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美

從興趣出發 提高出席率
來自彭亨而連宋華小校長陳輝美受訪時透露,而連宋華小是微型華小,全校包括學前班在內,僅有64位學生,學生人數逐年下降,華裔生比例也從60%減至30%。人口外移、華裔生育率低,是導致華裔生減少主因。
“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學生出席率偏低,尤其是非華裔生,對華文陌生,聽不懂、看不懂、也讀不懂,自然對上學提不起興趣。其實,要提升他們的華文學習成效,首要是先讓他們願意來學校。”
她也說,有時教師無法用第一母語教學,因一年級只有一位華裔生,三年級全數非華裔生,有時甚至使用馬來文教學。
陳校長說,學華文對非華裔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漢字難寫,所以學生都不做功課,家長也不會教,導致老師在教學上面對艱巨挑戰。若老師堅持或要求高一點,這也導致學生不愛來學校,出席率偏低。
為此,陳校長從了解他們的興趣著手,非華裔生普遍喜歡唱歌、跳舞、聽音樂和享受美食,因此,校方將這些元素融入課堂,通過舉辦音樂營、美食活動和表演課程,營造輕鬆愉快學習氛圍。
“例如,在樂隊營活動中,我們提供食物,讓學生邊享受美食邊參與有趣活動。這種方式收穫正面反應,今年3月份非華裔生出席率甚至達到了100%。”
在學習內容方面,教師團隊根據非華裔生學習弱點,設計循序漸進的教學,從最基礎知識開始,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和能力。即使一開始只有2分,也要幫助他們一步步提升至10分、15分,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
她說,校方也舉辦書法營和寫字比賽,讓學生接觸逐步愛上書寫漢字。雖學生華文基礎薄弱,有時還得以馬來文輔助教學,但只要以學生為出發點,照顧個別差異,用心設計活動,就有機會扭轉困境。
“我相信,只要我們以學生為出發點,結合他們的興趣,照顧個別差異,用心設計課程和活動,就一定能夠提升他們對華文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也會帶動整體的學習成果提升。”
參訪峇哥中公後,她認為,社區與私人界力量不可忽視。若能爭取他們協助,將有助於提升學校在軟硬體方面的條件。
報導/攝影: 楊麗華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