白血病和分類需要實驗室測試與骨髓化驗。


2)淋巴性白血病和骨髓性白血病有什麼不同?
從血液科的角度來看,淋巴性白血病是由淋巴幹細胞所組成的,而骨髓性白血病則是骨髓幹細胞組成。簡單來說,淋巴性白血病是由抵禦病毒的白血細胞所產生,骨髓性白血病則是由抵抗細菌的白血所產生的。我們可以透過顯微鏡觀察這兩種白血病的分別,也可以利用新的技術來分辨,或利用基因變化來辨別。治療方面,根據病情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正確診斷才可以對症下藥。
3)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淋巴性白血病和骨髓性白血病都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急性病發的時間比較短,可以是幾天或幾個星期,病人有比較明顯的癥狀,相反地,慢性白血病病發時間比較長,可以是幾個月,病狀也沒那麼明顯,有些病人甚至是在例常血液測試中才發現自己患有慢性白血病。
4)患上白血病的徵兆有哪些?
白血病和血液三個主要功能有關係,缺少紅血的話,病人就會出現貧血癥狀,比如疲倦、頭暈、精神難集中、全身無力、容易氣喘、心跳快;缺少血小板的話,病人就會出現牙齦出血、身體容易淤青;白血過高或過低,比較容易細菌感染,病人可能會持續發燒、腹部腫大、咳嗽等細菌感染的癥狀。這些癥狀只能判斷病人有些白血病癥狀,但是比較難正確診斷是哪一類白血病。加上癥狀可以有很多原因,貧血也有可能是缺鐵,需要病人來進行檢查,才能知道是否患上白血病。
5)哪些人是白血病高風險群?
接受過化療、電療的癌症病人風險比較高,少部分是家族有白血病病史。白血病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沒有直接關係,有些時候是因為病人的基因改變而致。
6)兒童常見的癌症就是白血病或俗稱的血癌,通常兒童白血病病因都是遺傳因素居多嗎?
大多數兒童白血病不是因為遺傳因素,大多數兒童白血病屬於淋巴性白血病,淋巴性白血病和其他器官癌不同,和抽煙酗酒沒有直接關係,所以這個並非由生活方式直接影響,而且很多時候也和家族基因沒有關係。所以父母親不必內疚,這其實真的和遺傳無關。當然不敢說完全沒有遺傳,只是可能性很小。
7)白血病是可以預防的嗎?
從醫學角度來看,白血病沒有一定的預防方法,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沒有直接關係,比如肺癌、肺癆和抽煙吸二手煙有關係,但是白血病的研究中目前還沒有發現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病因有直接關係。但我還是堅信,大眾如果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擁有強壯體魄來接受治療。
8)白血病是可以治癒的嗎?一般有哪些治療方式?
白血病可以被醫治,也有治癒的機會。急性白血病需要運用化療,一些基因比較特別的白血病我們可以用到標靶性治療,某些急性白血病甚至需要骨髓移植讓病人有更好的醫療效果。慢性白血病的醫療效果則更令人鼓舞,很多病患可以不必使用化療方式進行治療,標靶性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白血病。治療方式有,治癒機會高,我希望白血病病患可以抱持耐心與恆心,來進行療程和抗戰,這是一場病人、家人與醫務人員一起走過的的奮鬥史。
9)病情受控制和痊癒後,患者應該注意什麼?
大致上比較需要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我們希望病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鼓勵病患進行適量運動維持身體健康,化療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而運動可以讓病人有更好的新陳代謝,對心臟和肺都好。除了這些,還需要進行複診確保無恙。
本期醫生簡介
姓名:李裕賢
百匯癌症中心血液病高級顧問
馬來亞大學醫學學士MBBS(馬來西亞)
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英國)
英國皇家病理學家學院院士(英國)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