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量力而为

前阵子,那书房觉察到自己情绪的刺激点,同时也觉察到目前自己不想消耗更多力气来面对这个刺激点,於是请伙伴们勿再对那书房提起和谈论‘某些人’。有伙伴反应说:“这样不是逃避吗?是不是太执著,或许应该放下才是”。听了后,那书房心里便知,对方不理解那书房想法与需要。有时,为了避免毒性的人际关係,不想起更大的衝突,我们得要暂时疏远,不要硬碰硬。


伙伴的话不是错,但也並不对。换个说法吧,我明知道自己吃不了辣,我就不吃辣的食物,不是应该如此吗?难道不吃辣的食物是我太执著?难道我应该勇敢去吃辣吗?又或者当我遇见老虎,明知道自己没有把把握对付老虎,我还是要去面对它吗?人类遇到危险时的反应机制有三种:一战,二逃,三僵。明知道当下没有能力对付老虎,选择逃,这是执著吗?无论是辣还是老虎,硬碰是逞能,不是真的能。

那书房非常清楚,目前自己不愿意再耗费一丝能量在某些人身上,也没有这份能量,在轻生念头频频出现的这时刻,必须做的是先关爱自己,疗愈自己。为何认为是那书房执著或放不下?心知对方不理解、不能同理那书房的伤痛,不是適合的伙伴,所以那书房不期待,也不打算深交。那书房认为真正的伙伴会知道那书房经歷了什么,会为此难过,不会加以责备,不会二度伤害。

昨夜听释有暋与李志祥心理辅导师谈正念沟通,有暋法师表示他也是有情绪之人,当身边人见他有情绪时,常常都会说,出家人不是常说放下、不要执著、隨缘吗?法师有情绪那是说他没放下,他执著。有暋法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证严法师有道,以四它面对人生逆境,即: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在没有放下之前,是面对和接受,有暋认为不一定要放下,如果我们还能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能吃能睡能工作,那么放不下的可以带著它,一起来生活,接受情绪的存在,这也行。正念不是正向,很多人对此有误,认为正念就是不能有负面情绪,不能有负面想法,一定要说乐观正向积极的话语,正念是一种觉察,觉察当下的感受,想法,看见自己的內在,不加以评价与批评,如是接受它。

所以,请別拿“正向”来情绪绑架那书房,与其鼓励我往前走,不如陪我停下来,正念觉察就好。

图/文:那书房@东写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