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佳節即到,家家戶戶團圓聚首,三餐豐盛之際,不妨為家人做幾道簡單烹煮,既美味又健康的藥膳蔬食,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能增強體質,幫助預防節後疲勞,讓全家人在歡聚中享受滋補之福。
中醫藥膳是依託中醫理論,將具藥效的食材巧妙搭配,調製成具有治病或保健功能的食譜。在新春佳節團圓之際,我們更應注重“未病先防”,把養生之道融入日常飲食,增強體質,預防常見病症。正如中醫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藥膳提升身體防護
中醫碩士楊素雄受訪時透露,一些藥食兩用又美味營養的料理,如粉葛湯、帝皇菌蛋花湯、冬瓜湯等,都是經典的藥膳食譜,這些食物不僅美味,更具有顯著的保健效果。粉葛(葛根)有生津止渴、舒解頸椎病的功效;帝皇苗(落葵)能潤腸通便;冬瓜則能降血糖、降血壓,且適合減肥;番薯葉健脾養胃,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番茄有健胃消食、護心保肝的功能;蓮藕能改善腸胃,預防貧血、止血。它們都是植物性食材,藥食雙用,不僅營養豐富,更能增強免疫力,提升身體的自然防護能力。
藥食養生同源同功


他稱,“藥食兩用”是指既可作為食材,也能用作藥材的植物,經過千年食用實踐驗證,它們對人體無害且益處多多,適合大眾長期食用。在中醫傳統理論中,“藥食同源,藥食同功”早已成養生的智慧寶典。這些植物不只為我們提供美味餐食,也為我們帶來養生保健的力量
千百年智慧結晶
楊素雄說,藥膳不僅要口感佳,更要兼具療效。歷史上的中醫藥膳方多如繁星,但它們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數量,而在於它們的效果。每一道藥膳,都是經過千百年實踐和總結的智慧結晶,兼具“藥”的力量和“精”的內涵。

“我已素食二十年,倡導蔬食為主,尤其推薦大家多吃藥食兩用的食材,將其烹煮成家常菜肴,既簡單又養生。這樣一來,既能滿足舌尖的美味,又能調養身體的健康,何樂而不為?”
他說,無論是節日期間,或是日常生活中,感冒咳嗽、大病初愈、手術恢復,甚至是癌症放化療後的調理,藥膳都能為身體提供有效支持。它不僅適合全家老少食用,也尤其適合在新春佳節期間自我保健、預防疾病,守護全家的健康。

趁新春佳節到來,楊醫師推薦幾道藥膳蔬食,鼓勵大家多在日常生活裡享用,尤其在佳節期間暴飲暴食後後更應調節飲食,保持有規律的飲食習慣。
香椿

學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大眼桐、春陽樹、豬椿、春尖、毛椿、椿芽、杶、椿摴樹、櫄、橁等,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於中國。其種加詞“sinensis”意為“中華的”。
香椿葉

有“樹上蔬菜”之稱。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止血固精
可食用或藥用,民間自古就流傳“食用香椿,不染雜病”的說法,根、皮、葉、花和果實均可入藥。近期西方醫學研究發現有抗氧化效果,抗癌效果比起地瓜葉高3-10倍。
(資訊摘自互聯網)
香椿核桃猴頭菇

材料:香椿嫩芽一把、核桃適量、猴頭菇適量、蒜米少許、姜絲少許。
煮法:先將蒜米以油爆香,再加入核桃、猴頭菇與姜絲,調入少許素蠔油,翻炒三至五分鐘。最後放入香椿嫩芽,繼續翻炒半分鐘,香氣四溢,便可盛盤上桌。
功能:滋補肺腎,健脾開胃,提升食慾。
營養與功效
香椿,這道“樹上蔬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B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尤其以維生素C含量最為突出。每100克香椿中,蛋白質含量高達9.8克,鈣含量為143毫克,維生素C更是115毫克,堪稱蔬菜界的“營養先鋒”。香椿內含有的維生素E及性激素物質,不僅能抗衰老,更有補陽滋陰效果,因此被譽為“助孕素”,是春季食補的絕佳選擇
核桃味甘、性溫,能補腎溫肺、潤腸通便,所含脂肪和蛋白質更易為身體吸收。此外,它還含有多酚和脂多糖成分,現代研究表明,核桃有抗衰老、美膚、防輻射、防癌等多重保健功能。
猴頭菇性平,能調理五臟,健脾補虛,益腎精,增強免疫力,是調節血脂、抗癌的健康食材。其豐富的蛋白質、低脂肪以及礦物質和維生素,特別適合用來增強體質、抗衰老。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