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馬當十一哩中公 新校地好山好水

馬當十一哩中公 新校地好山好水

從馬當十一哩中公展示的新校舍建設藍圖中,校園建設新穎現代化,加上新校地後有馬當山,旁有溪流,這確實是好山好水!就連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蔡文鐸,也不禁讚歎馬當十一哩中公日後遷移到新校地後,將是全砂最美校地。

該校早前在董聯會協助下向首長反映馬當11哩中公面對校地不足而希望申請新校地時,起初是抱着嘗試心態,不料成功獲得首長認可及批准一片靠近馬當紅橋附近的政府地作為新校地遷校,馬當十一哩中公終於將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麗校園。

馬當紅橋十一哩中公目前的校舍,顯得簡陋。
馬當紅橋十一哩中公美麗的花壇。

新校舍樓高四層

建設新校舍,校方力量微薄,包鳳希希望獲得專業人士的協助推動新校舍計劃,同時校方將致函聯邦政府,以應付新校舍硬體設施的需求。

尚未施工的新校舍有4層樓高,共15間課室,其中有電腦室、辦公室、圖書館等。校舍底樓也設為多用途空間。

一旦新校舍落成後,在未來10至20年招收學生方面,都不必擔心空間問題,加上舊校舍已不合時宜,馬當十一哩中公需要呈現新氣象。

從藍圖可見,新校舍設計新穎現代化。

申請校地撥款要抓時機

另一方面,蔡文鐸預計今年仍無法展開建校工程,目前仍需耐心等待地契批文。

他呼籲董聯會屬下各校要向政府申請校地或撥款,須順應時勢發展,看準現階段的局勢,為華小爭取更大發展,馬當十一哩中公就是典型例子,也顯示出首長對各源流學校的公平對待精神。

遷校藍圖完成

如今,校方馬不停蹄進行籌備工作,包括新校舍藍圖已完成,只是必須等待州政府正式批出地契,這樣才能向外籌募興建新校舍的經費。

從馬當十一哩中公展示的新校舍藍圖中,可見新校地後有馬當山,旁有溪流,可謂好山好水。

“鐵娘子”校長樂當“拓荒牛”

馬當十一哩中公校長包鳳希頗有“包青天”兩袖清風,為民請命之勢,總是充滿活力,積極展望新挑戰,且樂當“拓荒牛”,全副武裝做好準備為學校及教育貢獻力量。

面對建設新校舍的重擔,校長包鳳希積極展望挑戰。

新校舍預計須耗資400萬令吉至500萬令吉,目前校董會僅有49萬令吉,距離目標尚有一段很遠的路。

這個重擔的沉重力可想而知,但從包校長的眼神里,顯露出靈活、有神、明朗,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她的處事作風嚴謹,為了節省經費,近3年來沒有修補現有殘舊校舍,頗有成大業者要能忍辱負重,非逞一時之快之勢。

這間課室是我們的“棲息地”,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圖書館雖顯簡陋,但勝在採光度佳。
為了節省經費,作為建設新校舍,校方近3年來沒有修補現有殘舊校舍。
學校辦公室。

多校申請新校地

在董聯會推動下,其他學校如朋尼遜路15哩中公、石隆門中公、4哩半中公、35哩中公也向首長申請增加校地。

根據蔡文鐸透露,目前朋尼遜路15哩中公及石隆門中公正在向政府申請毗鄰40點及1畝地大的新校地,而4哩半中公60點地及35哩中公1畝大的新校地已被批准,如今已開始擴建新校舍。

他希望這些新校舍落成後要辦學前教育,以維持微型華小的學生來源。當市區發展呈現飽和後,位於城市邊緣的市郊區房屋業發展將興起,那麼當地學校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距離教室100米,也會聽到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
“教室是我們共同成長的地方,我們要愛護它。”
隨着華小出現許多非華裔生報讀,老師隨之面對許多教學挑戰,但只要秉持有教無類精神,相信多年後會看到收成。

隨着華小出現許多非華裔生報讀,老師隨之面對許多教學挑戰,但只要秉持着有教無類的辦學精神,相信多年以後老師們會感欣慰。

“這些在華小畢業的非華裔生,他們日後在不同的政府機構崗位上工作,掌握了額外語言的他們可為不諳國英語的華裔提供有效服務。”

中國富強,處處商機,華文有價,學習華文的風氣在全世界展現,無可厚非的證明華文的價值所在,毫無虛假。

不過,蔡文鐸說,先賢維護華教並非看到華文的商業價值,這是因為母語是華裔子弟的母語,我們必須貢獻綿力。

語言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若沒有或不珍惜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就如同浮萍,失去靈魂。

楊麗華/報導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