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平线上观赏这片连绵不断,不见尽头的红树林,感受到她阵容的浩大,我们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认识与感受这片湿地买这个天与地,河与海,陆地与水域,淡水与咸水之间的过渡。

●河海交界咸水包围
古晋湿地国家公园坐落于Salak河和Sibu河的河口地域,占地6,610公顷的这座国家公园以红树林为主要林相,多条溪流和水道相互交错,并将国家公园左右两侧的主要河道,即Salak河和Sibu河连接,因此这片湿地两面临河,一面向海,日日夜夜为咸水所包围。

乘船是探访古晋湿地国家公园唯一的方式,我们在近黄昏时分从码头出发,想乘着野生动物觅食时间观察它们的习性。然而,黄昏并不一定是河上游最佳的时间,因为湿地位于河口和海口交界处,因此涨退潮时间也会影响进程。我们遇上退潮,水位降低,船只不便于行驶,就不能太靠近岸边,而公园内的支流狭隘,船只得放缓行驶速度,有些支流连这小船也入不了。不过,也因为水位低,我们才能够看到各种红树林植物奇特的根部构造,这可是红树林的观察重点。涨潮虽有利于驶船,但植物就会浸泡在水中,看不到其根系。因此,什么时候出发才是最好的时候?这很难说个准,尤其是在天气阴晴不定的热带国家里。

小船从码头出发,在Sibu河上蜿蜒前行,环绕国家公园一圈。对一般的观光客来说三小时呆在红树林里会嫌闷,但是对于生态爱好者来说,我们赏景赏生物赏得很满足。这里是认识红树林的绝佳之地,除了可以饱览这片特殊的天然栖息地之外,还能凭运气与生长在此的野生动物会面。红树林是鱼虾等水生动物繁殖、生长的温床,同时也是河岸水鸟及野生动物觅食与栖息之地,因此,只要时间碰得上,就能看见觅食的长鼻猴、银叶猴、巨蜥、水獭、翠鸟、白腹海雕、白鹭等动物。

●湿地里的色香味触
小船前进的速度不疾不徐,船夫知我们是观察非观光,所以开得不快,好让我们能够捕捉森林的景象。平时我们站在码头,远远眺望对岸的红树林,已对她的翠绿感到惊叹不已,如今乘船靠近,在水平线上观看这片连绵不断,不见尽头的红树林沿河生长,这下更加感受到她阵容的浩大,典型的热带红树林植物——野薮木、五梨跤、海茄苳、水椰子齐齐伫立在岸边,像卫兵一样守护陆地。



我们在河上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认识与感受这片湿地。我们看,看湿地的大环境、看植物的生长方式,看这湿地所孕育出的大小动物,也看这湿地在天与地,河与海、陆地与水域,淡水与咸水之间的过渡;我们听,听马达声划破寂静,听船底划破水道的清脆,也聆听湿地的寂静;我们嗅,嗅干净空气的味道,嗅在太阳照射下蒸发的湿气,也嗅大雨来临前冷却的湿气;我们尝,尝瓶子里开水的味道,尝淡水与咸水混合的咸味;我们触,触的是迎面而来的风的凉爽,是手拨弄河水的柔软,是雨滴打在脸上的重力与冰凉。

即便用五感仔细感受,我们依然无法完全了解这片树林,因为我们舒服坐在船上,我们并没有像树木那般,每天得受强烈阳光的直晒、海潮的冲击,和涨退潮所造成的干湿变化,我们只能知道,而不能完全体会它们的生存压力,不知道长期在泥潭地被咸水浸泡的滋味。我们只能赞叹它们演化出的特别构造与功能,用特殊根系来呼吸与支撑,以胎生苗的方式来繁殖也很实用,幼苗插入泥潭里看起来稳稳的。

同行的长者,瞧我们对着重复又重复的树木一直看,一直惊叹,他对我们这份狂喜非常不解,对他而言,这些不就是树而已,然而对我们而言它们的茂盛繁多意味着环境的健康与红树林的生命力,植物是食物链金字塔中最基层的能量生产着,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它是很珍贵的天然资产。由于红树林长在泥潭地,平时不容易近距离观察,这天我们坐在船上,静观丛林、河流、天空,它们看起来辽阔无边际,绕着湿地转圈子,丛林看似无尽,身在一片和谐宁静的环境里,心不只是满足,还很轻安。
●那一丛那一群的惊喜
那一日天气阴晴反覆,雨时停时下,小船顺着河道蜿蜒前行,湿地森林的背景有时候是明亮的,有时候是巨大的灰暗,有时候飘雨,有时候出现彩虹和霓,我们就在水域体验无常与瞬间万变。原以为在这样的天气下,无尽的红树林景观就是唯一收获了,没想到后来我们看见了一群的动物。

说到泥滩动物,我们最常见的是弹涂鱼和招潮蟹,退潮时,它们爬出洞穴,成军地在洞穴附近吃泥。而说到红树林,通常我们所看到“成群”出没的是都是抢食的长尾猕猴,其他动物一般上都是形单影只地出没和觅食。然而那一天,我们竟然看到一群十多只的银叶猴出现在石滩上,由于是一群,加上其身体保护色,起初我们以为看错了,后来银叶猴受惊吓而窜逃,动作快得看起来像老鼠,我们才赶紧抓起相机。



被我们这些人类和船只打扰还包括一群水獭和长鼻猴。船夫慢慢将船靠近岸边,即使不出声我们还是惊动了那群正准备下水的小动物,发现我们时水獭显得惊慌,有些先逃为妙,有些愣住看我们,有些不愿意放弃食物和水,等我们更靠近了才逃跑,它们的表情和动作看起来好萌!和我们后来看见的长鼻猴的反应完全相反。那三只长鼻猴在树上,其中两只是伴侣,另一只体型较小,鼻子不大,应该是他们孩儿,三只猴没躲开我们,那一副“懒得理你”的表情,告诉我们它们准备睡觉了,请勿打扰,它们似乎看出了,船距离它们很远,所以他们并不担心。

结语:
这一天,想看的,该看的,我们都看了,心里十分满足,虽然天气不好,后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但是能够出外吸吸大自然的精气,来一场森林浴,长期累积的压力与紧绷,轻松了不少。
报道:戴舒婷
摄影:郑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