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之家除了收養孤兒棄嬰之外,尚有很多經濟弱勢家庭的幼兒及少年等。這些寄養在院的孩子多半是來自家庭遭逢變故,例如家庭功能不全,因而導致孩子們未獲妥善看顧,不得已情況下才將孩子送入院。對這些家庭來說,能把孩子從這種窘困環境中拉拔出來,安置到更適合更安全的兒童之家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於父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最好的安排。



有些人會質疑,住進兒童之家的孩子,會不會造成他們日後心靈創傷,或是有負面影響?這個問題確實受到不少人關注。其實,孩童在住進兒童之家時,院方都有給予心理輔導,讓他們明白當前的狀況。畢竟站在孩子心理的角度上來說,院方還是有必要讓孩子知道“回家”是院方、家長和孩子們共同的約定,孩子被送到兒童之家是無奈也是現實,他們並沒有被家人遺棄。而院方能做的,就是保證孩子的利益,讓他們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能在兒童之家好好的完成學業,健康成長。



除此之外,為了能更完善的安頓這群未來棟樑,兒童之家也必須具備更多的專業服務、教育教養、輔導諮商、陪伴傾聽等,讓在院的小朋友以及少女們能有最好的安排與發展的機會。而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女童之家的孩子都得到妥善照顧,不如我們來看看他們自己怎麼說。
受訪者:郭秀萍 (19歲)

盼讀大學探索新事
物7歲那年,秀萍的父母因性格不合決定分開,母親帶着她與哥哥遠走他鄉定居美里。不久後父親尾隨而至,將她從母親身邊帶走,從此她跟母親、哥哥隔了一座城市,只能靠電話聯繫。同年,因為父親的忙碌,多半時間逗留在外也無暇看顧秀萍,最後才決定把秀萍寄養在兒童之家。多年後父親曾問過秀萍,要不要搬回家與他同住,但秀萍婉轉拒絕了父親的提議。一來是她早已習慣兒童之家的群體生活,再來是跟着父親沒有安全感,於是,秀萍選擇繼續留下,而這一住就是12年。
有着華裔與肯雅血統的秀萍是一名混血兒,平時跟母親兄長說馬來語,跟爸爸則以福建話交談。郭秀萍7歲離開母親,說不想念是假的,所以住在兒童之家期間,也曾飛去鄰鎮探望過母親,當然也有想過搬去跟母親同住,但目前還在本地求學的她不能說走就走,儘管她已是個中六考生,但她表示一切都得等成績放榜後才能做決定。
郭秀萍在兒童之家稱得上是個大姐姐,許多小朋友理不清的事都會來詢問秀萍的意見,秀萍也樂於相助,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做,什麼是不對的。空暇時間,秀萍喜歡閱讀,除了讀書之外,她還喜歡彈吉他:“以前有老師上門來教我們,但現在沒有了。我都是自己慢慢摸索慢慢學,我喜歡彈吉他帶來的感覺,希望日後可以無師自通彈出悅耳的歌。”
目前正在等成績出爐的郭秀萍說畢業之後想要繼續攻讀軟件工程,只是不確定該上哪一所大學就讀。成績向來名列前茅的她表示沒有上過補習班,都是在院內自習:“我覺得上補習班浪費錢和時間,因為教的東西都是學校已經教過的,只要上課有專心,回來勤做習題便沒問題。功課自己學也可以,不懂就問老師或朋友。”說到在學校交友狀況,秀萍說朋友知道她寄居在兒童之家,不會因為如此而取笑她或遠離她,有些甚至都不知道兒童之家是什麼、在哪裡呢!
“我在這裡結交到很多朋友,在學校也是。平時同學要來找我一起做功課,院長是允許的,但如果要外出,就必須得到院長同意。我們一周可以單獨出去一次,不過我們都是結伴一起逛商場。晚上院長是不允許我們外出的,這裡有這裡的規矩,九點過後我們就必須熄燈上床睡覺,不過通常我們還會在床上閑聊。”
記者問她住在這裡開心嗎?有什麼夢想或是想要完成的心愿嗎?郭秀萍表示:“我喜歡住在這裡,這裡有很多朋友,當然如果可以跟父母同住是最好不過。這裡生活要求規律,我們都會按照值日錶行動,有些人不喜歡被約束,就會要求親人接他們回家,但我就過得挺好。我希望我中六成績放榜考得上,能繼續讀大學,將來也希望自己可以環遊世界,能到處去探索新事物,學習更多不一樣的文化與背景。”
受訪者:柳樂樂 (化名) 11歲

想和家人一起住
Q:你知道你幾歲住進來的嗎?為什麼?
A:知道,8歲的時候,是跟姐姐一起住進來的。我爸爸去世了,媽媽要去新加坡做工,沒有人照顧我們,所以媽媽就把我跟姐姐送來這裡。
Q:你跟你姐姐住得習慣嗎?
A:一開始住進來我很害怕,因為我跟姐姐是分開睡的。她跟大班的,我就跟小班的,那時候很害怕,晚上都不敢睡覺。後來姐姐跟我說這裡很安全,而且還有很多朋友做伴,我就不怕了。這裡的人很好,我來的時候他們都會帶我到處去參觀,也教會了我很多事。平時我們放學回來後,有社工來幫我們補習,周末也有社工帶我們去跑步游泳,我們還會學煮菜、做手工藝品等。星期五我們就會一起收拾、清洗這裡。閑時我們就一起玩一起看戲。
Q:你的學校假期都怎麼度過呢?
A:每次放假我舅母或是保姆會來接我們回家。我的保姆是媽媽的朋友,她自己也有孩子,平時不能照顧這麼多人,所以只能在放假時帶我們回家。有時候是舅母來接我們回家小住,不過她的家也很小很窄。但她們都是很體貼的人。
Q:如果給你選擇,你還想要繼續留在這裡嗎?
A:不要,我想跟媽媽一起住。雖然這裡沒有不好,但我想跟家人在一起。加上去年姐姐也搬出去跟朋友一起住,我不想自己一個人在這裡,想跟姐姐在一起,但姐姐說她要做工不能照顧我,等我畢業了才跟她一起。
報導/攝影:陳泌伶
One comment
Pingback: 邂逅善心(上)看顧無依兒童成長 – 砂麼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