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只需简单的文字表达

《绑“焦瓦”的学童》作者杨佩珊。

“写作不需要用难的文字,只需要用简单的文字去表达。”《绑“焦瓦”的学童》作者杨佩珊是这么说的。

《绑“焦瓦”的学童》以精辟的题材,精简的文字配搭绘图,描述乡区孩子成长的过程,让读者能够直接读懂故事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故事的内容非常励志。
这绘本也成功的冲出海外,入围2022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翻译组奖项。
《绑“焦瓦”的学童》是以华,国双语图文并茂,记录着50年代北砂偏远乡区—峇里奥孩子真实生活写照的本土绘本。
这本绘本反映了乡区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成长,独立的生活,一些还得担起家庭责任,这也让他们比城市孩子更显早熟,稳重,独立。
孩子们在乡区的生活虽然没有城市孩子般多姿多采,优渥,富足,无忧无虑,充满童趣的生活,但他们在大自然怀抱中无拘无束的嬉闹,在凉快的河水中畅游。
因为上学的路途遥远,每个孩子六年小学生涯徒步的行程可达10万公里,他们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如今他们许多都已学有所成,成为各领域专才。
杨佩珊表示对得奖感到很高兴,也很意外,因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参加比赛。这是她写的第二本书,由阿米(梁玉美)绘图,以绘本形式出版,如今在网络上热卖中。
她说,《绑“焦瓦”的学童》的故事是来自圣经班一位朋友的经历。
她指出,其实原住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环境不一样。原住民孩子有他们的智商,也更独立,他们在森林里的生活乐趣也很多。
她的第一本书《汨汨乡情》,在2018年由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出版和/发行,是一部充满情味的砂拉越断代史篇。
杨佩珊是一名退休老师,曾在国小,华小任教。也是出版社,报馆的特约,曾参加过写作班,2015年开始写稿。
她自小时候开始就喜欢看书,在妈妈默默的支持下,看了很多的书。就读小学3年级时,所撰写的第一篇作文被老师帮忙投稿到报章上刊登。
非常感恩,觉得很幸运自己有一位很好的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呢?“念5年级时,有一次妈妈扛了两篮重达80斤的黄梨,只卖了6令吉40仙,当时隔壁就是书店,徐志摩的一本书卖5令吉,我跟妈妈说要买书,妈妈直接就买了给我。我在60岁时才发现,妈妈辛苦扛了两篮黄梨的钱才卖6令吉40仙,母女俩的车费2令吉,我买一本书就几乎把卖两篮黄梨的钱给花完了,而妈妈什么都没有说。”这让她感触很深,也难以忘怀。
她表示很幸运小时候在马鲁帝侨南小学读书时,学校非常注重阅读,每班级都有购买读物,还互相交换阅读,再加上母亲定期购买学生周报,杂志,所以让她有机会看了很多的书。
一直让她很感恩的是,当时家里虽然贫穷,但妈妈还是会买书给她。
杨珊佩感谢中学老师谢名平,是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非常细心,认真教学,修改学生作业,以及对她在写作方面影响很多的民丹莪拉让师训学院教导语文、文学、教学法的Jokin Ulok教授,小学时的林宝荣老师,他是第一位帮她把作文投稿的人,和文桥传播中心的两位老师黄子(福溪)与黎美容的教导与鼓励。
她也感谢上帝给她写的恩赐,让她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天地万物的感受,与他人分享。“也谢谢读了我的文字,告诉我他们的感想的读者”。

杨佩珊(左1)及学员与写作班老师(左4,5)合影。

杨佩珊感言:

砂拉越有多少民族,您知道吗?
写书,从来不在我的期待中。所以,虽然出书了,始终不敢妄称自己是作家。
写,是因为有话要说。小学与中学时期,我是个安静的小孩;有话都不敢说,就偷偷把它写下来。看见美丽的风景、事物想说,没得说,知道某个有趣的故事就写下来。作文课写的是指定的题目,许多时候不合乎我的胃口。所以偷偷的写自己喜欢的事与物,并且不敢给老师同学知道自己有投稿。
所以至今还是不敢称自己是作家,只敢说自己是喜欢写的人,喜欢写真实的,感动我自己的事与物。
出书,真是意外。《绑焦瓦的学童》的出版对我来说更是意外中的意外。
首先是一次谈话中,作家晨砚女士听我说到砂拉越有很多种族(大大小小的种族共有40个族群),而且大家都能和谐共处。她很惊讶,原来砂拉越有这么多的种族。这也是大部分西马的同胞不知道的事。
我告诉她,我有很多原住民朋友与同学,他们都很好。不过他们念书时,很多都是要长途跋涉,非常辛苦,不是住在城市与农村里的人所能理解的。说着说着,我就提起加拉必族小学生上学的趣事,那是我八十年代查经班组长的故事。
她就说:“很新鲜啊,把它写出来。”
“是吗?对我来说,不值得写,很多原住民都是这么上学的。”
“对西马人来说,却是闻所未闻。写吧。”
写后发表在小活力版。过了大半年,文桥的编辑打电话给我说要出绘本,而且是双语版。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画家阿米没见过加拉必人,而且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加拉必人,就跟我要一些资料。
她也不知加拉毕人与雨林里的植物长什么样子,恐怕画出来失真。我本身去过巴里奥,也走过巴里奥的森林,吃过他们的食物,也爬过巴里奥的祷告山,参加过加拉毕人的晨祷与晚祷,也见过他们在客厅中间的灶烹煮与取暖。但画家听我口述,还真的不如一见。因为单凭老照片,还真不容易画出加拉毕人的样子、婆罗洲雨林里的植物样子和野菜的样子。
阿米决定亲自到巴里奥一访,亲自走进森林,访问那间已经消失的小学的遗址。她的专业,使得这本绘本非常传神,真实。
我的加拉毕朋友费丽达一见这本绘本就买了。她说:“这也是我的童年经历。我要用它来说我童年的故事,给孙儿女们听”。
费丽达已经是个祖母,她虽不是故事中的一员,却有着同样的上学经历。对她来说,这个绘本带给她童年的回忆,也是她可以向孙儿女们讲述的亲身故事。尤其绘本的图画让她讲故事给孙儿女们听时,让他们犹如目睹现场。
另一个伦巴旺朋友麦克也买了。他也说:“虽然不同种族,这也是我们的故事。希望您也能写一些我们民族的故事。”
杨玲玲传道与张克娜说她们要用这个绘本到学校去讲故事。
一个德国朋友说:“为什么没有英文版?我希望直接读,而不是由他人翻译。外国人也会喜爱这个故事。”
所以非常感谢阿米的专业,没有她精彩的绘图,单凭文字,读者未必明白小孩们要过河竟然要踩在用单支竹子扎成的独木桥上;小孩在森林里吃的野菜长什么模样。有句话说“一图胜千言。”阿米的绘图,使得读者如身历现场。
也非常感谢翻译的廖翠萍老师。她的翻译让不会中文的原住民朋友可以读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让他们惊喜有人关心他们,与他们的故事。
这些长途跋涉,历尽艰辛上学的孩子,后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那位偷偷拿走同伴们遮羞布,调皮的罗伯加朗长大后成为留学英国的农业专家,如今已经退休。
今天许许多多少年人生活舒适,反而不愿意求学,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心疼。相比之下,童年上学经历艰辛的原住民学童,艰辛反而是变相的祝福。生活在温室的植物,开不出花,结不出果实;经历风雨的野生植物反而开出奇葩。
上星期,我在美里的新联超市购物。遇见一位原住民员工,她帮我提东西。我用华语向她说谢谢。她用马来话回答我说:“我听不懂。我不是华族,我是普南族。”
我就说:“哦,那您在哪里上学的?”
她说:“要走很远的路,还要寄宿在学校。”
直到如今,住在森林里的原住民,要上学,还是得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能够中学毕业,就很了不得了。
我有很多原住民同学,也教过大约26个种族的学生。他们与城市人的智商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居住在深山,缺少接触许多城市里的事物,他们好像比较不聪明。其实,如果给予机会,他们与城市人并无两样,一样可以学习,一样有成就。更因为要徒步上学,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坚强。原住民小孩小小年纪,懂得寻找野菜,生火,弄吃的;懂得应付森林里的虫蛇野兽,会得避雨,会得找草药。他们绝对不是低智商的孩子,他们会应付雨林里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周遭的人,无论是何民何族。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所爱的砂拉越及我们的各民族。种族和谐是我们砂拉越人值得骄傲的价值,值得他人学习的美德。让我们延续这些美德与价值。
但愿上帝保佑砂拉越与她所有的族群,无论是居住在城市,或是深山野岭,海边还是什么地方。希望人人都学习关心我们各民族的福利,无论是在城市、农村、渔村或在深山野林。我们都是造物者所爱的。

画家阿米把在峇里奥所看所闻以绘图呈现。
写作班上课情景。

阿米决定亲自到巴里奥一访,亲自走进森林,访问那间已经消失的小学的遗址。她的专业,使得这本绘本非常传神,真实。

我的加拉毕朋友费丽达一见这本绘本就买了。她说:「这也是我的童年经历。我要用它来说我童年的故事,给孙儿女们听」

费丽达已经是个祖母,她虽不是故事中的一员,却有着同样的上学经历。对她来说,这个绘本带给她童年的回忆,也是她可以向孙儿女们讲述的亲身故事。尤其绘本的图画让她讲故事给孙儿女们听时,让他们犹如目睹现场。

另一个伦巴旺朋友麦克也买了。他也说:「虽然不同种族,这也是我们的故事。希望您也能写一些我们民族的故事。」

杨玲玲传道与张克娜说她们要用这个绘本到学校去讲故事。

一个德国朋友说:「为什么没有英文版?我希望直接读,而不是由他人翻译。外国人也会喜爱这个故事。」

所以非常感谢阿米的专业,没有她精彩的绘图,单凭文字,读者未必明白小孩们要过河竟然要踩在用单支竹子扎成的独木桥上;小孩在森林里吃的野菜长什么模样。有句话说「一图胜千言。」阿米的绘图,使得读者如身历现场。

也非常感谢翻译的廖翠萍老师。她的翻译让不会中文的原住民朋友可以读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让他们惊喜有人关心他们,与他们的故事。

这些长途跋涉,历尽艰辛上学的孩子,后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那位偷偷拿走同伴们遮羞布,调皮的罗伯加朗长大后成为留学英国的农业专家,如今已经退休。

绘本记录着内陆小孩生活的点点滴滴。

今天许许多多少年人生活舒适,反而不愿意求学,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心疼。相比之下,童年上学经历艰辛的原住民学童,艰辛反而是变相的祝福。生活在温室的植物,开不出花,结不出果实;经历风雨的野生植物反而开出奇葩。

上星期,我在美里的新联超市购物。遇见一位原住民员工,她帮我提东西。我用华语向她说谢谢。她用马来话回答我说:「我听不懂。我不是华族,我是普南族。」

我就说:「哦,那您在哪里上学的?」

她说:「要走很远的路,还要寄宿在学校。」

直到如今,住在森林里的原住民,要上学,还是得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能够中学毕业,就很了不得了。

我有很多原住民同学,也教过大约26个种族的学生。他们与城市人的智商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造物者给每个人的,都有给他们。

但,因为居住在深山,缺少接触许多城市里的事物,他们好像比较不聪明。其实,如果给予机会,他们与城市人并无两样,一样可以学习,一样有成就。更因为要徒步上学,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坚强。城市孩子到森林里,不但会迷路,连什么可以吃都未必知道;这,就不如在深山雨林里生活的原住民小孩了。他们小小年纪,懂得寻找野菜,生火,弄吃的;懂得应付森林里的虫蛇野兽,会得避雨,会得找草药。他们绝对不是低智商的孩子,他们会应付雨林里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周遭的人,无论是何民何族。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所爱的砂拉越及我们的各民族。种族和谐是我们砂拉越人值得骄傲的价值 ,值得他人学习的美德。让我们延续这些美德与价值。

但愿上帝保佑砂拉越与她所有的族群,无论是居住在城市,或是深山野岭,海边还是什么地方。希望人人都学习关心我们各民族的福利,无论是在城市、农村、渔村或在深山野林。我们都是造物者所爱的。

撰写:赖玉芳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