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原始森林
多數真菌異營植物的棲地主要在原始森林裡,喜好生長在潮濕密閉且陽光微弱的森林底層。
這些地方因為光線不足,提供真菌異營植物一個大好的生存機會,不用跟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競爭生活空間。
真菌異營植物主要以熱帶雨林為主要分布中心,東南亞森林是真菌異營植物分布的熱點,目前已知超過200個物種,而南美的亞馬遜森林也將近有100種。
初次遇見這類植物,其奇特的造型加上異於綠色的色彩,還真讓人以為是某種真菌。
多數的真菌異營植物是屬於單子葉植物,如霉草科、白玉簪科、水玉簪科、櫻井草科、蘭科、鹿蹄草科等植物。
其中蘭科植物種子細小如灰塵,種子本身無法提供養份成長,必須仰賴真菌,蘭科植物在發芽後的小苗初期都是屬於真菌異營植物,成長後就會變成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只有少部分依舊為菌異營植物。
在婆羅洲的熱帶雨林內,真菌異營植物物種組成以蘭科、無葉蓮科、水玉簪科、霉草科、鹿蹄草科為主。
許多真菌異營植物個子都相當嬌小,甚至利用根莖隱身在地底下,平時根本就無法得知它的存在,只在開花的時候才會冒出地面。
有些水玉杯屬的植物,平時的形態就只是一條長約3-4公分的菌根藏身在落葉堆下,開花時小小的花朵也不冒出來。
此外有些種類被發現的分布地點都相當的稀少,甚至就只有一兩個地方能發現。
或許是因為它們的個體嬌小以生長在原始偏僻、人煙罕至的地方,因此不易被人類所發現。
通常都是偶然的機遇下,或是在森林開發及道路辟建時,它們的身世才得以被世人所得知。
近年來這群獨特的植物逐漸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陸續發現許多新的種類,它們神秘的面紗也一一被揭開,人們也得以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奇特的植物存在。
真菌異營植物的脆弱與稀少需要受到即可的保護,它們仰賴真菌存活,而這些真菌依存在森林底下,就是說當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它們才有存活下來的機會,因此保護這些碩果僅存的原始森林至關重要。
水玉杯屬(Thismia)
水玉杯是一群造型相當特殊的真菌異營植物,有些種類花被片六枚向外延伸,神似海星的觸手;一些種類三枚花被片向內彎曲,黏附在花冠頂端,像極了一隻暗夜中點亮的燈籠。
水玉杯果實成長時,果柄會向上延伸,外型如同一隻高貴的高腳杯,朝上的杯口,裡面是裝著等待散播的種子。
當大地之雨落入美麗杯器同時,種子乘著濺出的水滴散落在另一處棲身地,等待孕育新的生命。


霉草(Sciaphila spp.)
霉草的屬名為Sciaphila,中文是“喜歡蔭的”的意思,言下之意為霉草喜歡生長在森林底層陽光較少的地方,這個類群的植物顏色多為暗紅的隱蔽顏色,加上纖細的植株型態,靜靜佇立在林下是很難引起注意的,說它是神秘的植物一點也不為過。


山珊瑚屬蘭花(Galeola sp.)

並非所有的真菌異營植物都是如此嬌小,少數例子如山珊瑚屬的蘭花,就屬於大型的真菌異營植物,超過兩公尺的花莖身軀,配上黃色的色調,佇立在周遭都是綠色植物身旁,就顯得相當與眾不同。



水晶蘭(Monotropa uniflora)
水晶蘭又稱幽靈花、印度煙斗,是杜鵑花科(Ericaceae)水晶蘭屬(Monotropa)植物,廣泛分布於北美、亞洲及部分溫帶地區的森林中。因其通體呈白色或半透明狀,所以名“水晶”。
水晶蘭形態如同小煙斗,通常單生或成簇生長,高約10-30公分。水晶蘭的生存高度依賴菌根真菌,而這些真菌又依賴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因此,水晶蘭的存在通常表明森林土壤生態良好。

整理: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