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者統治時期 古堡遍佈全砂

布洛克家族自1 8 4 1年–1946年統治砂拉越長達105年,這期間白人拉者在砂拉越各地共興建了超過23座古堡,主要目的是為了監視河面情況,保衛領土,以防海盜入侵以及土著進行叛亂活動。

古堡所在位置具有戰略性意義,能掌控河道上情況,監管出入公海及河道上下游的船隻,還可以監視社區動蕩跡象。因此在砂拉越,幾乎所有主要的河網,其河口都有一座堡壘。因為河流為當時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堡壘通常就建在河邊的斜坡或山丘上,俯瞰著河岸的兩側。後來隨著社區逐漸安定後,古堡開始用作行政中心或是其他用途,如法庭、診所、警察局及監牢等。


在外形上,古堡以獨特的建築設計和材料建造,以適應這裡的氣候,雙層建築,上層為白色,下層黑色,其頂層開闊且通風,幾乎所有的堡壘都是用鹽木來建造。當時所建造的古堡有將近半數都不復存在,目前尚存在的有14座,它們佇立在砂拉越各個河口,將大小城鎮連接一起,使砂拉越鋪成一個具有文化遺產價值的古堡之地。

愛瑪堡  加拿逸 拉讓江 1851年
愛瑪堡取名自第一任白人拉者詹姆斯布洛克的妹妹,同時也是第二任白人拉者查爾斯之母。這座堡壘是白人拉者在拉讓江所建立的第一個軍事防禦據點及行政中心,同時也是官員的居所。興建這堡壘目的是為了防範居住在拉讓江及上游游地區的伊班族和馬蘭諾族的反抗。古堡最初是建在加拿逸鎮上,後來搬遷到加拿逸河口。1859年,在兩位土著領袖Saweng和Salakai的指揮下,兩位居住在愛瑪堡的白人官員James Fox及Henry Steele被刺殺,後來Saweng和Salakai被白人拉者的逮捕並處死。

愛麗絲堡   斯裡阿曼 魯巴河 1864年
砂拉越王國成立之後,詹姆士布洛克在龍牙(Li n g -gan)以及實克蘭(Skrang)河口建造堡壘。1853年,白人官員在實克蘭詹姆士堡,被伊班族領袖仁達刺殺,後來拉者反擊成功,擊垮仁達後,再加上洪泛等原因,決定將堡壘拆遷至防衛性更高的成邦江鎮。從詹姆士堡拆除的大部分的建築材料,都用來建造新堡壘。1870年,拉者以愛妻瑪格烈·愛麗絲·莉莉的名字來命名。

瑪格烈達堡 古晉 砂拉越河 1879年
這座城堡同樣取名自拉者查爾斯的王妃。瑪格烈達堡建在地勢較高的山丘上,駐守據點觀察河上的動靜,是重要防衛的第一線。二十世紀後期,瑪格烈達堡曾作為警察博物館,開放給民眾參觀。2016年,城堡轉為布洛克文物紀念館。古堡共有三層樓,文物依此分作三個部分:一樓是汶萊帝國時期的事跡,二樓是砂拉越王國的成立與發展,三樓是王國後期跡,包括日軍侵占、王國的結束,成為英殖民地以及加入馬來西亞成立的過程。


莉莉堡壘   木中 帕德河 1885年
1884年白人政府面對土著衛士仁達與其部下Aji ApaiLimpa的強烈反抗,儘管白人官員剷平了阿極部落的據點,卻依然毀滅不了阿極與族人反抗的意志和決心。因此在1885年,到木中任職的第一位白人官員James BrookeCruickshank ,下令在沙力巴斯河建立莉莉堡,這堡壘果然發揮其功能,成功抵禦了仁達和阿極的進攻襲擊。

西爾維亞堡 加帛  拉讓江 1880年
西爾維亞堡的前生是峇蕾堡,建於 1874年,駐守在加拿逸和桑之間,防止拉讓河流域的伊班人向上游遷移,與上游烏魯族人發生衝突。1877年拉者查爾斯布魯克所乘坐的船隻到峇蕾堡時翻覆,拉者險些喪命,爾後他放棄峇蕾堡,並於1880年在下游建造加帛堡來取代。1924年,一項和平協議典禮在加帛堡舉行,隔年,拉者查爾斯維納布洛克以妻子之名,為堡壘重新命名。如今古堡用作博物館,收藏民族藝術和手工藝品,以及已故的敦朱加的生活收藏品。


瑞妮堡 砂拉卓 克裡安河 1888年
瑞妮堡優雅地棲息在河邊的一座小山上,俯瞰小鎮以及附近的交通,並作為該鎮的行政辦公室和稅收徵收點。134歲的這座堡壘一直保持良好狀態,直到2020年8月的一場火患將整體建築約20%范圍燒毀。


霍斯堡 馬魯地 峇南河 1889年
霍斯堡矗立在峇南河的山頂上,監視反布洛克政權的叛亂分子的動靜。它的外觀與大多數其他古堡一樣,並沒有特別之處,不過,作為當時被稱為最傑出的拉者行政官人之一查爾斯·霍斯的居所,它依然勾起人們的緬懷之情。1994年古堡在大火中被燒毀,居民貢獻鐵木重建古堡。1997年,霍斯堡被作為峇南縣博物館,收藏與展示屬於當地各種族社區的歷史和文物。不過該館自2018年關閉至今仍未開放。

查爾斯堡甲望 克連安河 1895年
1878年由麥克斯韋建造的原始堡壘在1893年被海水侵蝕後倒塌。兩年後,查爾斯堡被建造在內陸更遠的地方作為替代。像砂拉越的許多其他堡壘一樣,它設有各種政府部門並充當行政中心。

林夢堡 林夢 林夢河 1897年
林夢堡也被稱為舊堡。底層用作監獄,上層用作儲藏室。後來被多個政府部門使用,直到1989年建築被燒毀。1991年,建築按照原設計進行了重建,1994年作為博物館重新開放,館內展示了該地區土著如:比沙雅族、倫巴旺族、可達央族、塔嘎爾族的歷史和文化。

SONY DSC

阿倫德爾堡 魯勃安都 烏魯艾河 1912年

阿倫德爾堡俯瞰著魯巴河的源頭之一。吉爾伯特·羅傑·哈里斯·阿倫德爾爵士初到實文然時便建了這座堡,但古堡被當時反白人拉者的伊班族人燒毀。後來阿倫德爾對當地社區的貢獻,使居民逐漸接受他的管制,並且協力重建堡壘。在二戰間,第三任白人拉者的腐敗行為,以及增加的稅收引起族人的不滿,再度縱火燒堡。日軍入侵時期,阿倫德爾被日軍逮捕,後來阿倫德與其家人遭人殺害。二戰結束後,英政府接管該地時,為紀念阿倫德爾對當地社區的貢獻而重建堡壘,並將殺害阿倫德爾的土著處死。

廖瑪多堡 峇南區 峇南河 1911年

廖瑪多堡是峇南區外總部,它標誌著上遊船隻運輸的終點站,即使從廖瑪多開始,過了這個站,步行是唯一通往內陸的方法。當地居民不僅幫助建造了堡壘,他們還貢獻了木材和頂材料。堡壘經過一段時間的忽視後,進行了翻修,其大部分原始結構都得到了保存和修復。

弄阿卡堡 弄阿卡 峇南河 1929年
弄阿卡是砂內陸的一個主要的貿易站,堡壘除了是作為該地行政中心之外,也曾用作練兵場、高等法院及貿易中心,當地人將他們的森林產品帶到這裡與貿易商進行交易。兩層樓的建築與其他堡壘相同,下層由一個主要房間和幾個較小的房間組成。入口大廳通向一個大房間,由一堵齊胸高的牆隔開,牆頂有欄桿,這裡就是‘貿易區’。相鄰的較小房間用於儲存易貨貨物,例如橡膠或其他森林產品。帶混凝土盆的是專用浴室。沿著樓梯至上便直接通往舊法庭,以精美地肯雅族圖騰裝飾的法官席猶在。


布洛克堡 如樓 加拿逸河 1938
在1930年初,來自如樓的一名的伊班族村長阿順(Asun)因此領導村人向拉者發動反抗,但反抗不果,阿順被流放到倫樂。事件過後,拉者便下令在如樓建造堡壘,以鎮壓土著們的反抗行為,堡壘取名為布洛克,後來曾被用作地方辦事處和警察局。2019年,砂博物館部負責對該堡進行維護與翻新工程,於2020年8月竣工。廖瑪多堡是峇南區外總部,它標誌著上遊船隻運輸的終點站,即使從廖瑪多開始,過了這個站,步行是唯一通往內陸的方法。當地居民不僅幫助建造了堡壘,他們還貢獻了木材和屋頂材料。堡壘經過一段時間的忽視後,進行了翻修,其大部分原始結構都得到了保存和修
復。

綜合報道:戴舒婷
圖片:資料庫、砂博物館局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