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飲食着手
癌症複發的原因之一是癌症的初始治療沒有完全清除或破壞所有的癌細胞。當癌細胞太小而不能被發現或發生了微轉移時,就會發生癌症複發的情況。由於癌症確實會複發,因此醫生們常常並不能夠保證說患者的癌症已經被完全治癒了。
這一期空中醫生邀請來自百匯癌症中心內科腫瘤高級顧問施慧棣醫生向大家解答為何癌症在治療後會複發。
1)對上個世紀的人來說,癌症就等於末日,而對現時人類來說,大家好像已經可以接受這不是絕症,而是可以被治療的疾病,是否可以談談這些年的醫療科技發展對腫瘤治療的療效、作用和改變?
這個世紀,大家聽到癌症心裡還是會有陰影還會有點怕,但是網絡方便大家可以上網了解,加上癌症不再鮮見,多少耳聞旁人中病並且倖存,所以大家對癌症的陰影會稍微減少。而事實癌症的存活率確有增長,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的存活率都比以前高,這些來自幾個因素。第一、意識。大家都明白癌症是什麼東西。第二、篩檢。要怎麼去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癌症跡象,早發現治療自然而然就比較簡單,這些因素導致存活率較高。比如說我看到朋友患上第一期癌症,從友人發現和治療,到警惕自己注意,比較了解也就不那麼怕,發現任何跡象後就趕緊去找醫生。
再來,治療方案當然療效也更佳,比如肺癌、乳癌、卵巢癌等,有很多新發現,不只是化學治療方面,靶向療法也有很大因素,新的靶向療法可以幫助晚期病人存活。至於初期癌症患者,某些病人可以避免進行化療,從中減低化療的長期後遺症。種種因素導致存活率提高,陰影比較少。
2)癌症康復率和什麼因素有關?
其實患癌因素跟我們飲食、運動、文化息息相關,根據統計,40%癌症和生活方式有關,抽煙、酗酒、肥胖、攝取高油高糖導致三高,長期下來也會影響癌症。癌症跟細胞老化有關係,人年紀越長,中癌症的幾率就越高。
至於癌症康復,一個人如果在罹患癌症之前抽煙酗酒、不做運動、偏食好甜點油炸、不吃蔬菜水果,如果在患癌完成所有療程後,可以從飲食方面着手,小心攝取澱粉糖分,多吃蔬菜少吃肉類魚類,這些可以幫助復原。為什麼這麼說,一個人在完成療程之後,他的細胞還可能殘留以前留下的毒素,所以如果可以從運動飲食方面着手,讓剩下好的細胞返老還童,那麼癌症複發的機率就會減少。
3)所以不是說我們痊癒後就可以恢復原本的飲食和作息對不對?
對,我們的細胞一直都有新陳代謝。我現在身上的細胞七年後會完完全全改變,這些細胞是活躍的,當我們完成治療後,又繼續讓細胞接觸菸酒,當然長回來的細胞,也會變成有癌症的現象,讓癌症複發。所以,可能以前不懂得保健,但是患癌之後一定要懂得。
4)癌症為什麼會複發?
癌症其實分成兩種,即惡性和良性。所謂良性代表慢性病,七八十歲婦女所患的乳癌屬於慢性,可以跟他共存,癌細胞慢慢地長而非迅速擴散,而且也未必會擴散。有些病人會表示自己囊腫已經有六年時間,但是不敢找醫生。六年不擴散這個肯定是慢性病,所以慢性病切除後複發機會就比較低。
快性就是某些年輕人身上所長跟基因突變、遺傳有關係,他們可能每年都做篩檢、乳腺檢查,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個月突然多了個囊腫,而且長得很快。這些就是快性病。這些急性癌症,複發機會就高,因為它長得快,也會因為基因突變導致快速蔓延。
另外,某些癌症本屬於惡性,擴散也快,比如脾臟癌、胰臟癌,而且初期也無法篩檢,因為我們不會隨便讓一個沒有癥狀的人去做掃描,這個輻射很高,所以要在初期發現這些腫瘤並不容易。
還有肝癌、膽管癌,這兩者在大馬都比較普遍,肝癌和酗酒、B型肝炎以及肥胖有關係,長期會導致肝硬化,如果沒有檢查就會導致肝癌,肝癌初期完全沒有癥狀,晚期肝衰竭才會出現,當然治療就非常困難了。
膽管癌也是一樣,可能年輕時吃錯了某些骯髒食物,這些東西跑到膽管,長期導致發炎繼而患癌,這些都沒有癥狀。沒有癥狀的癌症,當他們進入晚期,器官有了損傷才發現,治療困難痊癒可能性也低,複發機會就高。
最重要需要了解的是,有些癌症可以進行篩檢,篩檢就是你身上完全沒有癥狀也健康,但還是選擇讓醫生檢查有沒有隱藏什麼慢性或急性癌症。
初期如果發現,切除治療就比較簡單,復原機會越高。找不出就要有癌症意識,了解可能的癥狀,發現自己出現某些癥狀,趕緊找醫生做檢查。
5)我們可以怎樣知道癌症會不會複發?
初次看診時我們會先判斷腫瘤類型、病人年齡層、免疫系統好壞、有無其它疾病、屬於第幾期癌症,癌症發現得越晚,比如第三期以上,複發的機率就越高。
年齡越高,免疫系統就會變弱,自然癌症複發機會也較高。一個人如果有糖尿病,體質本就虛弱,要抵抗癌症更不容易,癌症複發機會也高。最後就是這個人有無肥胖問題,飲食能否克制,因為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完成後,就要來看看生活方式。
有些人可能飲食正常,也無慢性病,那就去了解,他住的環境、喝的水源、吃的菜飲食方面是不是可以有更佳的改善,有些病人會選擇交代好的方面,其他不問他不說,也許他可能有偏食含防腐劑的食物,所以,有些病人可能看上去很健康不應該患上癌症,深入了解後才能知道可能飲食或睡眠問題其實可以改善。
所以,我會跟病人說其實癌症救了他們一命,因為初期癌症痊癒機率很高,從中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解之後可以改善。
6)哪一種的癌症複發機率比較高?
腦癌、肝癌、膽管癌、脾臟癌,這些複發機會比較高,痊癒機率比較低。
7)很多癌症病患面對癌症複發都會比較消極,親友該如何陪伴抗癌?
一個人消不消極要看本身個性,初期發現時消極,複發之後自然而然也會非常消極。那如果第一次發現的時候,那個人就是樂觀個性,就算知道腫瘤會複發,他們還是一樣樂觀。
每個人個性不同,一個人生最多八十年,很多時候因為擔心腫瘤複發而存有陰影,這個壓力本身就會影響複發機率,壓力大造成吃睡不好,這些對身體傷害很大。所以初次見面我就會以性格着手,除了化療、飲食、運動之外,最好找個方法讓心定下來,不要那麼擔心、悲觀。
家人也是一樣,看見病人消極時,比如年輕患者,父母親給予的壓力最大,有些人已經非常健康、非常努力,家人還是一旁潑冷水,這不允許那不允許,家人以為是一種鼓勵,其實是一種壓力。所以要小心,話出口前先三思。
幫助病人做決定要如何治療,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有弊有利,家人可以一起聆聽,讓病人自己做決定,病人要怎麼做他們心裡有數,家人只要聆聽就好,病人沒有詢問不要給意見,“你想想要怎麼治療,你要怎麼治療我們都會支持你。”看診時,有些病人會讓家人在外頭不參與醫病會面,其實這樣做讓家人更加擔心,反而施加更多壓力到病人頭上。
聽眾問題:
有人說癌症治療或手術後要觀察五年,如果五年後沒有複發就代表以後也不會,這是真的嗎?
有些癌症五年不複發的話,再複發的可能性低於5%。如直腸大腸癌、結腸癌、膽管癌、淋巴腺腫瘤、卵巢癌等,這些癌症五年內不複發的話,那麼可能再複發的機會就非常低。當然不是100%沒有,所以我們讓病人複診,這是一種篩檢。
子宮頸癌是不是容易複發?
子宮頸癌可以進行篩檢,也可以施打疫苗避免罹患。在馬來西亞,子宮頸癌篩檢屬於免費性質,還是有人不要檢查。不做檢查當你被發現時,大多數屬於第三期,發現得晚複發機率就比較高。
如果按時進行篩檢,發現零期或第一期,好好治療的話,痊癒機會高達90-95%。最重要一定要做婦女檢查,子宮頸癌和乳癌是可以進行篩檢的,零期發現痊癒率高達百分之百,但是要發現得早一定要做檢查。晚期子宮頸癌有一種特別的靶向療法,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病人,就算是晚期也有機會可以斷根。
那麼多久做一次身體檢查最好?
體檢一年做一次,普通驗血報告,另外順便進行乳房造影檢查、超音波掃描,子宮頸抹片每年進行一次,五年結果都正常就可以三年進行一次。人類乳頭瘤狀病毒基因檢驗則是五年做一次就足夠。
本期醫生簡介
姓名:施慧棣
英國萊斯特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學士(腫瘤內科)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