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日本溫情寫實派導演大家會想到是枝裕和;說日本動畫片就想到宮崎駿;說日本現代文學就想到村上春樹,說到日本喜劇之神那就非三谷幸喜莫屬。三谷幸喜乃日本鬼才戲劇作家,遊走於舞台劇、電視和電影三界,擔任編劇、導演和演員,雖然作品不多,但一部比一部精采,風格亦愈來愈精煉,作品亦愈加圓熟。典型日本電影重視深度,但三谷幸喜則強調廣度,他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探討角色的內心世界,而是面面俱到地掌握每個角色的獨特性,即使是客串的小人物,也會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觀眾永遠無法預料,他接下來會投什麼震撼彈,來引爆笑點。

農曆新年小長假,豪雨細雨連綿不斷,小記足不出戶專心當個沙發馬鈴薯,頹廢的同時觀賞三谷幸喜的作品,用大師的鬧劇給寒冷的新年增添喜氣。三谷幸喜的作品小記並沒全都觀賞過,只看過《魔幻時刻》、《廣播時間》、《了不起的亡靈》、《了不起的偷拍》、《大空港》、《我家的歷史》、《東方快車謀殺案》、《古田任三郎》、《失憶的總理大臣》等。大約十幾年前,我初次看了大師的《魔幻時刻》,當時沒看懂大師的風格,看完之後只覺得是一場胡鬧、一場找了很多大明星來演的鬧劇、亂七八糟、沒有意思、沒有營養,非常賀歲片的感覺。後來,再觀賞三谷大師的其他作品,慢慢地就習慣了,明白了“三谷風格”,他的作品非常特別,看過難忘。
●雅俗共賞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登徒”曾對三谷幸喜的作品寫了幾篇文章,他形容三谷一直是面向大眾搞娛樂精品,手藝高超,風格優雅而統一,以雅俗共賞的通俗劇為目標。三谷擅寫小人物,同時不忘貫徹其專業態度,故無論是殺人疑犯、餐廳侍應,以至總理大臣,既有以盡忠職守發揮專業情操為道德訓誨,或是在細微細眼的小事裡,著力成全整體的福祉。主角們往往是面對一大堆的難題,往往藉著解難的機會,發揮自己隱藏的天賦,尋找的小小自我肯定和卑微的幸福感。
他的首部電影作品《廣播時間》以電台為背景,業餘家庭主婦編劇劇本被採納,作為午夜直播廣播劇的劇本,然而在直播當晚劇本卻因各演員加鹽加醋、刁難、刪改而變成災難,監製周旋其中不斷拆彈。《有頂天大飯店》的酒店內,上至老闆政客大歌星,下至執房妹小門僮,皆有自己難題,大搞錯摸處境,小人物們排除萬難化險為夷,直湊除夕夜狂歡派對高潮。《魔幻時刻》則是臨時演員奇遇記,與《廣播時間》異曲同工,只是由電台變為電影,真作假時假亦真,溫文喜劇主導,在這最卑微的臨記身上,找到單純的夢想。

●熱鬧群戲

無論劇本結構是單枝發展,還是多枝發展,三谷幸喜的作品大多以群戲為主導,靠實力演員的支撐,在歡喜、熱鬧,又混亂的氣氛,帶出小日常,小溫情的故事。《有頂天大飯店》故事發生在大年夜的飯店裡;《大空港》以機場做舞台,講述乘客發生的一連串故事。每個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有著自己的煩惱,導演平均的描述了這些人的主要矛盾,以及他們之間微妙的關係。看似凌亂的場面,實際上是可以分解為關係網的橫軸和縱軸,並且以時間軸為序,足見三谷編劇立體幾何的功力。
●個個重要
在一般的戲劇中有主、配角之分,所有的焦點跟主題都集中在主角身上,配角的存在只是一種陪襯而已。但在三谷的作品中,配角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人物,在劇中無論是男是女、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也因此在三谷的故事裡,注目的焦點不只一個,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故事。在《廣播時間》裡,三谷透過一場廣播劇,將與這個行業裡的相關人物與他們的角色說出來,包括:製作人、監制、編劇、導播、聲音演員、音效師、監制助理、經理、贊助商等。
●信念與愛

《魔幻時刻》的片名其實是電影拍攝的專業術語“Magic Hour”,指落日的時候,太陽緩緩下沉,餘暉映照天空的美麗情景,可以捕捉到最理想的畫面,因為倏忽即逝而顯得格外珍貴。三谷把它引申為“人生最閃耀的瞬間”,用來描寫電影中一位三流演員追求夢想、自我實現的過程,儘管一切只是編織出來的荒謬騙局,主角卻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的熱情也不知不覺感染給周圍的人。

三谷幸喜的作品會這麼吸引觀眾,除了表面的瘋狂爆笑之外,最重要的是作品透過小人物遭遇,強調人生舞台上的專業操守,傳遞一些正向價值和信念,比如:愛、希望和夢想。他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他希望帶給弱勢的底層的人們更多希望,他把小人物的不順逐轉化成一齣有笑有淚的喜劇,劇中人物就算在一片混亂中最終依舊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與價值,重新得到生活的正面能量。三谷的電影沒有濃厚社會議題,取而代之的,是作品中濃濃的懷舊情調,經營人情故事,人物多但情感單純。

●明星雲集

三谷幸喜自編自導的11部電影幾乎無一不是全明星陣容,吸引一大卡車的大牌演員就算只出現一個鏡頭也願意友情演出,足見三谷幸喜在日本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並非一般。大概每個導演都有自己喜歡合作的演員,在三谷幸喜的電影裡,觀眾幾乎會看到好幾位熟面孔,無論他們是主角、配角還是路人甲,反正你應該都會看到他們,比方:唐澤壽明、役所廣司、西村雅彥、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井貴一、小日向文世、深津繪理、妻夫木聰、竹內結子、鈴木京香、戶田惠子、香取慎吾、天海祐希、小林聰、尾原善等等。這些都是最不能忽視的一群與他合作了近20年的性格演員,從舞台到電視到電影,專演小人物,形成三谷的班底,他們才是“主菜”。當觀眾看到他們,就會直覺想到:“啊,這是三谷幸喜的電影”。
●一鏡到底
三谷幸喜擅長舞台劇創作,但他並不擅長電影的分鏡頭。然而,這個缺點卻也成了他作品另一個十分明顯的風格——大量的長鏡頭。《廣播時間》一開場就有一段超過四分鐘的長鏡頭,第一幕就讓幾乎全戲演員都出場。三谷幸喜真正首次挑戰“一鏡到底”拍攝手法,是電視電影《人生小節》;全片就一個鏡頭加三個演員,故事以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為主軸,簡單卻頗富深度的呈現婚後的真實,只花兩天拍完的作品,看起來卻一點都不沉悶。

到了後來的《大空港2013》三谷幸喜更是將這一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全片100分鐘完全是一個長鏡頭,一刀未剪。影片在延續以往舞台劇質感的同時保持了群戲調度的超高水準,精巧縝密的結構與層層遞進的敘事給予觀眾應接不暇的臨場感。為了在正式開拍時實現長鏡頭的做法,在三谷導演的提議下,主演陣容們在開拍前一個月便開始進行堅實的排練。片中演員們妙趣橫生的互動,就源於充分的排練,同時也因為他們每個都是經驗豐富的實力派演員。

●出色場景
小記喜歡三谷幸喜作品中的場景設計,不管是《失憶的總理大臣》中總理的辦公室、家中客廳、書房,還是《了不起的偷拍》的酒店客房、走廊,不是華麗就是優雅,極富舞台劇元素。此外,空間的運用也明顯帶有舞台劇的DNA,就像早期的電視劇《奇蹟餐廳》(1995),一扇門,分開了廚房和樓面,也仿如後台與前台,那扇門就是虎度門;又如電視劇《古天任三郎》,每到古田面向觀眾直述破案靈感,便以射燈照射主角田村正和,背景燈光盡去,突出了如說書人的敘事者角色。

優點也是缺點,三谷以舞台思維為主,這使角色被困於不同的封閉空間。比如《了不起的亡靈》以封閉空間為主,車廂、法庭、後庭、辦公室和家居等,作為導演,他竭力嘗試以精巧的場面調度,來營造電影感。《了不起的亡靈》最妙是打通陰陽界,令陰間和陽間這兩個封閉空間,有著出口。用舞台劇思維來看,陽界=前台,陰界=後台,前台後台的往還,既是一種生命循環,那種陰陽互補的象徵,是非常東方的,更貼合了整齣戲的主題。這意念很明顯就來自那種舞台、電視和電影,描摹真實卻與現實截然不同的藝術特質。三谷愈湊高峰,正是打通了舞台、電視和電影三界,取長補短,創作上取得不少新刺激和火花。
結語:
如果對三谷幸喜的作品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找找他的電影,看完保證開懷大笑,歡歡喜喜度過年節熱鬧時刻。
綜合整理:戴舒婷