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美画风切换到真实年代 顺手记录自家阿婆溢感动

【本土味是什么?】


“拿到自己画的绘本那一刹那,有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

关氏两姐妹关净文(右)与关荔文第一次加入绘本创作,滋味特别不一般,拿到书本的时候有“美梦成真的感觉”。


关净文关荔文两姐妹是《阿婆的味道》绘本的绘画者,两个零零后女生经姑姑引荐后成功加入制作团队。两姑娘一开始略有生分,谈及擅长的板块后都很好接住了问题。自言绘本的绘图创作是第一次,合作中撞击很多火花,也学习到了很多。荔文表示,自己擅长和习惯的风格其实偏日系唯美画风,主打一个美就是了。身为自由工作者,过去所接的案子要求也大多是“画美就好”。待在同样风格的框框久了,总感觉想要打破一些什么。那么刚好机会来了,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关于这一点,洪诗川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日系动漫在全世界那么成功,只要说出动漫大家都能联想到日本,那么我们呢?我们要怎么样制作出属于自己味道、一拿出来大家就能了然,这就是代表我们的本地创作?

主人翁的形象一开始并不长这样,关荔文修改了许多版本才定案。


【实地考察与人物观察不能少】

场景绘者关净文参考了许多网上资料,也特意前往文化村、新尧湾去了解该地擂茶餐厅构造。


荔文这一次和姐姐一起接下这个案子,第一固然是新鲜,其次也颇具挑战。这一次,自己需要摈弃旧有的惯性画法,重新创作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真实生动并且与文化挂钩的形体神态。这一个创作,不单单只有想象,还需要实地考察。


以往自己创作的时候只需要尽情把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好。这一次,单单是人物创作,她就画出了好几个版本。一旁的惠玲与诗琴也点头赞许,表示年轻姐妹非常乐意学习,态度积极非常值得嘉奖。至于指导者洪诗川,因为自身专业背景关系,也会经常给予两姐妹意见,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船儿行驶速度不求快,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只是求稳求好。姐姐净文坦诚,参与绘画到出版摸到实体的整个过程,确确实实为她拉伸出不少自信。


这次的合作,两姐妹分工明确,妹妹以人物形象为主,姐姐则是负责打造场景。虽然绘本里头的房屋背景可能呈现出来的样子只是小半部分, 但是净文一开始就先把整个屋子的构造给画出来。两姐妹也一块到新尧湾了解实际了解擂茶餐厅的设计构造等。至于里头的建筑,则是在实地走访文化村后变化出来的概念。净文自己也会向婆婆取经,了解90年代屋子应该会有的样子,比如按照当时构造大门会在哪里等,思考两个故事主人翁在屋子里面会做些什么,然后再细细雕琢去设计镜头感。

【人物绘画不是单单追求美 真实生动更重要】


因为人物身处90年代,虽然可能和原型故事有些差距,但是年代、穿着、风格,制作团队都希望能打造出那个年代的雷同之处。是以,净文荔文两姐妹在阅毕故事后的构图初期就四处搜寻资料,想知道两位作者官惠玲和罗诗琴心目中的人物、场景究竟应该会是什么样子。对于故事中的小女孩形体神态姿势等参考,荔文特意前往朋友工作的幼儿园,去看看孩子们的各种真实样子与动作后,才落笔绘画。书中灵魂人物阿婆,荔文就完全以自家阿嫲的形象去模拟。为什么叫模拟?因为要有真实性,绘本人物坐着、站着、笑起来的样子都不能单凭想像去画出来,不仅死板,也会脱离现实太远,看起来就会很突兀。


所以借鉴自家阿嫲的各种姿势形态,比如阿嫲会怎么坐、那个手臂延展起来的样子应该会是这么样的,靠着这样去画出一个更真实的人物形象。此外,两姐妹也会询问婆婆当年的故事,因为接下这个案子,反而对老人家的过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亲近,这么顺手记录了一些婆婆的过去,是意外收获也是真心靠近的好时机。婆婆念完了绘本后,认为里头的姑娘家阿花和荔文有几分相似,荔文微妙,她在画的时候并不觉得,反而其实在刻画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自家姐姐净文小时候的形象,所以参考了一些。


【麻雀组与人物组的对照】


虽然绘本里的房屋构造大多时候并不完整,但关净文还是自行画出了一个完整的房屋,再去构思场景。

绘本导读的用意是让人们去发现一些绘本细节,就比如阿花和阿婆两形象的对照,荔文发挥创意,引入两麻雀在绘本中,麻雀幼小的形态、长大独立的样子,会依据婆孙俩的进展有所不同。比如愤怒的阿花对应的小麻雀,也会展示不一般的样子。阅读中藏小惊喜,实属锦上添花。


至于什么样的孩子能在阅读过程发现这俩麻雀的存在?官惠玲分享,就有习惯阅读绘本的孩子自己发现了麻雀的不同。其实绘本是用图片说故事,官惠玲坦言,作家若能自写自画这本书才会是最完美呈现的样子。因为只有作者知道,什么样的图和什么样的字能搭出最好效果。所以,这本绘本的制作,作者与画家就是在一次次的协调与沟通中,展现出彼此想要看见的画面。


【向着美好与爱结的果实】


为什么后来跑去出版书籍,洪诗川分享,书本呈现是一个很完整的制作过程,而且对他来说,书本的影响力更大更深也更远。出版这一本书,节奏虽然不快,但他真的尽情投入也尽情地“玩”了一场,把想要发挥的都畅快实验了。


收集资料其实就是一个考察过程,也是罗诗琴最大的收获,只是凭空想象或看过真的不行,实际体验才最真实,她也认同团队那一份想要共同结出最棒果实的初心,不会因为谁了说了什么而放在心里计较,大家的心都一样,就是朝着美好出发,当然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还有出版下一个绘本的机缘。


总召集人官惠玲浅浅一句,万般皆是感谢道尽了过程感慨,早在社交媒体叙述这一路走来各方倾囊相助,是爱推动这一切,也是爱成了《阿婆的味道》最大的调料。

报导:游晼婷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土绘本系列2

Check Also

我们与循环经济的距离(六)消费者是循环经济 最根本的驱动力

每个人只要生活在一个社区里,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