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配方奶難超越母乳 母乳餵養需家人同擔責任

配方奶難超越母乳 母乳餵養需家人同擔責任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強調母乳餵養對兒童的重要性,今年的主題為“保護母乳餵養,共同承擔責任”。母乳餵養的媽媽需承擔很大的壓力,身邊的家人與社會該如何給予支持呢?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Addy邀請 四合中醫館 蔡佳盈中醫師來跟我們聊聊有關母乳餵養。

四合中醫館蔡佳盈中醫師接受TeaFMAddy訪問聊聊有關母乳餵養。

本期醫生簡
姓名:蔡佳盈中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士
■上海中醫藥大學碩士
■馬來西亞中醫總會註冊會員
■四合中醫館醫師

1)母乳餵養的重要性以及好處有哪些?

母乳餵養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它還是對母嬰雙方都很重要的一個健康選擇,所以相關的衛生健康部門都支持母乳餵養。

比如說,世界衛生組織在2001年就有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嬰兒餵養方式。在6個月後,嬰兒可以適當添加輔食,但他們還是建議母親們將母乳餵養持續到兩歲或者更長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有建議,在嬰兒出生的頭一個小時里就開始母乳餵養。但是關於母乳餵養應該至少持續多長時間,我建議還是要根據母嬰雙方的共同意願來決定。

這裡我可以提供一些國際母乳會和衛生保健機構認為母乳餵養十分重要的原因和好處。

首先呢,母乳餵養是我們人類身為哺乳動物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大部分女性在產後都能分泌乳汁餵養自己的後代,這當中除了營養支持,其實還包含了媽媽和寶寶肌膚上的親密接觸。

對寶寶來說,母乳餵養有很多好處,首先就是營養。母乳含有最天然也最適合寶寶的營養成分,而且母乳會隨着不同月齡的寶寶,在成分中產生些微的變化,迎合寶寶生長所需。再來就是對寶寶有起到保護的作用,因為母乳中含有很多的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等等,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減少嬰幼兒一些疾病和過敏反應、降低嬰兒猝死症,還有預防一些過敏性疾病、嬰幼兒肥胖症等等。

除了對寶寶有好處,母乳餵養對產後的媽媽來說也有很多好處,首先母乳餵養可以促進產後子宮的修復,因為寶寶吸吮這個動作會促進子宮收縮,所以對媽媽的修復是很有好處的;再來呢,一般的哺乳期媽媽因為體內荷爾蒙水平和平時不一樣,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卵巢和乳腺也是有保護作用,可以減低乳腺和卵巢病變的風險。

母乳餵養與配方奶的差別是媽媽和嬰兒的親密接觸,母乳的營養成分也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

2)母乳餵養與配方奶餵養的最大差別有哪些?對寶寶和母親各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在於少了肌膚的親密接觸,母乳餵養或親喂是一個很難被取代的優勢。再來就是乳汁成分,我們知道隨着月齡的改變,成分也改變。市面上的配方奶粉雖然也會一直標榜添加了一些成分可以促進寶寶智力和成長發育,也確實有很多配方奶粉做得非常接近母乳的成分,但是畢竟少了一些免疫球蛋白,就是我們說的抗體。所以我只能說母乳一直被模仿,但是很難被超越。

配方奶和母乳的差別,第一是親密接觸,第二是營養成分。

而且餵過配方奶的媽媽或多或少遇過這樣的情況,就是寶寶喝了覺得不舒服、便秘或腹瀉、消化不良等等,所以要一直換品牌換到適合自己寶寶的配方奶,這也是一個過程,也是母乳和配方奶的差異,餵養母乳會很少出現這種腸胃道德反應,因為母乳是人生產的乳汁,比從其他動物身上生產的奶更適合人類的幼兒。雖然如此,我還是要替配方奶粉說一句公道話,配方奶粉的出現確實減少了很多媽媽身體的負擔,這解決了母乳餵養在開始時面對母奶沒有生產那麼快和足夠量的壓力。所以在鼓勵母乳餵養的同時,配方奶粉的存在還是很重要的。

3)有哪些媽媽不適合母乳餵養?為什麼?

有的,首先我可以分享我最近遇到的一位媽媽,她的情況就不太適合母乳餵養,因為她有中重度的產後抑鬱症,精神狀況不是特別理想,睡眠品質也很差,所以我就建議她暫時先不要給寶寶親喂,第一可以減少她的心理壓力,親喂的媽媽都可以理解,親喂是很耗心神和體力的一件事,所以暫時不親喂可以幫助她減輕壓力,再來主要還是擔心因為情緒不穩定造成一些人身安全方面的傷害。

另外,如果媽媽本身正在發燒感冒或者塞奶乳腺發炎發燒等等,在服用退燒藥或抗生素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建議媽媽暫時不要母乳餵養寶寶。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比如媽媽在接受放射性的治療、一些藥物的治療或者媽媽本身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情況,都不建議母乳餵養的。

哺乳媽媽在吃任何藥物的時候都可以諮詢醫生適合不適合喂母乳,或要喂母乳需要避開什麼,需要間隔吃藥和餵奶的時間嗎?

4)母乳餵養的母親在哪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是乳房的清潔,要確保每次在哺乳前先做好局部的衛生,用溫水擦拭。有一些媽媽沒有注意到有時候寶寶吸的時間長了,乳頭會有裂口的情況,有小傷口。如果沒有清潔,萬一感染的話,寶寶和母乳也會感染。

再來是餵奶的姿勢很重要,尤其是夜奶,因為媽媽在睡夢中如果是比較迷糊的狀態,一定要小心餵奶的時候不要遮住寶寶的口鼻部,避免窒息或者嗆奶。

第三是哺乳的間隔時間不宜太長,這樣才能確保泌乳量。

第四也是中醫非常關注的,就是媽媽本身的氣血狀態,哺乳媽媽因為熬夜餵奶,本身就容易有陰虛上火的情況,加上喂母乳本身也很消耗自身的氣血,所以哺乳媽媽的調養還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確保有理想的哺乳奶量,當然也不要勉強自己,因為始終每一個人身體極限是不一樣的。

最後就是關於飲食方面,我們建議哺乳媽媽盡量攝取優質的蛋白質還有脂肪,避免一些容易過敏的食物,我們鼓勵哺乳媽媽不要接觸太多的柑橘類,橙子、柚子。有研究發現哺乳媽媽吃了柑橘類的食物,寶寶很容易過敏。同時也要減少咖啡因的攝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免酒精的攝入。

5)哺乳媽媽在生活習慣上需要盡量避免哪一些?

其實,熬夜是無法避免,因為寶寶需要喝奶。如果媽媽可以先把奶擠出來,晚上由爸爸去喂的話,對媽媽的休息來說也是好的。生活上還有很多要注意,中醫上我們有很多退奶的食材,媽媽在飲食攝取時應該要盡量避免,比如山楂或韭菜這類食物、大量吃麥芽也會讓媽媽退奶。

市面上有一些擠奶器,是可以把奶擠出來,存放冰箱後再喂寶寶,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母乳餵養,只是少了親密接觸。這種做法也有要有很多條件要遵守的,比如奶擠出來在室溫不可一超過多少時間,冷凍後不可以直接加熱,要隔水加熱,讓奶變溫。直接加熱的話,免疫球蛋白會被殺死。雖然有很多細節要注意,但這更符合職業女性的母乳餵養方式。

6)今年的主題為“保護母乳餵養,共同承擔責任”,你覺得餵養母乳的媽媽承受了哪些壓力?身邊的家人與社會該如何給予支持?

她們承受了非常多的壓力。雖然我們很鼓勵大家母乳餵養,但是我們更呼籲大眾不要道德綁架哺乳媽媽。

夜奶需要爸爸一起出力,最好能夠輪替餵奶,讓媽媽可以有比較好的休息。

其實母乳餵養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母乳媽媽承受的壓力來自泌乳的量,比如乳少塞奶。有些媽媽的泌乳條件是不一樣,有些是多產媽媽,一天可以有1.5公升母乳的量,有些媽媽就沒有這個量,再加上媽媽的年紀,是年輕媽媽還是高齡產婦、順產或剖腹產,所有的因素都會影響媽媽的泌乳量。

還有就是夜奶,半夜漲奶漲醒或寶寶的哭聲吵醒,連續幾個月每一天都發生,這些都是哺乳媽媽要經歷的。要克服這些問題需要身邊人的支持,夜奶需要爸爸一起出力,最好能夠輪替餵奶。

長輩的壓力也是非常大,有時候對寶寶過度關心忽略哺乳媽媽的心情,比如一味給大量增乳通乳下奶的食物,卻忽略媽媽漲奶的難受、寶寶不願意喝奶哭泣鬧脾氣的時候,不要一直強迫媽媽給寶寶餵奶,孩子夠喝就好。不要給哺乳媽媽太多的壓力,讓她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樣奶水量就可以充足,對媽媽和寶寶來說才是雙贏的局面。

社會可以給什麼支持?第一母嬰室要夠,在古晉來說母嬰室是很少,很多購物廣場的母嬰室設備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我見過國外的母嬰室很舒適,一兩歲的寶寶要在裡邊喝奶換尿布都是很舒適的環境,這也讓媽媽在外喂母奶會比較放鬆的心情。

在公眾場合,如果媽媽需要為餵奶時,大家不要給予太多關注的眼光,因為會讓媽媽非常尷尬。還有一些職業上班的女士需要擠奶時,不需追根問底,給她多一點空間。在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做到最大的關懷其實就是不要關懷。有時候太多的關心對媽媽來說是更大的壓力,不要給予異樣的眼光和評價。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身邊人,要勸告所有的先生們一句話:“Happy wife, happy life”。太太開心,全家就開心。哺乳媽媽要承受太多的壓力,包括心理和生理的痛楚,先生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分擔責任。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