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驳骨VS驳骨丹

治跌打损伤

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生草药种类不少,其中大驳骨较广为人知,光看命名其实已可摸索出大驳骨的用途及药用价值。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属于常绿灌木,可高达2.5米。


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

仔细观察,它的特征是穗状花序顶生,花序稍被微毛外,其余部位秃净,枝则粗壮,圆柱形。叶片呈椭圆形,花朵白色夹带粉紫色,果实卵形或椭圆形,多栽于庭园,或生于村旁、旷野灌丛中。

药典记载

根据药典概述记载,如《本草求原》记载大驳骨的性味是“苦甘平”;《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陆川本草》:“辛甘,微温。”

根据《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药材性状鉴别

大驳骨一般在5至10月采收,晒干。经晒干后的药材为干燥枝叶,茎枝棒状,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常有粉尘状和细密斑点,平滑但稍有纵绉及点状突起皮孔,节部膨大;皮薄,木部乳白色,髓部甚大,海绵状,白色;幼枝稍压扁。

晒干后的大驳骨气微,味淡而稍带豆腥味。在选择方面,以枝不过粗,叶多为好。

中医硕士杨素雄说,大驳骨为爵床料植物,学名为Adhatoda ventricosa(Wall)Nees,其他别名有大接骨、大还魂、黑叶接骨草。

大驳骨可以全草使用,每用15至30克,外用适量。一般外用的方法是加白米酒捣烂敷患处。

大驳骨味辛,微酸,性平,功能是活血瘀,祛风除湿,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节炎,乳瘫,肋间神经痛。

“民间也用大驳骨治胆固醇、尿酸。”

杨医师也根据本身的临床经验,分享大驳骨的草药使用方法,必须注意的是,孕妇忌服。

大驳骨草药小秘方:

(一)跌打损伤:大驳骨、驳骨丹、两面针根,肿节风各15克,水煎服。

(二)风湿痹痛:大驳骨、穿山龙、透骨草各20克,常春藤15克,水煎服。

(三)乳瘫:大驳骨、蒲公英、山石榴,王不留行子各24克,水煎服。

大驳骨小档案(爵床料):

学名:Adhatoda ventricosa(Wall)Nees

别名:大接骨,大还魂,黑叶接骨草

草药:用草

用量:每用15至30克,外用适量,或加白米酒捣烂敷患处

性味:味辛,微酸,性平。

功能:活血瘀,祛风除湿。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节炎,乳瘫,肋间神经痛

大驳骨形态特征:

穗状花序顶生,有多数阔卵形的苞片,绿色,被微毛,内有花3~4朵;小苞片极小或狭;萼片5,长约4毫米;花冠2唇形,白色带有粉紫色,上唇2裂,下唇较大,短3裂,中裂较宽;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花柱线形,短2 裂。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毫米,有毛。

驳骨丹

另一种生草药驳骨丹,和大驳骨虽在外观上差异甚大,但因两种草药的名称和别名相近,都与“骨”扯上关系,加上药用用途也雷同,因此容易让人混肴。

大驳骨和驳骨丹同样为爵床料植物,皆属于常绿小灌木,前者可高至2.5米,后者高约1米,稍微小株。

驳骨丹是爵床科植物的茎叶或全株。仔细观察,驳骨丹的茎直立,茎节膨大,青褐色或紫绿色。枝条对生,无毛。单叶,叶片披针形,花白色带淡紫色或红色斑点,苞片钻状,披针形,果实属于棒状。

驳骨丹的学名为Gendarussa vulgaris Ness,别名有小驳骨、小还魂、接骨草,其中小驳骨的别名,与大驳骨,颇有“大小兄弟”草药之感,因此容易让人将两者联想一起。

大驳骨和驳骨丹的性味同样味辛,微酸,性平,皆可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处是大驳骨另可用于治疗乳瘫和肋间神经痛;而驳骨丹另有别的药用用途,如可用于治经痛、咳嗽、疮疡肿毒。

和大驳骨一样,驳骨丹是一种可治疗多种疾病的草药,尤其是跌打损伤诸症,疗效尤佳,因它续筋接骨之力特强,故有“驳骨丹”之称。

它生于屋前屋后,村旁山下池边等阴湿处,常栽培为绿蓠,药用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药典记载

根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驳骨丹治折伤,续断骨;《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对于驳骨丹,杨医师说,驳骨丹是爵床科植物,有小驳骨、小还魂、接骨草的别名。全草用药,每用15至30克,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他说,驳骨丹味辛,微酸,性平,可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经痛,咳嗽、疮疡肿毒。

喜湿润气候环境

驳骨丹一般产于台湾、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其他地方则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

驳骨丹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至80%,但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下部就会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传说渊源

传说很久以前,在云南热带雨林中,一个老中医正在采集草药。当他在一棵大树下休息的时候,有一条大蜈蚣爬了过来。老中医举刀把它剁成两截,两截的蜈蚣在地上挣扎。可一会儿,又来了一条蜈蚣,衔了一片绿叶,并把绿叶安在受伤蜈蚣的断处。不久,奇迹出现了,那两截的蜈蚣竟连接起来,慢慢爬进了草丛。

老中医从中受到启发,他在一株细藤上找到了蜈蚣衔的那种绿叶,并摘了一些带回家。他先把鸡脚弄断,然后把捣碎的叶子敷上。结果,三天后断了的鸡脚果真长好了。

后来,老中医又试着用这种叶子医治骨折病人,结果也获得了成功。自此以后,人们就称这种植物为“接骨草”,即驳骨丹的另一别名。

杨医师分享驳骨丹草药小秘方:

  • 跌打损伤瘀肿,骨折:驳骨丹15克,九节茶20克,田七9克,水煎服;另驳骨丹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用酒或醋调数患处。
  • 风湿性关节炎:驳骨丹、小罗伞、两面针各15克,水煎服。
  • 咳嗽:驳骨丹、鸡屎藤,白鹤灵芝各15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驳骨丹(爵床科)的小档案:

学名:Gendarussa vulgaris Ness

别名:小驳骨、小还魂、接骨草。

药用:全草

用量:每用15至30克,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性味:味辛,微酸,性平。

功能:活血散瘀,祛风除湿。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经痛,咳嗽、疮疡肿毒。

驳骨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直立、无毛,高约1米;茎圆柱形,节膨大,枝多数,对生。叶纸质,狭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长在10毫米以内,或上部的叶有时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下部间断,上部密花;苞片对生,在花序下部的1或2对呈叶状,比萼长,上部的小,披针状线形,比尊短,内含花2至数朵;萼裂片披针状线形,长约4毫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花冠白色带有红紫斑点。

大驳骨有活血瘀,祛风除湿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

民间也用大驳骨治胆固醇、尿酸。


大驳骨的特征是穗状花序顶生,容易辨认。
LY

驳骨丹的别名有小驳骨、小还魂、接骨草。


驳骨丹花朵白色带有红紫斑点。


驳骨丹的干品。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

Check Also

小心别被骨痛热症“叮”上!

随着大马骨痛热症再次来袭,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