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CO期间,平时忙于工作的大人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其中的他们都喜欢画画,行管令当儿,正好可透过作画发挥社群力量,做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因此有了这项“防疫绘画征集活动”。
在这期间,林翠姗发现不少宝妈将孩子在家里所作的画上载至脸书,当时就突发奇想在脸书开设一个群组,让小孩可将图画作品集中上载至脸书群组,主题是对前线的抗疫人员送暖,说出感激的话,感恩这些英雄的付出。
从各种画作里,可发现小孩了解当今社会局势,在疫情下要保持安全距离,不可握手,要戴口罩,勤洗手,不出家门。他们也很窝心,画了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的肖像,写出心里感激的话,感恩他成为全民抗疫的支柱,率领前线人员对抗疫情,维护国家安全。


让孩子抒发心情作画的平台
她认为,这是一个很好平台,让孩子们在这期间有一点活动,自由作画,抒发心情,毕竟一整天困在家里无法出去活动,小孩肯定心里不舒服。
“我在成立这个群组后,就邀约朋友们加入。刚开始反应很好,大家觉得很新鲜,彼此互相影响鼓励,朋友群也看得见孩子们的画作。”


为了让更多孩子展现才华,林翠姗也邀约本地学校参与,并欣见有些小学校长很用心,除了积极号召学生在家作画,也协助将他们作品上载至脸书群组。
在各造协助推广宣传下,群组里的小孩作品越来越多,作品内容也丰富多彩。小孩透过稚嫩的言语写下感激的文字,浅显易懂,清楚表达出对医护人员及其他前线人员所付出的努力。

国内外反应积极
网络力量无远弗届,带有激励人心的正面讯息总是轻而易举的广传千里。除了有本地小孩参与,西马小孩的画作甚至占据大部分,还有令人惊艳的是,来自中国北京的家长也积极响应活动,将小学生的作品发到群组。


林翠姗说,这个群组甚至获得来自意大利一间艺术坊的关注,双方有个连接性,创造国际性交流。
“对方的艺术坊强调抗疫留守家中,教导24小时留在家的小朋友使用各种材料创建家,架构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家。”


“从这,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掌握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局势,了解他们国家是如何在非常时期推广艺术作品。”
从各地上载至群组的形形色色作品中,林翠姗对一位面对学习障碍小孩的画作印象尤为深刻。小孩在纸上画了很多恐龙,没有人懂他想表达什么,他只是用自己角度画出MCO期间的感想。


“还有,在吉隆坡有一位母亲让两位孩子把家里的墙壁作为画画空间,让他们在空白墙上没有限制的尽情作画,发挥创意与天赋。”
在疫情结束后,林翠姗计划收集所有画作,举办一项画展,让更多人看见这班小朋友凝聚起来的力量,还有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关心疫情和对前线人员的爱心。


她也很欣慰地说,从群组创立至今,小朋友的画作皆带出正面讯息,未有埋怨在家无聊,质问不能出去的理由等负面情绪,这是令人鼓舞的。
本报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