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的早餐大多離不開麵食料,如乾麵、米粉、粉干、麵線等等,有人偶爾也會轉換口味嘗嘗麵包KAYA,水煮蛋。當然在物資充足的現今時代,食物選擇應有盡有,但是想要與其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口味,該怎麼辦呢?那就自己開一家小店吧!
FoodBar Miri的主人家柔萍本身就是吃貨,離開媒體圈後,和姐姐合資開了一家小餐館,姐姐負責麵食料,而她就專註在三文治、土司、華夫餅的輕西式餐點。




邊做邊學逐步改進
所謂“初生之犢不怕虎”,柔萍本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餐藝訓練,菜單上的“菜色”都是靠這名“資深吃貨”融合生平吃過、看過得來,然後再慢慢摸索,邊做生意邊改進,最終成為FoodBar Miri的特色。
為何要賣三文治土司類呢?她認為,在一般的咖啡店只能吃到烤麵包,想要吃三文治、華夫餅類的,就要去到消費比較高的咖啡屋。為此,決定售賣價格親民的輕西式餐點,為食客的早餐和下午茶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食客分享健康食譜
營業初期,經常有一批晨運後到這裡吃早餐的女性顧客,她們非常講究健康,要求吃得營養、低卡、健康,她們更是樂意分享健康食譜,幫助店家製作健康美味的三文治。
由於是一間家庭式的餐廳,主人家經營的方式也非常人性化,閑暇的時候,店家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製作餐點。
撰文/朱美卉
受訪者提供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