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最早是从哪里来的?

随着新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不断增加,很多谣言、假新闻以及不正确的预防方法,正混淆视听着,记者姐姐想说,与其读取不正确讯息,不如好好摄取正确“营养”,把自己的健康好好照顾,才是打击“敌人”最佳方法!

小朋友,你们一天和“谷物”见几次面?所谓的谷物,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及其他杂粮,单是米饭,你们肯定每天都会见着吧!不过,一旦离开餐桌,尤其居住在大城市的小朋友,不但离谷物很遥远,甚至渐渐变得“五谷不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亿万年前,谷物就是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经过人类几千年的采集、驯化、育种,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谷物最早来自哪里?它们是如何被人们驯化的?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谷物那些事儿。

●谷物从何而来?

第一位农民

几万年前,早期人类在地球上四处扩散,试图驯服大江大河。他们想要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就必须学会在蛮荒中生存。

我们今天认识的谷物,果实饱满,密密匝匝地挤在谷穗上。然而在远古年代,谷物的祖先只是路边的狗尾巴草那样的植物。1万多年前,地球经历最后一次冰期,当时依靠采猎维生的人类渐渐发现,周围能采集到的果实和能捕猎到的动物越来越少。一个饿极了的远古先民第一次尝试了未被驯化的野生谷物。虽然口感极差,但是果实里的淀粉还是能给他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热量。

所以,这位先民把干瘪细小的种子收集起来拿回到定居点。他的本意也许只是做冬储粮,但零星洒落地面的种子却在来年给了他一个惊喜,竟然长出新的植株,结出了果实。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农民。

那年头也不懂知识产权保护,这位先民顺手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所有人。很快,更多人开始效仿他的创新之举,你有我有全都有,土地上第一次出现大面积的谷田,并向四周延伸。

有了种植谷物,一日三餐有了着落,人类逐渐进入到一种定居的生活方式,并开始驯化畜禽等动物,这个时代被称为农耕时代。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饮食结构其实一直以肉类为主,也就是以脂肪和动物蛋白作为主要能源。进入农耕时代,人类的食谱开始出现大量的谷物。

有一天,有一位古人把吃不完的米饭用树叶包起来(那时候没有饭碗),存放在桑树的树洞里(那时候也没有冰箱)。后来,他就忘了这件事。时间一长,那米饭接触到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开始发酵,发出奇异的香气,这就是酒。人类从此变得“如痴如醉”。

今天我们知道,谷物中的糖分经过自然界中酵母菌的发酵,就会生成酒精。后来,越来越多的谷物都被用来酿造美酒,包括用黍、粟、稻米酿造的黄酒;用小麦芽、大麦芽酿造的啤酒;以及用高粱、玉米酿造的白酒等。

谷物的驯化

被驯化以后,本是“同宗兄弟”的谷物和野草的命运开始分化。野草是没人管的流浪儿,苦出身,只能自谋生路。种子离开植株后,随风顺水,听天由命,存活概率低。所以,野草一般会以种子数量取胜,一粒野草种子能够结出成千上万个后代种子。数量多,体积小,多子多福,总有几个能够落地生根活下来,繁衍生息。

同宗兄弟,狗尾草与小米。

而谷物被驯化以后,则过上了“小少爷”一样的生活。农人会为它们播种、耕地、浇水、施肥、除草。有了人类的精心呵护,谷物不再像野草那样拼命“生娃”,开始优生优育,生出来的米娃娃数量少,个头大。

野生植物有一种很特别的落粒基因。种子在成熟之后,会从植株上自然脱落,掉落到地上,待到来年再萌发生长。这一过程对于世代繁衍至关重要。但是,每1万-10万棵野生植物中,就会有一株标新立异的“野生植物”,不走寻常路,落粒基因发生突变,变为不落粒基因。这样的基因突变,却是人类的重大利好。

先民们将这些不落粒的植物种子收获下来,带回家里,种到房前屋后。就这样,将落粒的野生植物驯化成不落粒的栽培谷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祖宗们不断地把握植物变异,选择他们喜好的那些谷物品种(味道好、产量高、易采收等),保留下来下一年接着种。经历数千年的驯化后,桀骜不驯的野生谷物终于完成了从杂草到食物的进化之路,种植面积越来越多,成为今天的谷物。

有些谷物的种子上长有针状的芒刺物,比如小麦、水稻和小米等。

小朋友听过一个俗语“针尖对麦芒”吗?有些谷物的种子上长有针状的芒刺物,比如小麦、水稻和小米等。那么,谷物为什么长芒?因有以下几种,其一,谷物碰到天敌时不能像动物一样迅速逃跑,但位于谷粒尖端的芒就像骑士的长枪,鸟吃了以后会扎到喉咙,它就会去选择偷食其它物种的种子。

其二,芒刺可以缓冲谷穗之间的碰撞,减少掉粒,而且在叶片间隔出空隙,便于空气流通,增加产量。芒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籽粒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搭顺风车”去感受诗和远方,也许有机会飘落到一块肥沃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看起来,尽管谷物不会思考,但它们还是很聪明的。

今天我们知道,在驯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决定了农作物从古到今的变化。以前我们的祖先只能采用传统的育种方式,只看到了改变的结果,不知道改变的原因。现在我们掌握改变、控制性状的基因序列后,就有了现代育种技术,比如大家熟知的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

不同谷物的发源地

在数千年的农耕史中,谷物从不同的发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国的农业生产和食物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的谷物中,玉米起源于美洲的墨西哥,小麦起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等,而水稻和大豆则起源于中国。

不过,关于谷物的起源,学术圈也有过不少分歧。以水稻为例,中国、韩国、泰国、印度,都宣称自己是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依据从传统的考古发现到现代的基因组学,各执一词,喋喋不休。

五谷传奇

冬季万物萧瑟,人类必须要储备很多食物才能保证种群的延续。远古时候可没有冰箱冷藏,如果将肉类和果蔬作为主食,很快就会腐烂变质,只有耐储存的谷物才能在提供稳定的过冬口粮。

谷物种子中富含能量,种植方式又简单,还没有狩猎猛兽那样的风险,自然成为人类的首选食物。古代经济水平低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肉是逢年过节才有机会享受的奢侈品,而谷物才是最经济的食物。

今天的五谷泛指各种粮食,按照古书里的说法,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黍(shù)、稷(jì)、麦、菽(shū)五种作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五谷。

排在五谷之首的是稻米,它为全球1/3的人口提供了粮食。水稻去了壳,就成了我们很爱吃的大米,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可以做成米饭、米粉、年糕、寿司等传统美食,还可以用大米来酿酒。

排在第2位的是黍,俗称糜子或大黄米。大黄米可以用来蒸馒头、烧饼,也可以用来熬大黄米粥和煮大黄米饭,还可以用来酿酒。排在第3位的是稷,就是今天的小米。小米曾经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它可以做成小米干饭,也可以熬成小米粥、小米发糕,吃起来既爽口又健康。在小米地里,狗尾巴草经常混迹其中,据此还衍生出一个成语“良莠不分”。大家可能不知道,小米的祖先就是远古的狗尾巴草。

排在第4位的是麦,主要指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起源于两河流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小麦是人类最早驯化的谷物,农业也在西亚一带最早产生。有学者提出,世界各地的农业都是从这里起源的,这就是农业起源问题的“西亚中心论”。4000多年前,小麦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小麦可以做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馄饨,还有面包、饼干、蛋糕。
排在第5位的是菽,就是大豆,俗称黄豆和毛豆。大豆的用途很多,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类作物,还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以大豆为原料的食物有豆油、豆腐、豆腐乳等人间美味,数不胜数。

仔细想想,今天我们一餐简单的饭食,可能聚集了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驯化谷物:从西亚出产的麦类、葡萄,到美洲的玉米、西红柿和辣椒,再到非洲的西瓜和咖啡,以及中国的稻米、大豆和粟、黍等。这不仅仅是食物的汇聚,更是世界文明的嘉年华。

整理报道/薇恩
图片取自网络

Check Also

家喻戶曉的【兔明星】

新年伊始商場就出現了許多兔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