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這就是為什麼不讓你們做!

這就是為什麼不讓你們做!

60%的捷克兒童在沒有父母監督的情況下上網﹔每6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分享他們自己的私密照片和視頻﹔當在交友網站中,遇到被性騷擾的事件,有三分之一的兒童不願向任何人吐露實情﹔在其他孩子與陌生人聊天時,五分之一的孩子不會拒絕與約會對象見面;41%的兒童證實他們收到過他人的色情圖片……

這些都是記錄片里所呈現的數字,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並不知情的問題和現實!從中我們發現到,互聯網上到處都是“捕食者”,就算是再聰慧或者理智的孩子們,都無法避免會陷入這些壞人的陷阱中。

因此透過許多個案,正正的提醒所有人,兒童的性安全教育,孩子和父母雙方都不能缺席。性安全教育,不應該是一時的新聞熱點,它們應當與學識素質教育同樣重要,納入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日常範圍。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適時干涉青少年網絡交友,以及教導孩子們,意見危機,要如何機警自保!

●我12歲,你介意嗎?

筆者嘗試了許多方法,只看了一些片段以及預告,但整體而言已經感到極度恐慌以及不舒服,所以可以理解,為何看完者都表示無法一氣呵成看完,甚至看完出現焦慮情緒或者噁心!然而,除去心裡的不舒服,我們還是得直面它,了解這是一個現實,它確實正在世界各個角落發生,並且我們更應該去做些什麼來阻止它繼續惡化。

這是一部捷克紀錄片,片名就直截了當的標明《我12歲,你介意嗎?》(Caught in the Net)。記錄片在去年就已面世,但直至今年,它依舊成為許多話題,尤其論及網絡上猥褻兒童的故事。而且,如果你不曾將這部紀錄片完完整整的看完,你會發現實際內容不僅僅是如預告片所播放,還有許多更不堪的畫面。

3個看起來比較年輕的成年女性,偽裝成12歲的未成年人在網絡上和不同男人聊天。

一開始,劇組找來了三個成年的童顏女性演員,來扮演12歲的少女。再分別為她們布置滿滿少女氣息的房間,註冊符合各自角色設定的社群網路帳號。導演在拍攝前制定了一些關鍵規則:女孩從不主動發起聯繫;在陌生人發起聊天后,要反覆告訴對方自己只有12歲;當對方提起性有關的話題時,總是透過說“我害羞”或“我不知道”來推遲相關討論;當對方索求裸照時,除非壓力過大,否則不要回應。

儘管如此,整場拍攝僅持續了10天,這三位女演員便已經引來了2458位潛在的“性掠食者”(sexual predator)。這些來自各地的陌生男性,有的發了生殖器照片,有的發色情連結,有的要求透過視訊實施性行為,有的甚至勒索錢財、提出線下見面的邀請。

他們當中,許多不乏已是白髮鬢鬢的爺爺級人物,但被女孩在網上反覆詢問“我只有12歲,你不介意嗎?”不僅沒有顯露愛護之情,反之立即表示自己完全“不介意”,着實讓觀看者感到噁心反胃。這樣的畫面,不僅讓參與者感到不舒服,連屏幕外的我們看了,都會對世間所有裝有慈祥外表的男人們感到恐懼。

《Caught in the Net》算是開啟了一個窗口,讓社會大眾開始看見網路兒童性犯罪議題的真實現場,並了解到這件事涉及的範圍與嚴重性。因此導演也將該影片剪輯為12歲以上兒童適合觀看的版本,以此提供更廣泛的教育意義。

這些男人滿口的黃腔,且多數聊不到幾句就將鏡頭對準自己裸露的下體。還有更糟糕的是,有些男子會威脅利誘少女交出裸照。劇組也移花接木了“假裸照”,讓少女演員提供給對方,藉此觀察對方會不會以此作為恐嚇籌碼。果不其然,好幾個男子在取得少女裸照後,便要求她們有進一步行為,“否則我就告訴你媽。”

雖然拍攝期間有心理諮商師、性學家、律師在旁提供專業諮詢。但據知其中一位22歲的女演員,拍攝結束後,因為無法負擔心理壓力,開始接受相關的治療。她表示並不後悔參與拍攝,卻也不想再來一次。就連成年人都無法承受,可以相像若真正發生在一個12歲的少女身上,造成後續的心智影響該有多大!

更讓人怒髮衝冠的是,當拍攝團隊發現其中一位男性竟然是認識的人,並前去質問他為何要做這些事情時,對方卻理直氣壯認為這只是無傷大雅的“交流”,他還建議團隊比起猥褻兒童案件,大家更應該去關心的是種族、經濟問題。男人還把自己與未成年人聊天的原因歸結於:這些小女孩參與這類聊天的原因,單純是因為她們父母失敗的教育。

影片里出現了最多的東西,就是男人的生殖器。這也是你去所有視頻聊天網站上能從陌生人那裡看到的最多東西。

紀錄片曝光之後,也如導演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希望引起社會大眾重視這個問題,紀錄片也引起捷克警方關注,並啟動犯罪調查。據知有10人正接受調查,一名男性已被判緩刑。他們被指涉的罪名包含了性脅迫、傳播色情製品或虐待兒童。

●虛擬的世界裡 也要好好保護自己

如今網絡發達,人際交往已不再受空間、距離的限制,甚至我們足不出戶便可廣交天下朋友。但這種便利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們來說卻可能是場災難。那麼,孩子該如何提防“誤交損友”?畢竟比起沒收他們的手機或者關掉網絡線路,教導他們正確的應對方式更為恰當。

因此當青少年在吶喊隱私自由,尊重自我的同時,希望你們把這些網友交往準則銘記不忘,不要讓自己迷失在網絡世界。

1)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交往約會目的,先問自己是想要一般朋友往來情誼,還是想成為男女朋友更深入的關係;是真正喜歡對方,還是周遭的人都有,所以自己也要有;如果對方有肢體上的接觸,可以接受到什麼程度?了解自己,能幫助你做出適當的選擇。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未成年被性侵事件本就不少,且許多被隱瞞一生無人知曉。換到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性騷擾行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因為幾乎不需要成本。

2)了解對方:

對方的背景資料要明確知道,多理解對方與你交往的動機。如果連學校、工作、居所等基本資料答非所問或前後不一致,要小心對方心懷不軌。如果相處過程,對方讓你有一絲絲不安、奇怪的感覺,相信直覺找機會儘快離開這個對象。

3)分辨界線:

掌握自主的權力,如果對方要求你做你不想要做的事情,如提供自己的清涼隱私照片或影片,不論對方以博取同情、威脅、利誘,只要你不想要,就溫和而堅定的表達不要。

除開紀錄片里所展現的,現實生活的例子可太多了。

4)明白權益:

平時留意資訊,注意交友的新加害手法,有助保有警覺性;知道法律對自己的保護範圍,也要避免因無知而觸法,萬一受害了不要因為害怕而隱忍,立即求助讓受害範圍不再擴大。

撰文︰薇恩
圖片取自網絡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