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量力而為

前陣子,那書房覺察到自己情緒的刺激點,同時也覺察到目前自己不想消耗更多力氣來面對這個刺激點,於是請夥伴們勿再對那書房提起和談論‘某些人’。有夥伴反應說:“這樣不是逃避嗎?是不是太執著,或許應該放下才是”。聽了後,那書房心裡便知,對方不理解那書房想法與需要。有時,為了避免毒性的人際關係,不想起更大的衝突,我們得要暫時疏遠,不要硬碰硬。


夥伴的話不是錯,但也並不對。換個說法吧,我明知道自己吃不了辣,我就不吃辣的食物,不是應該如此嗎?難道不吃辣的食物是我太執著?難道我應該勇敢去吃辣嗎?又或者當我遇見老虎,明知道自己沒有把把握對付老虎,我還是要去面對它嗎?人類遇到危險時的反應機制有三種:一戰,二逃,三僵。明知道當下沒有能力對付老虎,選擇逃,這是執著嗎?無論是辣還是老虎,硬碰是逞能,不是真的能。

那書房非常清楚,目前自己不願意再耗費一絲能量在某些人身上,也沒有這份能量,在輕生念頭頻頻出現的這時刻,必須做的是先關愛自己,療愈自己。為何認為是那書房執著或放不下?心知對方不理解、不能同理那書房的傷痛,不是適合的夥伴,所以那書房不期待,也不打算深交。那書房認為真正的夥伴會知道那書房經歷了什麼,會為此難過,不會加以責備,不會二度傷害。

昨夜聽釋有暋與李志祥心理輔導師談正念溝通,有暋法師表示他也是有情緒之人,當身邊人見他有情緒時,常常都會說,出家人不是常說放下、不要執著、隨緣嗎?法師有情緒那是說他沒放下,他執著。有暋法師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證嚴法師有道,以四它面對人生逆境,即: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在沒有放下之前,是面對和接受,有暋認為不一定要放下,如果我們還能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能吃能睡能工作,那麼放不下的可以帶著它,一起來生活,接受情緒的存在,這也行。正念不是正向,很多人對此有誤,認為正念就是不能有負面情緒,不能有負面想法,一定要說樂觀正向積極的話語,正念是一種覺察,覺察當下的感受,想法,看見自己的內在,不加以評價與批評,如是接受它。

所以,請別拿“正向”來情緒綁架那書房,與其鼓勵我往前走,不如陪我停下來,正念覺察就好。

圖/文:那書房@東寫西讀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