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查閱新聞時看到了一篇報導,報導中引述了一位投資顧問在接受訪問時的分享。簡單來說,投資顧問本身並不鼓勵年輕人為了籌辦婚禮而申請貸款,因為這麼做將會增加日後的生活負擔。但是,依然有許多年輕人上門表示會選擇貸款其實也是“逼不得已”,一來是本身經濟能力並不允許,再來是父母要求必須辦婚禮。

對有些人來說,結婚是兩個人的決定,因此只要兩個人能達成共識,其他都不是問題,旅行結婚貌似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如此,也有些人認為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就好比剛剛提到的倘若父母堅持,孩子也只能想辦法配合,儘可能辦到面面俱到。我不是要嘗試說服你去接受哪一方的想法是對是錯,而是建議你冷靜下來,理智地分析什麼是“可以”和“必須”。
每每聽長輩聊到那些年他們結婚時的點滴,再和現今大多的婚禮相比,我想我們都能同意一切都已今非昔比。有時候,我認同那些不靠長輩的年輕人如果想辦婚禮其實並不容易。因此,如果因為一個人沒有能力辦婚禮而斷定是這個人的問題,這樣的說法有欠公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不會曉得每個人都在經歷、面對着什麼。
試想想,親朋戚友笑得合不攏嘴前來祝賀,而你卻因為債務負擔心中獨自淌血,為了辦婚禮而搞得自己如此委屈,這還有什麼喜慶可言?再說了,親朋戚友如果了解你的經濟狀況和難處,真心祝福你的人又怎麼會讓你難堪?量力而為吧!為了辦婚禮而搞得自己負債纍纍非常不理智。和另一半、家人一起好好溝通,如果有能力婚禮當然可以辦,但如果目前還沒有能力,不必苦了自己。
扛債辦婚禮,一點兒都不浪漫。幸福的可貴之處從不在於你的婚禮有多奢華氣派,辦婚禮更不是做秀演出,亦不是娛樂大眾,所以婚禮又何必為別人而辦?如是談面子與婚禮,我更認同兩人相愛、幸福足矣。
《生活TEA Talk》Kenji(Tea FM早班最給力 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