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说一次试试看

长女说话一向不必爹娘操心,牙牙学语速度一早就跟上大队,一岁半到三岁之间最为古锥,语音半准不对又急于跟人沟通的样子,常常叫人忍俊不禁。

如今六岁近半,该学的不该学的都精透了,地方妈妈近日头疼是她说话的方式和态度。

管教这方面,免不了孩子有不顺你意的时候。屡劝不听的老毛病发作时,地方妈妈最易爆炸,情绪一上来“你不这样那我就这样”就脱口而出。按道理来说,如果“我就这样这样”是真正会进行的处罚,小人儿经历过教训,应该是不会再重蹈覆辙。只是地方妈妈惩罚不够彻底,十次里头大概五六次会实行,剩余半数多是呼喝制止。

久而久之,小妞也如法炮制,你怎么应她,同样的回应就丢过来。

比如“再不收玩具我就丢”,她就应个一句,“那我也丢你的东西”。关于收玩具最新鲜的回应是“你丢我的玩具那我就丢弟弟的玩具。”。地方妈妈荒唐,当下只能冒出一句“你再说一次试试看”,结果不过几天,一字不落丢给妈妈。

那当然,是没有人教过她这种说法方式不仅达不到目的,还能加倍激怒老娘。头遭听见这些话语,着着实实一口老气被噎着,下场是被修理得体无完肤。前几次是破口大骂,到后来发现她根本不理解这些话的语境,只知道我被激怒了我也要用同样方式让你生气,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使用。

不过是中午的事,地方妈妈才提醒自己要注意语气,用餐时点了两人份饮料,小女见状,可能以为可以和娘亲分享饮料,尝过为娘的无糖柠檬茶后发现是苦东西,又也许是被爸妈笑自己的表情激怒(才想起这个可能),开始胡乱言语,地方妈妈瞧她含着吸管不动,心里已经开始不适,直言你根本没喝,结果她一句,“那我吐口水在里面”,神智线立马崩断,劈头一顿教训。

孩子不对劲,从大人身上找根源就是了。

思来想去,还是大人种种回应出了问题,所以她不打人但是和妈妈一样用威胁利诱的方式表达情绪。只是正向回应和说到做到这件事,经常会屈服在环境体力上面,所以向情绪低头。那自然,你有多反感这种回应,情绪反弹就有多大,这种打脸可真是赤裸得让人无法逃避。

说到底,修正自己的情绪,要比修正孩子脾气来得更有效果。所有你瞧见而来的忤逆不顺,都是来自自己以及孩子所处的周遭,这面镜子坦然光明,你如何投射,它就一点不差暴露另一面。

《写生·写活》文/图:伪蓝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