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龍腦香●婆羅洲熱帶雨林之寶

龍腦香●婆羅洲熱帶雨林之寶

婆羅洲素來以其地方生物多樣性而聞名,除了人們經常提起的多種特殊動物之外,這島嶼也是15,000種植物的生長之地。東南亞的森林以龍腦香為主要樹種,根據學者們的記錄,在婆羅洲,低地和高地森林中超過20%的樹木是龍腦香樹,這些高大樹木是樹冠層最主要的成員,超過50%的樹冠層樹木來自於這個家族。龍腦香樹可謂婆羅洲熱帶雨林的優勢物種,這種由單一家族主宰整片森林的這種現象,並沒出現在其他主要熱帶雨林里,因此,東南亞熱帶雨林是非常獨特的。

龍腦香科植物是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標誌性植物。

砂特有性 世界最高
龍腦香科是泛熱帶植物科,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植物有500多種,南美洲只有2種,非洲約50種,其他的都分布在東南亞,而婆羅洲更是龍腦香多樣性的中心,這裡有269種,其中162種是特有物種。婆羅洲龍腦香的特有率 (60%) 大大超過附近的馬來西亞半島 (14%) 和蘇門答臘 (10%),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婆羅洲的土壤和地形異質性加高。婆羅洲特有的162 種來自九個不同的屬,即:異翅目、毛葯香屬、龍腦香屬、冰片香屬、坡壘屬、柳桉屬、娑羅屬、長隔香屬和青梅屬。其中娑羅屬的特有物種有85種,是最多的,其次是青梅屬,有26種特有物種,坡壘屬特有種則有26種。


婆羅洲在政治上分為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個國家。然而,在植物區繫上,分為四個主要區塊,這些區塊由砂拉越的主要河流和中部高地所隔開。砂拉越是四個區塊中,龍腦香科物種豐富度和特有性是最高的,一共有148種,其中20種是砂特有品種。

左圖顯示婆羅洲四個區域各別擁有的婆羅洲特有品種龍腦香科植物數量。右圖則顯示各個區域受威脅物種的百分比。砂拉越擁有148種特有品種龍腦香科植物,其中有61%是受威脅物種。(資料來源:《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紅皮書》)

高大樹木 庇護雨林
混合龍腦香林是一種低地森林,從海平面延伸至海拔約750-1200米,主要位在排水良好的低地丘陵,婆羅洲的混合龍腦香林估計有超過2000種樹木,其中龍腦科植物為主要組成,因而被稱為混合龍腦香林。在婆羅洲八大森林類型中,混合龍腦香林的植物物種最為繁複,生物也最豐富精彩。本地植物學者們在砂拉越朗卑爾國家公園一個52公頃的範圍內就記錄了1100種樹種,其中有88種是龍腦香科植物。

龍腦香的名稱由來是因為某些種類能提煉具有特殊香味的樹脂,其學名為Dipterocarpaceae,希臘語的意思是“雙翅果”,不同樹種的果實有兩枚、三枚、五枚果翅。龍腦香植物和許多熱帶樹種有相似的生存適應方式。台灣楊樹森教授在《崩落的野生與天堂》中如此形容龍腦香樹木:“樹木競爭向上,長得高才能夠爭取到更多陽光,經常比封閉的樹冠層長得更高成為突出層,突出的樹冠由天空往下看像是一朵朵的綠色花椰菜。突出層的植物高度可達70公尺,圓弧形樹冠直徑可達20公尺,支撐的樹榦筆直瘦長,木材堅硬無比。由於淺薄的土壤讓根系無法深入,因此演化出大面積的根系向水平延伸,可長達30公尺以上”。


龍腦香科植物有長間隔的開花期和盛果年,一棵龍腦香樹要生長至少25年才會開花,開花時,它集中火力一次性大規模開花,這樣能提高授粉成功率,降低近親交配率。開花結果後,通常需要一年的休養期來回復元氣,繼續生長。每隔2至7年會有一個盛果年,這時候多種不同的龍腦香樹會一起結果,果實多到吃不完,這樣各種樹就能保存足夠的種子來繁衍。這長間隔的盛果年也能避免動物以龍腦香棵樹的果實為主食,增加成功繁殖的機率。龍腦香植物果實成熟時,會從高大母樹上掉落,乘着風把果實飄到離母樹很遠的地方去,減低母樹、幼苗和種子間的生存競爭,同時減低被植物吃掉的機率。

龍腦香科植物以雙翅種子命名為Dipterocarp。(攝影:鄭生隆)
高聳的龍腦香科植物,比樹冠層長得更高成為突出層,由空中俯瞰有如綠色花椰菜。(沈競辰攝於沙巴)

強大植物 用途多廣
我們平時在市集常見的雨林食材多半來自混合龍腦香林,例如臭豆、大杯橄欖、蘭撒都是突出層的大喬木,而像野生芒果、野榴槤、波蘿蜜、野生紅毛丹、龍眼、野山竹這些都是主冠層的成員。而森林下木層的山楊桃、木乃果、無花果是婆羅洲森林野生動物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它們在主要結果季節之外,為動物們提供果實來源。至於棕櫚科的蛇皮果、芭蕉科中的野生香蕉,以及多種姜科植物的野薑果,常常被路過的獵人和採集者順手取食。由於食物豐富多元,這裡孕育了熱帶雨林大部分大大小小的哺乳動物和鳥類,包括:紅毛猩猩、長臂猿、須豬、馬來熊、蝙蝠、穿山甲、樹鼩、犀鳥等。

龍腦香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這意味着它們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廣泛交易。大多數龍腦香是大型樹種,具有長而直的樹榦,併產生各種不同的木材類型,有些堅硬耐潮,有些緻密,也有材質比較軟的。堅硬耐潮木材是木材市場上重要的極品,也是作為建材的極佳材料。有些龍腦香木材可用於製作傢具,有些樹種的樹脂可用於噴漆工業、製作油漆、造船。還有些品種可以提煉成精油和藥用品。不過,在人們大肆砍伐與其他經濟活動(大規模商業種植)和地方發展活動下,許多的龍腦香科植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面臨絕種的威脅。

樹木在樹冠層才有分枝, 葉片幾乎只長在此。這裡是許多動物的家。( 長毛龍腦香Dipterocapus crinitus)

●瀕臨絕種 生態危機
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於2021年出版的《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紅皮書》一書中記載,在婆羅洲的162種特有種龍腦香當中,有99種是受威脅物種。如果那些被歸類為‘數據不足’的種類,與其他評估種類也有相同的受威脅概率的話,那就表示62%的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科植物在面對絕種的威脅。


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顧名思義,是指任何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滅絕的物種(包括動物、植物、真菌),也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現狀中對易危物種(VU)、瀕危物種(EN)、極危物種(CR)的統稱。婆羅洲99種受威脅的龍腦香,分別有18種極度瀕危,34種瀕危及47種易危。大多數婆羅洲特有的龍腦香(94%)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只有4種具有穩定的種群。13種極度瀕危物種,其種群數量在三代之內下降 ≧80%,因此需要緊急保護行動。

圖表所示乃IUCN紅皮書物種保護級別中婆羅洲龍腦香科植物的百分比。(資料來源:《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紅皮書》)
娑羅雙木( Shorea elliptica)是婆羅洲特有品種,其族群數量在過去三代間已減少50%。
Shorea Richetia 是易危的婆羅洲特有品種。

龍腦香科的樹木在東南亞的森林中佔主導地位,這意味着保護該科對於保護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而這項任務不僅需要本地各個領域人士的共同參與,它也是一項環球性當務之急的任務。在砂拉越野生動物保育法令(1998)下,目前有六種龍腦香植物被列入完全保護物種名單。BGCI與多位本地及國外學者針對婆羅洲龍腦香科植物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其中的研究結果發現,有15種受威脅的物種並不在保護區內,因此BGCI認為應進一步確認和探討將該些樹木生長之地納入森林保護區作就地保育,又或者域外保育的彈性。該組織也鼓勵各界繼續在婆羅洲推廣永續森林管理的政策(SFM)與森林生態採伐(RIL)技術。同時對各利益相關者或單位灌輸物種與棲地保育的意識。保護區需設立監控棲地
品質的架構,確保和維持保護區的操作。在地的生物保護條規與政策,必須緊跟着當地、全國與全球的腳步進行。BGCI希望《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紅皮書》能發揮作用,喚起全球對婆羅洲龍腦香科植物的關注,着手採取保護行動。

文字報導:戴舒婷
資料參考:《婆羅洲特有種龍腦香紅皮書》《崩落的野生物天堂》

Check Also

我們與經濟的距離(五)老木生機延續物命

在永續建築中,木材是極受推薦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